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艾青 石河子艾青诗歌馆

2014-07-31景俊

新疆人文地理 2014年7期
关键词:石河子大堰河艾青

景俊

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

——艾青

就在石河子这座被艾青称为“年轻的城”的中心,坐落着中国首家以诗人名字命名的诗歌馆——艾青诗歌馆。

这座现代化的诗歌馆,造型新颖别致,典雅气派,功能齐全。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84平方米。诗歌馆四面绿树环合,草坪花坛掩映其间,馆前宽阔的诗人广场是市民们休憩的好去处,馆内设有4个展厅,是10个多功能学术厅,自1998年11月正式开馆以来,成为石河子集文化发展、文学创作、诗歌编撰、文艺演出、学术交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阵地之一。

开馆至今十六载,馆藏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著名诗人、作家、画家、书法家的真迹墨宝珍藏其中。全国三大诗刊之一的《绿风》诗刊在馆内编撰,吸引着海内外大量诗人、作家投稿,《绿风》诗刊工作组还开创了《石河子文艺》(季刊)、《兵团美术》(季刊),集纳了石河子乃至兵团各地州的文学、艺术精英的优秀作品。十六年间,艾青诗歌馆内先后举办了千余场艺术展、西部诗人诗会和文艺演出,使该馆充溢着活力。此外,艾青网站的点击率每天也在上千人次。石河子的文学气息正乘着传统媒体、电子媒介的东风,吹响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小城的知名度由此提升,文化石城的名片由此打响。

诗人的一生

“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儿子。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大堰河啊,我的褓姆。

——艾青

艾青诗歌馆的一展厅以艾青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布展。

1910年 3月27日,艾青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出生后,被算命先生测为“克星”,被送到本村一位称为大堰河的贫苦农妇家里抚养。对大堰河的恩爱胜于父母,这使他从小感染了中国农民的纯朴与忧郁。

展厅中的这部分有艾青父母、艾青故居的现貌和有大堰河的家等珍贵照片资料。

我是“犯了罪”的,在这里,芦笛也是禁物。我想起那支芦笛啊,它是我对于欧罗巴的最真挚的回忆……

——艾青

1932年5月,艾青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遭逮捕入狱,被诬控为颠覆政府判刑 6年。囚徒生活促使艾青从绘画转到诗歌创作。

艾青的判决书、第一步诗集《大堰河》的封面、1934年出版的《春光杂志》等资料向我们诉说着:这一阶段,是艾青从欧罗巴带回芦笛和歌唱“大堰河”的时期,是诗人的准备期也是成名期,并由此确定了一生的奋斗方向。

我们爱这日子,不是因为我们看不见自己的苦难,不是因为我们看不见饥饿与死亡,我们爱这日子,是因为这日子给我们带来了,灿烂的,明天的,最可信的音讯。

——艾青

诗集《北方》封面、诗集《旷野》封面,诗集《火把》封面、周恩来的信、艾青的奖状等等资料把我们带进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这段时期,艾青有《向太阳》(1940)、《北方》(1942)、《火把》(1941)等 9部诗集出版。诗人从大半个中国的滚滚烽烟中汲取诗情,把自己的诗作投入到争取进步艺术的前沿。

属于你的是,光明与黑暗交替,黑夜逃遁,白日追踪而至的时刻……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直到谁也不再看见你。

——艾青

赴多地演讲、赴智利访问、参加国际诗歌晚会、与齐白石等人聚会、在北大荒“落户”、在石河子安家、住过的地窝子现貌等等历史资料告诉我们,这一时期艾青的生活和创作经历了诸多变化曲折。在这一漫长阶段,艾青长期处于或誉或毁的十字街头,创作不如前期活跃。

或许有一天,总有一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我们最勇敢的阶级,将接受光的邀请,去叩开那些紧闭的大门,访问我们所有的芳邻。让我们从地球出发,飞向太阳……

——艾青

与胡风的合影、与巴金的合影、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资料、佩戴“法国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留影、赴日本出席“亚洲作家讨论会”等等珍贵照片表明,这一时期,重获自由写作权利的艾青,出现了第二个创作的高潮期。这一阶段,艾青共创作长短诗数百首,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光的赞歌》《鱼化石》《墙》《盆景》等。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先后获得中国作家协会的全国优秀新诗奖。

艾青与石河子

艳阳天,风雪天,在黎明,在黄昏,一年三百六十天,看它三万六千遍。因为它永远在前进,时时刻刻改变模样,因为我透过这个城市,看见了新中国的成长。

——艾青

艾青诗歌馆二展厅珍藏着艾青生前的衣物9件套,手稿32件,各种版本的艾青诗集论著54本,珍藏珍贵物品19件。展品集中反映了艾青对石河子这座城市的深深的情感。

艾青全家初到石河子时住过的房屋照片、与夫人高瑛并肩走在绿荫道上的照片、在144团住地窝子的照片、《苏长福的故事》封面影印、修剪过的道路林带……这些珍贵的资料证明着艾青对石河子的“一见倾心”和情有独钟,也证明着石河子人民曾用自己的满腔热诚,热情地拥抱过这位大堰河的宠儿、诗歌王子。

友谊的见证

走进艾青诗歌馆的三展厅,大量的书画作品映入眼帘,仿佛走进了当代名人书画展厅。三馆收藏有臧克家、新凤霞、公木、魏巍、文怀沙等名人名家字画100余件。据统计,这一百余件作品包含了全国66位作家、诗人、书画家赠送艾青本人或诗歌馆的丹青墨宝。

最为珍贵的是,三展厅内还有艾青亲笔手迹3幅,分别书:“短诗难写”“绿风创新风——为绿洲诗会题”“诗言志”,短短三幅手迹,表达了艾青一生与诗无法分开的情怀。

“永远是艾青”

“泪水深情,诗心如火,放歌爱的深沉。含着微笑,纵遍身伤痕。大堰河水不老、流不尽坦荡青春。向太阳,为光礼赞,长夜唤黎明。奇缘事军垦,小城漂亮,一见倾心。鸣鸽哨,荒原阵阵绿风。火把精神不灭,还照亮、多少人生!诗魂在,天地同忆,永远是艾青!”

——王希科《满庭芳》

艾青诗歌馆的四展厅为石河子文学艺术成就展,陈列着50年以来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石河子文学艺术界卓有成就的诗人、文学艺术家们的生平与作品。如:杨牧、石河、于云涛等。

而这些诗人和艺术家们,有很多是受了艾青的影响。艾青在石河子生活时,很多青年文学爱好者逐渐聚集在他的周围,向他请教创作方面的问题。还请艾青担任文艺宣传队的“编外顾问”。这些人中,就有后来优秀的诗人及作家,如赵梓雄、杨牧、杨树、杨眉、石河、柏华、李喻等。

可以说,因为有了艾青,石河子才有了这么多爱好文学的人。艾青不死,因为他的崇高精神继续鼓舞着后人,因为他的诗歌依旧被人民传诵着、他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

石城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自开馆以来,艾青诗歌馆先后接待了中国政协副主席李铁侬、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甘英烈、国家公安部副部长朱恩涛、著名作家诗人舒婷、陈忠实、白桦、易中天、杨匡满、杨牧,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洋、田华、陶玲玉等领导和文艺界知名人士参观。

2000年艾青诗歌馆被中国作家协会选定为“中国作家协会生活创作基地”,同年被自治区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AAA级旅游景点。

面向海内外发行的、全国三大诗刊之一的《绿风》诗刊、《兵团美术》、《石河子文艺》就在诗歌馆内进行编辑出版,担负着新疆、兵团和石河子这片热土上的文学、诗歌创作发行和美术书法的培训、展示等工作,继续向全国乃至世界发出石河子文艺的最强音。

如今,艾青诗歌馆对石河子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座标志性建筑,它承载着石河子打造文化名城的重要任务。每年不下20场次的美术、书法、摄影展、民间艺术、剪纸、手工艺展、集邮展、古币展、音乐、美术、诗人诗会和文艺演出活动。馆内以诗歌文化文中心,带动着周围音乐广场、游憩广场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歌舞晚会、舞蹈大赛等不同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常常在此上演。

目前,艾青诗歌馆与军垦博物馆、周总理纪念碑、游憩广场、音乐广场、北湖公园一起,形成了石河子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猜你喜欢

石河子大堰河艾青
艾青林场守鹿
艾青来了
石河子市汉维双语公示语翻译及其特点的窥探
《大堰河——我的保姆》细节赏析
新疆石河子市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浅析石河子公司首次使用聚羧酸生产混凝土质量控制及配合比优化
无题
戈壁明珠石河子
入手细微达于至情
《大堰河——我的保姆》诗句的多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