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初探

2014-07-31张来智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元素符号用语框架

张来智

初中阶段所涉及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化学式以及化学方程式.这些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教学重心,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学习的瓶颈.学生只有熟练掌握此类用语才能提高化学成绩,反之,若对化学用语的掌握不够透彻,便会逐步掉队,对化学学习充满畏惧,最后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学好化学用语也就成为了初中化学教育最重要的一步.以下是笔者对化学用语教学的几点简单总结和感悟.

一、分散难点教学,降低学习负担

初中阶段的化学用语有很多,普遍难度较大,而这些比较难的知识又比较连贯,几乎都集中在第四和第五单元,短时间内让学生记住这些用语的用法、含义而不产生混淆是不太现实的.面对这些接踵而至的知识“炸弹”,大多数学生的表现是措手不及,常被一棒子敲懵,再难拾起学习的信心与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在前三个单元的教学中,逐步渗透穿插一些较为简单也较为常见的化学用语让学生熟悉.

例如,在教授第一单元内容的时候,由于知识点较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这时可以开展记忆元素符号竞赛,对于常用的元素符号,让学生每天记住2到3个,单元结束时开展比赛,这样学生的兴趣和时间上的合理利用都达到了最好效果.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也应为自己的化学用语教学制定一个计划,什么阶段主抓元素符号,什么阶段主抓化学式等.教学时做到明确目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条不紊.

二、深化用语概念,辅助学生理

概念是理解的基础,但经常在日常教学中被教师所忽略.当教师将概念给学生讲解十分透彻的时候,收到的效益大多时候比想象中的多得多.尤其对于化学用语的教学,对于这些复杂的名词,强化学生心中的概念含义,可以有效解决学生混淆,难以记忆等种种问题.当然,这里的概念教学,并不是古板的书本概念讲解.深化概念有很多种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如何将这些死板的文字,跃然于纸上,形成动态教学.例如在说到2O和O2中数字含义的教学时,我通常会让学生画出这两种化学用语的图画.学生的思维,更需要的是直观,是一目了然,而不是那一串串文字.当我们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后,我们会发现,学生都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对于日后的教学也起到铺垫作用.

三、兴趣带动学习,信心成就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主动学习的初始便是强烈的兴趣和疯狂的入迷.化学用语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是相对乏味的,如何化腐朽为神奇,正是教师需要思考的.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知识的魅力,教师的魅力都是左右学生兴趣的关键因素.没有完全枯燥的知识,只有乏味的教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用书上的化学知识,为学生解答生活中的一些困惑,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师不要忘了去肯定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成功,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教师也不要去回避学生提出的任何有建设性的问题,即使不会,也应查阅资料,帮助学生解答.

四、展现清晰的思维框架,运用恰

当的教学方法

化学用语烦琐复杂,想要完全掌握,需要拥有清晰的知识框架,所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是教师应该一直致力的教学模块,也是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进行第三单元分子原子复习时,由于整个单元大多是抽象的微观内容,一个单元的精髓可以从原子展开.原子涉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对原子质量,如何成为离子,如何构成分子,元素和原子是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的知识点都围绕着原子这个中心,知识框架遍就此形成,以后进行化学用语整体复习的时候,这种有序的知识框架就显得更为重要.框架形成之后相当于人体的骨骼,在学生填满其中所有的血肉后,知识也就全部掌握了,这样规范性的思维整理,对于学生的逻辑能力起着引导作用,熟练后将会受益匪浅.

当学生熟悉了知识后,教师要做的另一件事便是让学生去做、去错.学生的总结和理解毕竟存在着局限性,往往会忽略掉一些细节,教师要让这些细节在学生心里留下烙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在典型题目中出错,暴露出问题的所在,教师亦可以有的放矢,一针见血.最后,教师还需注意的是,对于平时的作业要做到严格认真,对于规范性书写与答题要做出强调,让化学用语成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来源!

总之,对于化学用语的教学策略,教师的思考远远不止这些,如何去寻找更有效、更易为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广大教育者们仍然需要不断钻研和探究.

猜你喜欢

元素符号用语框架
优化初中化学元素符号教学“三策略”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WTO框架下
让元素符号走进学生心里
韵律记忆对元素符号的三重表征认知研究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网络用语“控”的流行及其修辞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