APP下载

基于学院层面政策制定下学生自我管理体系构建

2014-08-01郭涛,李欣,潘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自我管理政策大学生

郭涛,李欣,潘强

摘要: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并最终能够使学生在就业、升学时,有更高的综合素质,有更强的就业优势,具备过人的竞争实力,势在必行。学院政策出台如同指挥棒的引领,带动学生的自主性,最终走上实现自我管理的道路。制度的明确化,规则的细化,必然带来学生们的积极变化。

关键词:大学生;政策;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07-02

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体系一般是由校学生处、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年级、班级、寝室构成。这几大板块涵盖了学生的日常学习、考试、活动组织、生活起居。这种传统的管理构成,既有利于学生在校的日常管理,也有利于学生活动的组织开展。为确保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顺畅运行提供保障。

根据目前我国高校的现状统计表明,辅导员、班主任等一线学生工作者与所带年级、班级学生数量比例等差过高。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为例,一个年级辅导员要负责管理410名左右学生。烦琐的日常事务处理,以及团委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活动,严重分散了辅导员、班主任的精力,很难投身于专职的思想教育工作。

就目前情况而言,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并最终能够使学生在就业、升学时,有更高的综合素质,有更强的就业优势,具备过人的竞争实力,势在必行。

统一思想,由院系制定相应的政策性指导文件,把思想政治工作重心转移到班集体,落实在班集体中每个人。旗帜鲜明地肯定班集体作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重要环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力加强院系团委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建设,培养一批卓识能干、作风硬朗的干部团队,利用班集体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有效载体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习成绩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利用核心团队的带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实现学生班集体“自治”。将辅导员、班主任从烦琐的事物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发挥政治思想教育的先导模范作用。打造学生内部的核心团队,提高学生自我建设、管理的能力,成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探索院系层面的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能力方法,出台相应的政策性指导文件,最终使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是本项目的核心目的。

一、研究项目的目标

1.制定并完善自动化学院本科生综合测评体系。目标: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纲领式文件。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实现从高中班主任管理式学习到大学开放式自我管理。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制定自动化学院评奖、评优总则、细则。目标:进一步完善学生评奖制度。科学合理分配奖助资源。公平透明评奖规则、程序。

3.指导监督综合测评体系、评奖评优制度运行机制、运行效果,实切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体系整体的顺利运行。目标:科学化、规范化综合测评、评奖评优制度。

4.建立完善学生干部培训机制,加大团委学生会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各项学生活动的文件管理。目标:保持学生自我管理的延续性。

5.建立完善副班主任制度。目标: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进班级、寝室。

二、学员制定政策内容

1.从学院层面构建并完善自动化学院本科生综合测评体系。实现测评体系的高合理化、高精确化、高客观化。切实起到指导作用。

学院建设项目以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的构建为核心任务,并以此来提升学风建设的现实效果,自动化学院主要从院系、班级、学生组织和个人四个层面出发来探索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的有效构建模式。模式的构建必定需要相应的、详尽的政策来起到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因此制定完善的测评体系尤为重要。

大学生进入校园。逐渐远离了高中时班主任管理、固定教室的学习环境。如何促进并引导大学生走出原来模式,进入自我管理状态?综合测评体系的构建,起到一个引领作用,帮助本科生进入自我管理状态。

2.完善自动化学院评奖、评优总则、细则。评奖、评优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进步的内在动力。奖学金政策的公布与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学生明确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励强化学习动力。同样,总则和细则的制定有利于公开、透明化评奖程序、政策。根据学生处下发的评奖评优规则,结合院系实际情况,制定《自动化学院各项奖助学金评定总则、细则》。

3.指导监督综合测评体系、评奖评优制度运行机制、运行效果,实切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体系整体的顺利运行。在团委学生会部门构成中,专门设立综合测评中心,负责全学院本科生综合测评的平时成绩班级汇总、个人签字确认、院系网站公示环节。

4.建立完善学生干部培训机制,加大团委学生会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各项学生活动的文件管理。团委学生会学生干部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载体。定期的培训机制,能够切实培养提高学生干部的执行能力,为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提供保障。培训中注意学生活动文件整理,加强学生干部具体活动的材料文字整理、归档。保证学生管理的延续性,为下一任学生干部的上任提供经验有指导作用。

5.建立完善副班主任制度。在高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学生担任低年级的副班主任,为学习基础课、专业课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提供指导。调查显示,学生间的沟通,指导作用不可忽视。副班主任制度的建立,能够在班级层面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三、学院政策制定实施结果

1.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增强。综合测评中心是团委学生会下属的一个部门。所有成员均由学生来担任,负责整个测评中心的顺利运转。学生自主申报,学院定期在网站公布。综合测评体系采取对学生的一学期综合表现进评定,给出相应的分数。综合测评体系的分数公开化(本人签字确认后网上公布),这使得在最终的综合得分一项,大家的反馈降低为零。所有人,了解所有人的综合测评得分。同时,自我管理意识不够高的同学,面对现实,只能通过综合测评内的各项评分要求,合理安排自己的课外活动,有所偏重,有所舍弃。这样就提高了自我管理意识。统计数据表明,综合测评体系的建立使参与意愿率高达95.83%。

2.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提高。原来综合测评体系内并不包含党支书的加分内容,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后,对于党支书的加分政策出现,并相应的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的加分。这使得班级内部党小组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同时也给予了党小组工作的肯定,提高了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

3.评奖评优制度完善化、科学化。评奖评优的细则完善,带来的是评奖过程的程序化、透明化、简单化。调查问卷显示,彻底消除主观因素影响,客观公正58.4%,能够消除大部分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客观公正37.5%。有公开、公平、公正的综合测评体系,加上不断完善的评奖评优细则。奖学金的评定、三好优干评定、助学金评定比以前简单化。不仅让同学们对奖项的认识、自我水平的认识有了提高,同时带来了我们学生工作的简化。

4.建立完善学生干部培训机制,加大团委学生会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各项学生活动的文件管理。提高团委学生会的个人综合素质,通过培训指导学习,学生工作干部能够切实执行学校、学院的政策方针。同时每项活动都能够留下相应的文字材料,保障了学生各项活动的延续性,为今后工作带来便捷。

5.从高年级学生中找出代表性的学生,担任低年级的副班主任。高年级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有效地传达给低年级学生,不仅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经验的交流、传承,而且在学习方面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政策作为指挥棒,引领学生的大学之路。综合测评体系调整,评奖评优规则细化。引导我们的学生,在保证自己科学文化课程的前提下,更多地参与公益活动,更多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更多地服务周围的同学。指挥棒的引领,带动学生的自主性,最终走上实现自我管理的道路。制度的明确化,规则的细化,必然带来学生们的积极变化,有积极的一面必然有消极的一面。消极的学生,因为不能蒙混过关了,会有采取破罐子破摔的现象,索性放弃任何评奖。还有就是,综合测评体系、评奖细则让一部分学生的心理趋向功利化。如果诸如此类现象不能够及时制止,势必会为今后的学生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

四、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1.加强寝室团结。寝室是最小的基本单位,寝室和睦必然会给大家带来愉悦心情,有利于抱成团,参加活动有一定的小组,懈怠的同学也会被感染,从而积极乐观地生活。

2.构建班级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文化建设很重要,良好的班风,引领大家看到的是生活积极的方面。一个班级有自己的文化氛围,才能在让班级同学有更好的归属感。从而增强凝聚力。

3.合理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心态。分数作为历来的衡量单位,大家拼命地争取。但是,作为纯功利的参与活动,单纯为了分数,会使活动的意义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应当加强人文素养关怀,适当地给学生灌输人生哲理,灌输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让同学感觉参与课外活动是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顾翔.大学生管理[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8.

[3]王益明.自我管理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2,(4).

[4]刘胜乐.试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6).

[5]江瑞芳.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6]高青兰.论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5).

2.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提高。原来综合测评体系内并不包含党支书的加分内容,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后,对于党支书的加分政策出现,并相应的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的加分。这使得班级内部党小组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同时也给予了党小组工作的肯定,提高了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

3.评奖评优制度完善化、科学化。评奖评优的细则完善,带来的是评奖过程的程序化、透明化、简单化。调查问卷显示,彻底消除主观因素影响,客观公正58.4%,能够消除大部分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客观公正37.5%。有公开、公平、公正的综合测评体系,加上不断完善的评奖评优细则。奖学金的评定、三好优干评定、助学金评定比以前简单化。不仅让同学们对奖项的认识、自我水平的认识有了提高,同时带来了我们学生工作的简化。

4.建立完善学生干部培训机制,加大团委学生会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各项学生活动的文件管理。提高团委学生会的个人综合素质,通过培训指导学习,学生工作干部能够切实执行学校、学院的政策方针。同时每项活动都能够留下相应的文字材料,保障了学生各项活动的延续性,为今后工作带来便捷。

5.从高年级学生中找出代表性的学生,担任低年级的副班主任。高年级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有效地传达给低年级学生,不仅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经验的交流、传承,而且在学习方面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政策作为指挥棒,引领学生的大学之路。综合测评体系调整,评奖评优规则细化。引导我们的学生,在保证自己科学文化课程的前提下,更多地参与公益活动,更多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更多地服务周围的同学。指挥棒的引领,带动学生的自主性,最终走上实现自我管理的道路。制度的明确化,规则的细化,必然带来学生们的积极变化,有积极的一面必然有消极的一面。消极的学生,因为不能蒙混过关了,会有采取破罐子破摔的现象,索性放弃任何评奖。还有就是,综合测评体系、评奖细则让一部分学生的心理趋向功利化。如果诸如此类现象不能够及时制止,势必会为今后的学生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

四、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1.加强寝室团结。寝室是最小的基本单位,寝室和睦必然会给大家带来愉悦心情,有利于抱成团,参加活动有一定的小组,懈怠的同学也会被感染,从而积极乐观地生活。

2.构建班级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文化建设很重要,良好的班风,引领大家看到的是生活积极的方面。一个班级有自己的文化氛围,才能在让班级同学有更好的归属感。从而增强凝聚力。

3.合理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心态。分数作为历来的衡量单位,大家拼命地争取。但是,作为纯功利的参与活动,单纯为了分数,会使活动的意义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应当加强人文素养关怀,适当地给学生灌输人生哲理,灌输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让同学感觉参与课外活动是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顾翔.大学生管理[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8.

[3]王益明.自我管理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2,(4).

[4]刘胜乐.试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6).

[5]江瑞芳.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6]高青兰.论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5).

2.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提高。原来综合测评体系内并不包含党支书的加分内容,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后,对于党支书的加分政策出现,并相应的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的加分。这使得班级内部党小组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同时也给予了党小组工作的肯定,提高了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

3.评奖评优制度完善化、科学化。评奖评优的细则完善,带来的是评奖过程的程序化、透明化、简单化。调查问卷显示,彻底消除主观因素影响,客观公正58.4%,能够消除大部分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客观公正37.5%。有公开、公平、公正的综合测评体系,加上不断完善的评奖评优细则。奖学金的评定、三好优干评定、助学金评定比以前简单化。不仅让同学们对奖项的认识、自我水平的认识有了提高,同时带来了我们学生工作的简化。

4.建立完善学生干部培训机制,加大团委学生会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各项学生活动的文件管理。提高团委学生会的个人综合素质,通过培训指导学习,学生工作干部能够切实执行学校、学院的政策方针。同时每项活动都能够留下相应的文字材料,保障了学生各项活动的延续性,为今后工作带来便捷。

5.从高年级学生中找出代表性的学生,担任低年级的副班主任。高年级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有效地传达给低年级学生,不仅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经验的交流、传承,而且在学习方面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政策作为指挥棒,引领学生的大学之路。综合测评体系调整,评奖评优规则细化。引导我们的学生,在保证自己科学文化课程的前提下,更多地参与公益活动,更多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更多地服务周围的同学。指挥棒的引领,带动学生的自主性,最终走上实现自我管理的道路。制度的明确化,规则的细化,必然带来学生们的积极变化,有积极的一面必然有消极的一面。消极的学生,因为不能蒙混过关了,会有采取破罐子破摔的现象,索性放弃任何评奖。还有就是,综合测评体系、评奖细则让一部分学生的心理趋向功利化。如果诸如此类现象不能够及时制止,势必会为今后的学生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

四、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1.加强寝室团结。寝室是最小的基本单位,寝室和睦必然会给大家带来愉悦心情,有利于抱成团,参加活动有一定的小组,懈怠的同学也会被感染,从而积极乐观地生活。

2.构建班级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文化建设很重要,良好的班风,引领大家看到的是生活积极的方面。一个班级有自己的文化氛围,才能在让班级同学有更好的归属感。从而增强凝聚力。

3.合理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心态。分数作为历来的衡量单位,大家拼命地争取。但是,作为纯功利的参与活动,单纯为了分数,会使活动的意义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应当加强人文素养关怀,适当地给学生灌输人生哲理,灌输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让同学感觉参与课外活动是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顾翔.大学生管理[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8.

[3]王益明.自我管理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2,(4).

[4]刘胜乐.试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6).

[5]江瑞芳.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6]高青兰.论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5).

猜你喜欢

自我管理政策大学生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