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4-07-31张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3期
关键词:社会性维度家庭

张平

(滁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 滁州239000)

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张平

(滁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 滁州239000)

调查安徽省合肥、淮南两地不同幼儿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水平,探讨家庭因素和幼儿园的影响.方法:采用陈会昌的《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对342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幼儿社会 性发展总体 良好.②3-6岁幼儿社 会性发展呈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3-4岁是一个重要关键期.③幼儿园教育、家长职业、亲子相处时间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结论:幼儿社会性发展受年龄发展、家庭因素、幼儿园教育的共同影响.

社会性发展;3-6岁幼儿;家庭因素;幼儿园教育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因素、幼儿园教育都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影响.近期,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1],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实施科学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分别对3-6岁幼儿设置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社会领域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在人际交往方面主要设置“喜欢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等4个目标和建议;在社会适应方面主要设置“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等3个目标和建议.因此调查幼儿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了合肥、淮南等地代表性的公立、私立幼儿园的在园幼儿,通过教师传递给幼儿家长填写,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42份.样本中男孩183名,女孩159名;小班97名,中班121名,大班124名;年龄介于3-6岁之间,平均年龄4.83±1.03岁.

1.2 研究工具

1.2.1 人口学问卷

分为幼儿和家长两个部分.幼儿部分包括幼儿所在幼儿园、班级、性别、出生年月、亲子相处时间等,家长部分包括家长文化、家长职业、家庭结构、月家庭经济收入等.

1.2.2 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

采用陈会昌教授编制的《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2]进行调查.量表60个项目,15个维度分别是:遵守社会规则、社会认知、意志、生活习惯、内外向性、依恋家人、情绪稳定性、自我概念、同伴关系、非侵犯性、独立性、诚实公正、共情和助人、好胜心、自尊心,包含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量表采用Likert五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全部都是正向描述题,得分越高,表明家长评价幼儿在此项目或维度上的社会性发展越好.本研究样本中,各维度的克龙巴赫 α 系数在0.548-0.779之间,总量表的克龙巴赫 α 系数为0.955,信度较好.

1.2.3 统计分析方法

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筛选掉多填、漏填、有规律填答的无效问卷,采用双人输入核对法确保数据输入无误.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

幼儿社会性发展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的总体情况见表1.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为良好(M=3.71);发展相对良好(M>4.0)的方面有非侵犯性、诚实公正、共情和助人;发展相对落后(M<3.5)的方面有生活习惯、意志、情绪稳定性、独立性.经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F=61.291,p<0.001),各维度间的差异显著.以1-5分的中点3分为界,统计在各维度得分上小于3分的幼儿人数比例,发现问题检出率与平均数比较的结果是一致的.

表1 幼儿社会性发展及各维度的基本情况

2.2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由表2可见幼儿社会性发展在幼儿性别、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幼儿园、幼儿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公立幼儿园的幼儿社会性发展显著高于城市私立幼儿园和企业乡镇幼儿园,4岁、5岁、6岁的幼儿社会性发展显著高于3岁.进一步对各维度在不同幼儿园、幼儿年龄上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遵守社会规则、社会认知、内外向性、自我概念、同伴关系、非侵犯性、独立性、诚实公正、共情和助人、好胜心等维度上,4岁、5岁、6岁幼儿显著高于3岁幼儿,城市公立幼儿园显著高于城市私立幼儿园和企业乡镇幼儿园.

表2 幼儿社会性发展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2.3 幼儿园性质、家庭因素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回归分析以幼儿社会性发展为因变量,幼儿园、幼儿因素、家庭因素作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分层逐步回归.由表3可见,幼儿园性质、家长职业、亲子相处时间能显著预测幼儿社会性发展,表明更优质的幼儿园教育、家长职业更倾向脑力劳动、亲子相处时间更多,幼儿社会性发展会更好一些.其中幼儿园的影响作用较大.

表3 幼儿园、家庭因素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发现幼儿社会性发展总体水平良好,非侵犯性、诚实公正、共情和助人等方面发展较好,生活习惯、意志、情绪稳定性、独立性等方面发展较落后,这表明幼儿天真、诚实、爱凑热闹,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力不够持久,易受周围情绪的影响,依恋父母等,这与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幼儿的实际表现是吻合的,与张晓[3]等人的研究也一致.

3.2 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总体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呈现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发展较快的阶段在3-4岁期间,这个时期可能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期.在4岁以后,幼儿社会性发展进入一个平缓期,在5岁后,略有下降的趋势.这与张晓[3]、陈会昌[2]、那仁格日乐[4]的研究是一致的.这并不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产生了倒退,而是幼儿后期从盲目的遵从家长老师的权威,转向自我的探索事物本来面目的过渡,表面上幼儿变得不听话、捣乱、顶嘴、撒谎,实际上代表着幼儿进入新的社会性发展阶段,原来的评价标准已不适用.

3.3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幼儿社会性发展不仅受年龄发展的影响,也受家庭因素[5,6]、幼儿园教育的共同影响.优质的幼儿园,更加重视幼儿社会性教育,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不断融入幼儿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的活动,幼儿社会性发展比较充分.规模小、设施少、人员素质不高的幼儿园,只重视幼儿的健康、语言的教育,较多忽视幼儿社会性教育,幼儿相互活动较少,这种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这也严重影响了处于关键期的幼儿社会性发展.家长职业更倾向脑力劳动,家长文化水平也更高,家庭经济收入更稳定,家长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视程度更高,家长直接参与幼儿互动,亲子相处时间更长,引导幼儿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机会更多,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EB].(2012-10-09) [2012-11-12].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moe/s3327/201210/xxgk_143254.htm l.

〔2〕张晓,王晓艳,陈会昌.北方地区3-7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 (12):43-46.

〔3〕陈会昌.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的编制与常模制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52-63.

〔4〕那仁格日乐.城乡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比较研究[J].现代交际,2012(2):54-55.

〔5〕姚本先,等.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2):44-48.

〔6〕顾海根,等.2岁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1997,20(6):519-524.

G610

A

1673-260X(2014)07-0274-02

猜你喜欢

社会性维度家庭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光的维度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