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4-07-23彭英凤

试题与研究·中考历史 2014年1期
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二战

彭英凤

【专题综述】

在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德国和日本相继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逐步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面对人类的共同敌人——法西斯,不同社会的国家走到了一起,形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最终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与灾难,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同时,也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给战后世界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知识梳理】

1.慕尼黑阴谋: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后将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英国和法国决定牺牲小国利益以安抚侵略者,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2.二战的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扩大: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开始。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

5.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德军分兵两路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军在进行了英勇抵抗后,发动了冬季反攻。1943年2月初,被围困的残余德军投降。此后,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6.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英美等反法西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了东西两面夹击的境地。

7.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8.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重点解读】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法等国一味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希望以牺牲小国利益换来暂时和平;将祸水东引,借助法西斯侵略势力消灭异己分子——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二十年,资本主义的发展极不平衡,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回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结果德、意、日首先发难,挑起了战火。

主要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日等国建立起了法西斯专政,并为了摆脱危机进行对外扩张,成为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

其他因素:一些大国为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世界各国人民虽然也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但没有互相配合,还不能制止战争的爆发,使局部战争走向了世界大战。

3.反法西斯国家能够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主要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和启迪?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德、意、日企图用武力推行法西斯主义,是非正义的,历史证明“多行不义必自毙”,法西斯势力可得逞于一时,但是最终难以逃脱彻底覆灭的命运。维护世界和平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正义的事业和力量必胜。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集团的力量,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联合才能胜利。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就能保卫和平,制止非正义战争。

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团结起来,共同迎接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与国应该加强合作,维护和平,谋求共同的发展。

【在中考上的重要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参战国最多、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战争,给人类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深远的影响。因而它是历年各地中考历史重点考查的内容。具体考查点有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二战的转折性事件、雅尔塔会议、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启示等,试题类型多样化,单独考查时一般以选择题为主,综合联系考查时,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活动探究题等题型都经常涉及。命题方式往往是以重大事件的地位、影响或周年纪念作为题干切入,有时也会以联合国相关时政热点切入考查。

【复习策略】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复习,需要注意本单元中的几个标志性的事件,如加速战争爆发的慕尼黑阴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和扩大的表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二战转折点和结束标志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般经常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两次世界大战导致的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综合设计问题,还需要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抗日战争的联系。在复习中要综合对比联系,形成小专题,这样有助于在中考非选择考查中得分。关于两次世界大战,需要对比认识战争性质的不同。而在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的分赃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也经常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慕尼黑会议和战争期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进行对比出题。

【真题回顾】

1.(2013·山东临沂)1938年,德、意、英、法四国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这一事件被称为慕尼黑阴谋,该“阴谋”直接损害了下列哪个国家的利益?()

A.波兰

B.法国

C.捷克斯洛伐克

D.意大利

2.(2013·四川凉山)二战期间,希特勒吹嘘德军“不可战胜”,使德军这个“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的事件是()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B.日军偷袭珍珠港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诺曼底登陆成功

图13.(2013·江苏徐州)观察图1,硝烟中飘扬着一面残破的美国国旗。画面上有点明主题的文字“REMEMBERDEC.7th!”意思是“记住12月7日!”这张海报提醒美国人民不要忘记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B.德国突袭波兰

C.苏德战争爆发

D.日本偷袭珍珠港

4.(2013·湖北武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人类的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在二战中,为应对这一威胁,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组建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这个联盟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D.诺曼底登陆成功,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5.(2013·山东菏泽)2013年初,俄罗斯多个城市举行活动,纪念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70周年。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主要是因为它()

A.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B.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D.使二战进入了粉碎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决战阶段

6.(2013·湖南湘潭)“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内,苏俄(联)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日本)千岛群岛让与苏俄(联)。”该协议出自于()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7.(2013·湖北孝感)某学校举办一次题为“二战风云”的影片回顾展,以下是某部参展影片的片断——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根据片断中的对白判断,该影片为()

A.《诺曼底登陆》

B.《血染珍珠港》

C.《中途岛海战》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8.(2013·湖北荆门)某校九年级李小亮同学制作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卡片,其中“——”前后内容搭配不恰当的是()

A.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B.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点

C.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德国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

【强化训练】

1.二战前,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严重挑战,以英国首相A.N.张伯伦为代表的英、法、美等国的绥靖主义者,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求得一时苟安,不惜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谋求同侵略者妥协。这种纵容侵略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慕尼黑阴谋

C.珍珠港事件

D.诺曼底登陆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大约有6000万人死亡,至少1.3亿人受伤,合计伤亡1.9亿人。这次给人类带来沉重灾难的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慕尼黑阴谋

B.九一八事变

C.德国空袭波兰

D.德国入侵苏联

3.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这次军事行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影响是()

A.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B.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图24.图2是一幅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漫画,从漫画中可以看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苏、美、英四国社会制度不同却能缔结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战略上的配合

B.面临共同的敌人

C.绥靖政策的破产

D.国际会议的促成

5.山东临沂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张华同学的笔记中记录了“1943年2月、苏联反攻、重大转折”这几个关键词。由此判断他们这次探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雅尔塔会议

6.“它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上文评价的军事行动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柏林战役

7.世界人民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德、意、日等法西斯轴心国,结束了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这次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B.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加快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C.美国军队攻入了德国首都柏林,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D.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

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激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下列相关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德国突袭波兰②诺曼底登陆③斯大林格勒战役④日本偷袭珍珠港

A.①④③②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3材料一英国首相张伯伦在参加了一会国际会议后之后满怀欣喜地带着这份文件回到英国,并向英国民众炫耀说:“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保证,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

材料二每一征服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宣言签字国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协约。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

材料三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4月底,苏军攻占柏林,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1)材料一中英国首相张伯伦手中拿的这份文件是什么?他宣称“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保证”。具体说明一下和平局面是否真的到来了。

(2)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一重要的文件?该文件的签署对战争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举出至少两例二战中为打败共同敌人,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合作的重大史实。

(3)材料三中参加雅尔塔会议的三国首脑分别是谁?这次会议做出了哪些有关德国的决定?

(4)你认为国际反法西斯国家最终能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要从中吸取的深刻教训。

参考答案与解析

【真题回顾】

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938年,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这严重损害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德国在二战初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在德军进攻苏联时,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者,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没有得逞,使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

3.D【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结合题干材料中的美国破损的国旗和“12月7日”,联系所学知识可判断这张海报提醒美国人民不要忘记日本偷袭珍珠港。

4.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的标志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5.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斯大林格勒会战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最严重的失败,苏联在取得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后,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成为苏德战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6.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题干材料中“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内,苏俄(联)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等内容可以判断该协议出自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

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通过题干中的时间“1944年6月6日”和“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的信息可判断这部影片是《诺曼底登陆》。

8.D【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德国无条件投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结束的标志;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强化训练】

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二战前夕,英法等国为了自身利益,实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靠出卖小国利益、安抚侵略者、强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地区的慕尼黑阴谋把这种政策推向顶峰。

2.C【解析】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题干材料中明确介绍了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这次军事行动后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4.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通过图漫画中四只手共同撕开法西斯的图片,可以看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苏、美、英四国虽社会制度不同却能缔结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面临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5.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题干中的“1943年2月、苏联反攻、重大转折”几个关键词可判断该他们这次探究性学习的主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6.C【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通过题干材料中“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可判断这段材料评价的军事行动是诺曼底登陆。

7.C【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首先攻入德国首都柏林、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是苏联。

8.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年代的准确记忆情况。

战役德国突袭波兰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偷袭珍珠港时间1939年9月1日1944年6月6日1942年7月1941年12月7日9.(1)《慕尼黑协定》;没有,德国并不满足,不久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又突袭波兰,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

(3)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诺曼底登陆,苏、美、中联合对日作战等。

(4)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战争的正义性;反法西斯国家军民英勇奋斗等。教训:对于邪恶势力要坚决打击,不能姑息,更不能纵容,否则会引起更大的灾难等。

猜你喜欢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二战
二战时期大国博弈背景下美国战略决策机制的发展与成熟
英军在二战中使用的轻武器(II)
二战德军变身解放者?
二战老飞机落户桂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人权宣言》的影响
《科利亚的木匣》(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小动画·大威力
“二战”历史漫画
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电影业的影响初探
关注历史中的人与课堂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