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设计的基本特征与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浅析

2014-07-25蒋星宇

教师·中 2014年6期
关键词:基本特征经济影响

蒋星宇

摘要: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发展出其自身的基本特征。其经济属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本文从设计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追根溯源,结合案例,从经济的角度辩证地就设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设计;基本特征;经济;影响

一、现代设计的基本特征1鄙杓频母拍

设计(Design)这一概念的定义多种多样。从设计(Design)这个词的词源来分析,“design”这个词源自拉丁文“designare”,可以翻译为英文的“the designate”(指明)和“to draw”(描画)。英文中名词“design”保留了其词源中的双重意义“the designate”(指明)和“to draw”(描画)。这两种意义与英文“intention”(意图)和“drawing”(绘图)在喻义上相同。在“意图”的意思中,“design”意喻目的和过程。在“绘图”的意思中,“design”意味着运用草图、图案和视觉传达的手段完成一种计划。1974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版)对设计这一词汇表述为:设计是在进行某种创造活动时,计划、方案的展开过程,即头脑中的构思。一般指能用图样或者模型等视觉传达方式表现的实体,但最终完成的实体并非设计,仅指计划和方案。由此可见:DESIGN=INTENTION+DRAWING(设计=意图+绘图)。

纵观上文可知,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办法,通过视觉传达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2]。它是设计师有目的地进行艺术性的创造活动。

2毕执设计

伴随社会的变迁,设计的计划、构思的形成影响因素的转变,方案的视觉表达方式的复杂和发达,以及社会发展导致传达后的具体应用的新变化使得设计有了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的区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格局的转变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产阶级日益在社会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走向了大众消费的时代。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技术条件得到改善,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同时设计界转型,由为权贵设计到为大众服务,体现了设计的民主化进程,标志着设计具有了现代的意义。因而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设计是与大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文明密切相关,与现代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换言之,现代设计是现代经济和现代市场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现代人、现代经济、现代市场和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积极的活动。

3毕执设计的特征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多门类学科知识相互交错的综合性学科,是多层次、跨领域的创造性活动。分析现代设计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把握现代设计的发展进程与趋势,把握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发挥现代设计在协调人和环境、个人和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作用。

(1)“美”的原则渗透始终。“艺术设计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实用艺术无限扩大其范围,在工业基础上发展的结果,是美学渗透到技术,艺术家深入到生产中去的结果。”在艺术设计活动中,其功能性的作用始终放在首位,这是由于艺术设计的作品首要目的是满足生活的实际需要所决定的。但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以后,扩大了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这就要求现代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在功能之上追求审美价值和文化品位。在现代的消费市场中,设计物品的审美价值在不断地提升,有时候甚至会超过设计物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成为主导价值。苹果公司iphone等产品即是现代设计作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追求审美价值的最好体现。

(2)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性。威廉·莫里斯在工艺美术运动中提出“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包豪斯的设计教学和设计理论研究,追求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由此可见,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在设计中的重要性。材料、结构、功能和形式是任何设计产品不可缺少的基本属性,它们从不同的方面约束并构筑着一件件完整的产品。从这一层面来说,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同时,科学技术也推动着设计的发展,科学理论促进了设计的科学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不断推出新的材料、新的工艺,为设计产品功能的拓展和形态的演变等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为了使设计产品更好地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成为必然。纵观科学史的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与科学如影随形。科学技术为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设计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为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可·第亚尼曾如是说:“设计在后工业社会中似乎可以变成过去各自单方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文化之间一个基本的和必要的链条或第三要素。”

(3)文化性。艺术设计是一种工业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当代文化象征。设计文化的无限创造性,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影响着当代社会的文明形态。就设计本身而言,它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设计文化是人类用艺术的方式造物的文化。艺术设计不是一种纯艺术现象,它首先是人类为了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类为了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些人造物承载了文化内在与外在的相关意义,反映了特定时空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状况、技术、生产方式等。

(4)经济性。艺术设计是艺术家有目的地进行艺术性的创造活动。通过创意、策划、制作的各个不同的环节,创作出可供实施的方案或产品样式,具有积极的社会应用价值[3]。艺术设计作为先进的生产力,是一种经济生产活动,它创造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一部分。它与纯艺术的社会存在不同,纯艺术是作为意识形态而存在的,艺术设计则是作为一种经济生产形态而存在。设计的目的是人,为人服务。设计与消费互动,一方面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设计的不断进步。设计同时也是创造商品高附加值的方法。

二、设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属性是艺术设计区别于其他艺术活动、手工业的首要特征。艺术设计的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决定了只有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才会有艺术文化的繁荣。作为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同样也是一种生产力,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1币帐跎杓扑孀派缁岬姆⒄苟发展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艺术设计的出现是随着人类的社会活动而出现、变异、成熟的,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断产生新的重要的文明成果。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为是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最早的史前艺术品,大多数都是与人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工具和食用器皿。这些都是人类早期的艺术设计作品。随着人类的社会发展,社会文明与科学技术的提高,艺术设计也体现出科学化的特征,其技术性越来越高,并逐步演变为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成为协调人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手段。

2鄙杓朴肷产的关系

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组成部分。设计师是生产者,设计活动是生产活动,而且是对整个生产举足轻重的生产活动。设计首先服务于工厂建设,其次为产品的改良和创新服务,最后是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服务。在服务于生产的过程中,设计师还需要向生产人员学习。由于设计师精力有限,很少有设计师同时又是生产专家。但毫无疑问的是,不精通比较先进的工厂,设计不出更先进的工厂,不精通先进的生产,设计不出先进的产品。设计服务于生产的同时,生产部门必须要认识设计。生产系统的所有人员为了企业的强盛都应该进行正确认识设计的教育活动,形成企业共识,在充分肯定设计是重要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调整好设计与生产的关系。生产只有正确地认识设计,才会充分支持设计。总之设计必须拥有生产的支持才能得到实现。

3鄙杓朴胂费的关系

“设计形态”能够诱导消费者行为,并通过不同的感知和信息处理模式实现,设计的形态转变为消费者的认知、情感、信息和联系。从这一层面来说,设计为消费服务,消费是一切设计的动力与归宿,设计也创造消费,是最有效地推动消费的方法。除了设计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之外,设计还可以帮助商品实现消费,促进商品流通。设计为消费服务,意味着设计要研究消费、研究消费者,了解消费心理、方式和消费需求,研究开发什么样的新产品,如何改进包装等等。设计能够触发消费的动机,能够唤起隐性的消费欲望,并使之成为显性。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消费是设计的消费,设计是物的创造,消费者直接消费的是物质化了的设计,实际上就是设计人员的劳动成果,而不仅仅是某一个设计人员的劳动成果。

4币帐跎杓朴肷缁峋济发展的相辅相成

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为艺术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设计发展的原动力在于满足人的需求。当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时,人们的消费需求欲望就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设计产品的功能上,而是追求其功能之上带来的审美享受。同时,艺术设计又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设计具有超前性,是一种将未来预期和概念具体化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艺术设计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现实社会中不乏艺术设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以德国为代表,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设立或制定专门的工业设计部,把设计作为国家经济整体的一部分。这种政府干预方式,在于调动国家各方面的资源促进设计的发展,以便于在国际市场中推出更具备竞争力的高附加值的设计产品。从各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来看,“艺术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设计就是经济效益”。

不论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艺术设计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上。通过艺术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以及艺术品位,从而创造出更多的附加值,以此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运用艺术设计的强大推动力服务于经济发展,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法)博丽塔·博雅·德·墨柔塔.设计管理——运用设计建立品牌价值与企业创新.范乐明,汪颖,金城,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赵农.设计概论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基本特征经济影响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长株潭水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保护修复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经济
中国古代军队系统管理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