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民运会表演项目特征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2014-07-21王兆谦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代表队体育运动少数民族

王兆谦

(贵州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贵州 贵阳550001)

基于民运会表演项目特征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王兆谦

(贵州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贵州 贵阳550001)

第八、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分别在广州和贵阳圆满落幕,55个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体育项目,精彩绝伦的歌舞表演,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基于第八届和第九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数据,分析了两届民运会表演项目所呈现的特征,阐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性,以期能够促进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现代化发展,进而将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推向世界.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现代性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这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并适应了各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不仅丰富了各少数民族的精神生活,而且逐渐受到关注,成为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体育盛宴.为了展示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水平和精神风貌,本着发展民族体育、促进民族和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精神,国家每4年举行一次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从运动会的发展概况看,在每一次运功会上,表演项目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美不胜收的表演,在一直以来都是民运会比赛的重头戏.基于第八届和第九届年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数据,分析两届民运会表演项目呈现的特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正在逐渐适应于现代人的生活,研究其特征,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表1 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1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分析

1.1 民运会表演项目数量分析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参加第八届民运会表演项目的代表团共33个,其中参演项目数量最多的地区是东道主广东省以及云南省,数量分别为15个,其次是贵州省,数量为12个.参加表演项目比赛数量最少的地区是安徽省,江西省和解放军代表团,数量分别为1个.

表2 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参加第九届民运会表演项目的代表团共33个,其中参演项目数量最多的是东道主贵州省,数量为39个,远远多于其他省份的参赛数量.数量最少的地区是解放军代表团和山西省,分别只参加1个表演项目的比赛.

从数量上来看,作为东道主的广东省和贵州省对于参与民运会表演项目比赛最为积极.

1.2 民运会表演项目地区分析

从表1和表2我们可以看到,在第八届民运会中贵州省和云南省的表演项目参赛数量占到总量的17%.在第九届民运会贵州省和云南省的表演项目参赛数量占到总量的30%.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如广东省、辽宁省、福建省,都积极参与民运会表演项目的比赛.有的省份虽然参与的竞赛项目不多,但是仍然积极参与表演项目的比赛,如在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台湾代表队参加表演项目比赛的数量占到了其参赛总数的86%.西藏和甘肃代表队参加表演项目的数量也都超过其参赛总数的50%.

2 民运会表演项目的特点

2.1 表演项目地区分布差异明显

据统计,在贵州的少数民族人口约1333.6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7.8%.其少数民族人口中,又以苗族、布依族、侗族居多.而云南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其中有15个民族为云南省所特有.云贵两省地处西南,山多路少,自然环境恶劣,但是这样的自然环境正适宜于少数民族族群聚居的生活方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不仅保留了其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同时还创造了多元化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节目.两届民运会上,贵州、云南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向人们展现了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如贵州代表队苗族青年表演的《苗族芦笙技巧》、云南代表队的《抢绣球》、《跳箩筐》和《滚草墩》等.在第八届和第九届民运会上,沿海地区代表队的参赛总数和表演项目在数量上丝毫不逊色于云贵地区.如地处沿海地区的广东省,经济繁荣促使少数民族在这一地区聚集.相比内地省份,广东省的少数民族不仅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了保障,同时在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少数民族在闲暇之余,有足够的时间开展属于自己的民族活动,同时也有足够的金钱来支持和丰富其民族文化传统.因而在两届民运会上,沿海地区所呈现的表演项目,不仅使人们欣赏到少数民族精彩的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了少数民族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和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1]

2.2 表演项目数量多

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形式,最初并非属于体育项目,而是在不断的演变发展中,通过少数民族自身的创造,渐渐的形成了属于本民族体育文化的特色部分.在各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文化,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表演活动.如:苗族的芦笙舞、蒙古族的筷子舞、藏族的弦子舞、维吾尔族的手鼓舞等.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到,两届的民运会上表演项目不仅是各代表队的主推内容,同时在总的节目数量中,表演项目也远远多于竞赛项目.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俗礼仪和文化特色,其均被纳入了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之中,极大的丰富了项目的多样性.

2.3 极具观赏性的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同一般的运动会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它是以发掘整理各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促进各民族团结等为目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来源于少数民族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民族性和传统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同时作为表演,观赏性也是其最重要的特性.

在这两次民运会上,各少数民族代表队的节目,将体育的运动性与其自身民族特色相结合,使这些歌舞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他们尽情的在舞台上唱着、跳着,他们的舞姿动作优美,队形变化多样,每一个动作加上对应的音乐和器材,将舞蹈和音乐融为一体,让人们享受了一场又一场民族的盛宴.如云南代表队佤族姑娘们表演的《舂新米》、贵州代表队苗族小伙子们表演的《苗族芦笙技巧》,这些精彩的表演不仅赋予了这次民运会极大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也体现了这是一场民族特色文化的较量.[2]

各少数民族尽其所能,发挥本民族的聪明才智,将本民族特殊的文化传统通过体育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使人们领略到各少数民族别具一格的文化以及生生不息的精神传统.

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性

3.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商业化趋势增强

在当今社会,各方面都离不开物质的支持和保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不例外,作为大型体育比赛的一部分,不仅需要人力的投入,更需要金钱的投资.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其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滞后的,在民运会的初期,少数民族代表队表演节目所需要的道具、灯光、服装等,大多是由政府或者队员自己解决,往往导致节目单一且设备简陋.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从第八届民运会起,参赛代表队在表演项目比赛中,有着明显的商业化特征,一些少数民族队伍就得到了商家的赞助,道具更加的完备,服装也更加华美.

竞赛商业化,给少数民族表演项目以资金保障,不但提高了少数民族参与的积极性,丰富了表演项目内容,也给观众带来了震撼和喜悦.同时很多优秀的表演项目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如民运会上许许多多新的特色节目也被搬上了舞台,在给商家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使更多人了解了少数民族热情多姿的生活以及独具特色的文化.

3.2 现代体育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会以“更高、更快、更强”为口号,在一百多年里迅速的发展成为全世界人民积极参与、关注的国际性赛事,更是每一个运动员渴望参与角逐的大舞台.经过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表决,恢复了中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地位,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得到了蓬勃发展.

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和世界接轨,走向世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生活和历史的见证,但是过于原始的体育方式使得这些体育表演项目在存在着许多缺点,诸如舞蹈动作单一,动作不规范,体育特征不明显等.[3]

现代社会中,科技不断创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现代体育精神不仅给体育爱好者以动力,更是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性的增强,不仅体现了体育运动会的宗旨,也突出了现代体育的精神,打破了固有的表演模式,追求更好、更美、更强是每个代表队参赛的最终目的.

3.3 现代化的体育制度

一届成功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除了优秀的节目和表演外,大会总体的设计和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论是体育运动会,还是日常生活,都需要标准和规则的制约;无组织、无纪律,是所有社会活动的大忌,更是团体性运动的大敌.前七届民运会,由于社会经济条件所限,在组织方法和规则制定上存在着许多差强人意的地方.诸如赛前未能把有效的信息传达给各参赛代表队,比赛中各个系统没能有效的运作,赛后的总结安排不合理等.

而这两次民运会都采用现代化的体育管理形式和比赛形式,严格遵循现代体育的竞赛规则,使民运会更加规范化和合理化,使其成为真正的少数民族运动会.

3.4 坚持民传体育与其他文化活动的共生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为了追求一种生命的热情,为了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和谐,追求个人价值在集体中的实现.体育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人在集体中才有了价值和意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若仅仅依靠自身是无法在社会中立足的.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体育文化传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并不纯粹是体育活动,而是一些节日庆典、宗教崇拜、婚嫁丧娶等活动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体育性质的活动.人类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理论知识不断涌现,少数民族若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其传统体育也必然与社会发展脱节,不能与时俱进,最终很有可能通出历史的舞台.[4]

4 结语

人是社会的细胞,人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民族传统体育也不例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是必然的趋势,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完全的脱离其他民族而独立存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只有同其他社会文化活动和谐共生、共同发展,才能实现现代体育的团结合作,体现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1〕冯胜刚.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方法[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4):15-56.

〔2〕周小燕,邢金贵.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创作的发展走向与文化传承——简论 ‘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之内室表演项目[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239.

〔3〕曹芳.论现代体育精神对人文精神的提升[J].科教文汇,2007(4):198-199.

〔4〕冯胜刚.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存在方式和存在基础的特征调查与近30年内逐步现代化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1):42-43.

G852.9

A

1673-260X(2014)06-0143-03

猜你喜欢

代表队体育运动少数民族
2021中国香港代表队选拔考试
2020中国香港代表队选拔考试
2018中国香港代表队选拔考试
体育运动
2017中国香港代表队选拔考试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