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高校公共英语分级教学管理模式探析

2014-07-21张佩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级别英语课程教学管理

张佩

(中南民族大学 外语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4)

民族高校公共英语分级教学管理模式探析

张佩

(中南民族大学 外语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4)

运用分级教学管理的办法,满足民族高校内不同英语水平起点的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模式.本文将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浅析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管理的过程、所获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总结民族高校英语分级教学管理模式的些许经验.

民族高校;公共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管理模式

1 民族高校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1.1 理论依据

分级教学是指打破原有的专业年级班级的教学模式,将水平相当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构成教学班,以便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脱颖而出,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有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获得较大的进步.现阶段在民族高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实行分级教学的管理模式,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即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正所谓“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1]即就程度而言的,即具有中等以上水平的人,给他讲授高深的知识,而水平不及中等的人,就不要把难于理解的知识传授给他,应该针对个人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教育.今天我们实施分级教学,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延续和创新.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管理模式遵循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也符合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提出的“i+1”的语言习得理论. Krashen用i来表示语言学习者现有的知识水平,1表示略高于其目前水平的语言知识,知识输入在i+1状态时,学习者能保持轻松畅快的心情,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也就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如果语言输入远远超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i+2,或者低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i+0,就无法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而难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2]

1.2 现实依据

在民族高校中实施公共英语课程的分级教学管理,也具有很强的现实依据.首先,民族高校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因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而导致高考前学生英语习得水平的参差不齐.其次,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他们的母语不仅包括汉语,还应包括他们本民族的语言.因而,相对于汉族的学生而言,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起干扰作用的,不仅有汉语还有他们本民族的语言.[3]另外,近期高考英语改革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一时间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教育部也披露了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细节.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拟定外语考试将不在统一高考时进行,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相关人士表示,以后高考中英语所占的分数为120分.取消高考英语,大学英语课程还需要以必修课程的形式存在么?作为公共英语课的教师,笔者认为:英语教学不仅不能放松,反而还需要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合作交流的加强,英语在各领域的交际工具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大学生在本科阶段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进入硕士和博士学习阶段,也需要有良好的英语基础以广泛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因此,大学英语课程面临的不是削弱是加强,是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改革.

2 民族高校英语分级教学管理的实施现状及成效

2.1分班及排课的过程

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自2004年开始学校便开始对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管理,即在学生入学之初单独进行英语水平能力的测试,随后根据考试的成绩所体现出的学生英语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并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将学生划分为A级、B级和C级班,选用不同的教材,并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分级教学.其内涵是突破传统英语教学的瓶颈,重组教学单元,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笔者作为公共英语教研室的教学秘书,所负责的正是根据新生入学英语分级考试的成绩,以及我校的公共英语教师资源、教室资源等,经过合理配比,将6000多新入学的,本科生划分为100多个教学班,然后将学生的分班情况导入教务系统中.据统计,各年级A级班占全部英语教学班的平均比例为75%,B级班为23%,C级班为2%.

分级教学打破以往以行政班为上课班级的模式,同一个行政班级的同学将不可避免的进入到A、B、C相应级别的上课班级中进行学习,在课表编排上,我们借鉴了许多兄弟院校的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在系统中可操作的版块式排课方法,即在新生入学前,便根据招生计划数量,将各学院上公共英语课程的时间划分为几个版块,并将每个版块的A、B、C级教学班设置好,优先排课,学生分级考试结束后,根据每个版块的考试情况,按照不同级别班级容量所占的比例,划出分数线,将学生分配到各个固定的班级中.设置版块时还需注意学生上课的时间间隔,每个板块的两次课之间最好要间隔一天,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以我校2012级学生公共英语课程时间板块的设置为例,如下表:

表1 我校2012级学生公共英语课程时间块设置表

2.2 教学及成绩的管理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不同级别的教学班级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教材,并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计划.当然,大一新生在公共英语教学活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水平能力,申请转换英语授课班级的级别,只要得到现班级任课教师的许可,以及学院方面的同意即可.实行分级教学,使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A级班的学生基础较好,任课教师可以加大英语输出运用方面的练习,如:口语、翻译、作文等.而针对B级和C级班的同学,则需要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巩固.为了强化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和课外训练,我校开设了英语语言学习中心.不同级别的任课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水平能力,布置相应的网络学习任务,并不定期进行检查,并入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中.不同级别的学生在期末考试时,采用不同难度试卷.在分级教学的管理模式下,学生的期末成绩认定不再是单纯看学生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而是包含若干个部分:平时成绩、自主学习成绩、口语测试成绩、期中考试成绩以及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不同级别的学生这几个部分所占的比列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以2012级学生为例,大学英语总评成绩的计算公式为:平时成绩×10%+期中考试成绩×10%+口语测试成绩×10%+自主学习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60%=总评成绩.

2.3 分级教学管理的成效

我校的学生来着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水平能力参差不齐.事实证明,这样的分级教学管理模式是符合这一特殊群体.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一方面,他们找到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差距,找到了自身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在相应级别的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分级教学全面推广后,我校的公共英语教学进步很快,成绩显著.据本学期的新统计,2011级我校的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班级中,全国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最高的A级班达到了96.61%,最高的B级班则达到了57%.另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各类演讲、辩论比赛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 英语分级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分级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虽然目前分级教学管理模式正在有序实施,但在管理的过程中也暴露中许多的问题.

其一,分级的过程和手段比较单一.单凭一次分英语入学分级考试的成绩来进行英语班级的划分是不够全面的.“本来在高中英语成绩还不错的学生,高考完经过长达三个月暑假的放松,在分级考试中的成绩往往不够理想.”[4]在分级考试中的确有部分学生是因为没有认真对待考试或因发挥失常而被分配到了C班,觉得C班的教学进度过慢而要求转到A级或B级班;也有部分学生是考试时随意填涂答题卡反而获得较高成绩被分到A级班,但上课后发现自己跟不上学习进度,而要求降到B班或C班;更有部分学生没有按要求填涂答题卡或是因故未能参加分级考试而导致无成绩,未分配到相应教学班级.

其二,学生没有自主选课权力,选课管理混乱.为了防止学生降低对自己的要求,随意从高级别班级转到低级别班级,也为了防止因学生自主选课而导致课堂容量的过大变化,学生在教务系统中并没有自主选择大学英语课程的权限,所有的关于学生英语课程的异动均需要通过系统管理员来操作.另外,我校对每届新生都有通过统一考试而申请转入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的机会.转专业成功后,系统中学生的学籍由一个专业转变成了另一个专业,但是英语课的班级却没有随之变更,因此英语课的上课时间很可能和新专业的上课时间冲突,学生没有自主选课的权力,也只能通过系统管理员将英语课转到相应的学院和相应级别的班级.这个环节需要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课表,主动来教务部门申请英语转班,转班当然也要根据学生原有的英语班的级别来进行转换,如果学生未能及时去教务部门转班,这些问题还将遗留到下学期,给公共英语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此外,还有学生因短期出国交换学习,需要退选公共英语课程等.上述工作数量较大、手续繁杂,很容易出现疏漏,降低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

其三,学生失去学习动力,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在分级教学管理的模式下,各级别一般采取不同难度的试卷,这就有可能造成在同一行政班中,身在A级班的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反而不及在B级班中的同学期末分数高,而评定奖学金又是以各科成绩为依据的.[5]因此有些英语成绩好的同学听信了学长的经验,宁愿在分级考试中“保留实力”而被分到B级班中,从而获得较高的期末考试成绩.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优化教务系统.精良的管理设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做好分级教学管理的坚实基础.[6]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置,固定学生的分班级别和上课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自主选课,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也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养成在网络平台上关注自己课程、成绩、学分等信息的习惯.其次,采用成绩的加权算法.在分级教学的成绩考核中,可以增加平时表现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同时也要加强试卷命题的科学性,在最终确定成绩的时候,可以引入加权的算法,设定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系数,以调整A级班和B级班的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可以优化分级制度,实行级别间的滚动.在分级教学的管理模式中,级别不能固定不变,而应该根据各学期的期末总评成绩,设定一定的比列,让A班学生降到B级班,B级班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升到A级班,这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紧迫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总之,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管理模式在实践中显示出了很大的优越性,但在其深入推广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以及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经验,不断发现问题并提出优化的途径,使之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1〕朱绍侯,齐 涛,王育济.中 国古代 史(上册)[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储春艳,左颖.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考试周刊,2009(10).

〔3〕闫红艳.民族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7(31).

〔4〕曾丽.对加强高校教学分级管理的几点看法[J].辽宁教育研究,2005(10).

〔5〕李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管理模式的优化[J].陕西教育·高教,2011(6).

H319

A

1673-260X(2014)06-0216-03

猜你喜欢

级别英语课程教学管理
痘痘分级别,轻重不一样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迈向UHD HDR的“水晶” 十万元级别的SIM2 CRYSTAL4 UHD
新年导购手册之两万元以下级别好物推荐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你是什么级别的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