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计算机专业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化”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2014-07-25刘利民

教师·中 2014年6期
关键词:项目化改革高职

作者简介:刘利民(1968—),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常务副主任,网络安全工程师,研究方向:实验管理、系统集成、信息安全。摘要:实验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随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与创新,社会对高职人才需求的变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出发点,分析了目前高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化”实验教学改革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实验;项目化;改革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和实践,收效良好。

1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不合理。传统的实验教学目标强调的是验证理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学院各专业排课的时候也是先安排教学课程,在所有课程排定以后再安排实验课程,多数实验课都是附属于理论教学,单独开设的课程少,学生的实验水平仅仅停留在理解和认识的层面上。

(2)实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出发点,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多实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相应的社会发展要求。现有实验教学往往缺乏科学性及针对性,无法满足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要。

(3)实验室建设投入不够。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现有的实验教学经费投入根本不能满足现有实验教学的需求,有些实验室实验设备不够,两人或多人合作一组实验的现象普遍存在。高校实验教学手段和条件的落后,无疑是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弱的一个主要原因。

(4)实验教学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实验教学处于从属地位,造成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不稳定。与课堂教学的教师相比,实验教师处于弱势地位,这就造成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人员素质普遍低下,如学历偏低、知识面狭窄、业务能力不强、工作主动性差等。

2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化”实验教学改革

(1)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以往的实验教学模式是验证性实验,教师准备好实验设备,编写好实验报告单或设计出实验报告框架,然后教师讲解加演示,学生通过已有的实验指导书按实验步骤重复做实验,得出结论。由于实验方案的唯一性,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基本雷同。学生所做的实验成为单纯的机械模仿,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观察力的发挥。为此,我们应该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承担的角色应当是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成为主持者、承担者,而不是简单的参与者,真正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改革。学校可以通过减少验证实验的学时,加大综合类实验的课时,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综合起来、融会贯通地加以理解;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成就感,对课程产生兴趣。

(2)实验内容“项目化”的探索与实践。项目化教学法以项目为载体,将教学中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的每一个过程中,将项目的设计过程交给学生进行,教师在项目中扮演综合协调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探索、分工合作、实践操作和知识构建。实施实验内容“项目化”,教师应该依据项目教学法的原理、方法和要求,密切结合专业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相应的实验教学计划,设计合适的实验项目。

(3)开放实验室,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开放式教学取代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做到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使实验教学模式从学生“被动式”实验向“主动探索式”实验转变,把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与实验室开放结合起来,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比普通高校具有更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必须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实验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董文亮.浅析高职实验教学的改革.职业教育研究,2006(5).

谭志勇.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2).

endprint

猜你喜欢

项目化改革高职
改革之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改革备忘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改革创新(二)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瞧,那些改革推手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