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区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014-07-25马文良宾智慧

中关村 2014年7期
关键词:海淀园核心区服务型

马文良+宾智慧

2014年,海淀园党建工作坚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转变“四风”,着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核心区建设中心任务,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园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中关村核心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海淀园工委认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体现‘三个转变,即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粗放向精细转变。”

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开门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海淀园坚持开门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方案制定,到深入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建立活动宣传专题网页等,都面向园区机关干部和广大企业,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比如先后邀请23名园区党风政风监督员和企业负责人代表参加群众路线征求意见座谈会,为海淀园“挑毛病”、“提要求”、“出主意”,海淀园工委书记刘永水、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梁捷现场听取意见并为企业答疑。海淀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坚持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先后召开群众座谈会6场、发放征求意见表150余份、设立意见箱2个、处级领导走访企业30余家,广泛征求服务对象意见建议,为下一步整改落实打好基础。

近期,海淀园工委还专门组织召开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座谈会。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等15家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以及海淀园机关党委科技处党支部、展示中心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上,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围绕“五个”服务和“六有”基层党组织标准,就如何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结合企业特点和工作实际,交流了做法和经验。针对今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在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党员群众、制度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并对海淀园工委推动进一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工委领导提出,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定位、目标、内容措施、方法步骤等方面要做到“四个明确”;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体现“三个转变”;在夯实组织基础、加强阵地建设、建立服务机制、实施考核激励上要构建四方面的服务体系;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要出台具备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海淀园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同时提出,在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中,要借鉴“互联网思维”,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开展探索新的理念和模式。

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创新搭建党建管理孵化平台

园区拥有一万多家高科技企业,70多万从业人员,如何做到党组织工作的全覆盖,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海淀园工委不断创新思路,探索途径,从2013年起在园区开启了党建孵化平台建设工作,并研究制定了《海淀园工委党建管理孵化平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确立了一系列建设目标: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和有影响的行业协会重点推动,完善培训、考核、例会等制度,做好上下对接、小型党组织划转、独立企业党组织建立等工作,提高已建平台的建设质量,巩固党建管理孵化平台体系建设成果;同时继续做好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通过重点企业督促、依托联合性质党组织推动、建立临时党支部和联合党工团组织等措施,探索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党的组织覆盖面。2013年建成22个党建管理孵化平台,孵化建成独立企业党支部15家,组织覆盖新增300多家企业,工作覆盖新增近2000家企业。

近期,海淀园召开了第二批党建管理孵化平台启动会,2014年将新建第二批10个平台,并依托专业园、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组织开展党工团、统战工作,实现党的工作高度整合,进一步夯实党在园区非公企业中的执政基础。刘永水强调,2014年是平台工作见成效的一年,要把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为平台的首要任务,通过加强班子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夯实基础工作,巩固党的组织基础,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组织保障;要把服务企业发展、服务企业党员和员工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各平台要根据自身特点,紧密结合企业和党员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组织活动,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平台的凝聚力;要加强党建平台和党建指导员的规范管理,建立简便易行的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平台工作的有序有效运行。

从粗放向精细转变,为推动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在推动园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面对园区众多高科技企业,如何打造与中关村核心区企业紧密相连的工作方式,海淀园工委进行了不断探索,做到了“三个创新”。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工委指导、企业自主实施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坚持让企业充分发挥建设工作的主体性,结合工作实际,体现企业特色。二是创新工作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即时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指导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创新工作载体,做实创建工作。指导企业通过公司内网、精神文明宣传栏、文明简报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扩大创建影响;组织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组织推荐“全国道德模范”、“感动海淀十大人物”、植树公益等活动,丰富员工生活,增强员工文明意识,激发员工参与创建文明单位的热情,为企业、园区发展营造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在加强人才队伍和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上,加强协调督办,不断拓宽人才工作渠道,服务人才特区建设;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要求,健全机制,创新方法,加大联系走访力度,开展相关活动,举办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研修班,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统战工作。

在加强法制宣传工作上,加大维权维稳力度、以知识产权、劳动法和核心区新政宣传为重点,发挥好工委这个牵头单位作用,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充分展现园区法宣工作成效,推进“六五”法制宣传工作;加大维权维稳力度,以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为载体,以工会劳资委员会为平台,调解劳动争议,维护好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继续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正常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各基层党工团组织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做好党员职工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合理合法表达述求和维护自身权益,共同维护园区的和谐稳定。

精心组织特色活动,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活力。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和职业技术技能专项大赛、技术创新工程和双爱双评活动,举办以“唱响核心区 舞动中关村 实现中国梦”为主题的“海淀园工会职工文化(文艺)建设汇报演出暨庆‘五一海淀园职工文艺汇演”,组织“第八届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青年歌手大赛”、中关村核心区体育健身系列活动羽毛球挑战赛等各种文体赛事,展现职工才艺,活跃业余文化生活,激发大家更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推出一批志愿服务项目,打造一批志愿服务品牌;推进职工书屋示范点建设,对职工开展专业技能、社会形势、职业道德等主题教育培训,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激励广大职工为企业创新发展作出贡献。开展“我的梦 中国梦”系列宣讲活动,通过挖掘园区科技精英们以技术、产业、创新报国的生动感人的事迹、故事,传递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认识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走中国道路才能实现;只有将个人梦想融汇到“中国梦”中,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该项活动受到北京市委宣传部的表彰,海淀园工委被评为优秀百姓宣讲团。

通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海淀园工委及各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仅去年就新增400多人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年园区工委对367名积极分子进行了集中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累计超过了一千人,预计全年发展新党员195名,园区党员总数将达到2万6千多人。

刘永水表示:“园区员工积极申请入党,说明我们党组织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凝聚力在不断增强,感召力在不断提升,这些都源自于园区党建工作的创新,服务意识的增强和党员先锋模范的榜样力量。”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实现“中国梦”确立了具体途径,习总书记对中关村科技创新提出了殷切期望,这些都给中关村核心区建设者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光辉的党旗下,海淀园工委着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核心区持续创新发展的强力引擎和不竭动力,播下颗颗信仰的种子,结出为民服务的丰硕果实,为党筑牢执政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淀园核心区服务型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中关村核心区科技创新投入已达411.98亿元
南宁市核心区旧桥景观改造
中关村海淀园人才工作再获丰硕成果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授牌仪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