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职英语文本的多元化解读

2014-07-21曾日红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多元化文本阅读教学

◆曾日红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一、前言

文本text一词在《柯林斯高阶英语学习词典》上的定义为:A text is a book or other piece of writing,especially one connected with science or learning.因此,我们所说的文本,就是用来进行英语教学的文章或段落。解读在词典中的解释为:通过分析来理解。因此,文本解读可以理解为教师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进而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一个过程。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该实现多元化目标:提高学生适应各种文体语言、文体的阅读能力;发展阅读过程中的信息提取、思维加工和问题求解能力;培养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科学与人文素养。由此可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完成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用能力的任务,还要力图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已有经验,扩大学生的认知图式(何微微,2009),促进学生全能发展。因此,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不应该只停留在文本的语言知识点的处理上,还应从文本的题材和文体特点,多渠道地拓展教学资源(朱文英,2008),设计相应的阅读活动,引导、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如情感意识、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

文本解读在英语阅读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元化解读文本,能帮助学生掌握文本的语言知识点、理解文本的文化意识和背景知识和实现情感教育等,从而实现有效的英语阅读。

二、多元化解读文本的案例分析

多元化解读文本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自身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文本中的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内容,从而深入浅出,引领学生进行更有效的阅读。

以下是笔者结合近年来自己上课和听课的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上实现文本的多元化解读,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培养学生阅读策略和技巧为重点的文本解读

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普遍较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速度很慢、生词较多、不能把握文章主旨等。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平常掌握的词汇较少,并且缺少有效的阅读技能,没有利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去应对阅读过程所遇的困难。因此在英语阅读课时,教师要重视以培养学生阅读策略与技巧的文本解读,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略读技巧。略读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文章的主要意思。因此略读技巧在英语阅读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略读能力:如阅读文章的开始段落和结束段落,找关键词和主题句等。

其次,在略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细读与精读。让学生在对文章大意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精读,重点了解文章中重要的句子结构、语法、以及段落大意等。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难度梯度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细读与精读,教师在这一环节可以呈现以 who,what,when,where,why开头的问句,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的深层内涵,理解作者从字里行间传达出的思想,培养学生对英语文本的鉴赏能力。

再次,要培养学生的猜词技巧,让学生能通过上下文或整句话的意思并结合构词法的知识和语法知识来理解生词的含义。

如在上Book2 Unit 4 Section C Sports in Different Countries这课时,在让学生阅读前,我把学生分为基础较好的和基础相对薄弱的两组,让基础较好的一组通过快速阅读找出每段的关键词,而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一组则是通过老师提供的关键词来进行匹配,难度相对较低,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阅读中来。

Part 1(Para 1)a.popular sport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Part 2(Para 2 -4)b.different countries,different favor

Part 3(Para 5)c.enjoy sports

Part 4(Para 6)d.reasons

在学生进行了快速阅读并找到关键词后,我把重点放在了文本细节的阅读上,通过呈现以下表格,让学生进行精读:

通过以上问题的设计,我把本课的文本解读重点放在了阅读技巧的培养上,并通过实践加以练习,对于在阅读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我会通过前后文提示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会猜词技巧。如在本课出现的soccer一词,我通过呈现家喻户晓的英国球星David Robert Joseph Beckham的照片和简历,学生已经对soccer这个单词非常熟悉了。此外,通过给学生补充介绍team sports这个词汇,让学生明白了团队体育运动的精神,从而又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以语言知识点为重点的文本解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明确指出:“课改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自主体验、实践的习得过程,而语法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因此,在以语言知识点为重点的英语阅读课堂,必须要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体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在上Book2 Unit 1 Section B How to make friends这课时,我把文本解读的重点放在了语法知识点上,因为这篇课文的结构为总分总,并且课文中出现大量的谚语和固定词组,通过重点分析语法知识,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课文中出现常用表达方式的用法。因此,学生在Lead-in这一环节,我呈现了许多关于朋友的谚语:

True friendship lasts forever.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Friendship is like money,easier made than kept. Everything is good when new,but friend when old.

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a life without the sun.

学生掌握了这些谚语表达方式,将有助于他们对课文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在Pre-reading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小组讨论How can we make friends?这一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以下的一些词组就很自然地呈现在黑板上:be friendly to,smile at,respect sb.,in trouble,believe in,as long as…在接下来的Reading这一环节中,我把重点放在了文章结构的解读上,让学生了解总分总式的课文结构,为他们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在Discussion环节中,我通过呈现What will you do if your friends are in trouble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自如地运用今天所学的词组和句型,从而巩固了所学的内容。在讨论结束时,我把学生的回答做了点评,肯定了大部分学生的回答,并教育他们在朋友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帮助,从而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三)以情感教育为重点的文本解读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说:“在所有的东西中,人最需要的东西是人。”人与人之间需要关怀,需要爱,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经常进行情感教育,则更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深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曾听到这样一位老师的公开课:她在这堂课上通过设置一个个的问题,带领学生一步步地走进作者,走进文本,让学生明白作者的父亲对工作的热爱,并且深深体会作者父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敬,使得貌似枯燥的文本变得鲜活。学生的体会也比较深刻,达到了很好的情感教育的目的。因此,这位老师把本课的文本解读的重点放在了情感教育上,并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此外,该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情感教育的同时,还进行了文本体裁的分析,并呈现了以下的问题,实现了文本解读的多元化。

What is the character of the story?(character)

What does the writer’s father do?(setting)

How does the writer develop Para3?(plot details)

What’s the story the writer never knew?(climax)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置,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几个要素,对文章的构成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重视文本文化背景知识的解读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宋飞,1998)”。“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语言受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反映了某种文化的独特之处”(杨平,1994)。由此可见,了解文化知识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文本解读时,不能忽视文本文化背景知识的解读。

笔者记得第一次对的学生说:“You are a lucky dog.”这位学生听后的第一反应是很不开心,他觉得我是在骂他,经过我的一番解释才将误会消除。经过此事,我更深刻地意识到,文化背景对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性,因此每次在拿到新的文本时,我总会有意识地把文本背后的文化知识加以解读,并通过上课渗透给学生。

记得一位老师在上2012年浙江高考卷D篇的阅读理解时,她不仅仅停留在现有的文本解读,还挖掘出文本的出处。通过查找资料,她告诉学生这篇文章来至《父亲的智慧》这一本书,故事发生在美国。如果我们上课也能这样给学生补充背景故事,丰富文本内容,将更有益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此外,我们也应该多提供一些原汁原味的文章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英语的魅力。

三、结束语

“精彩的课堂主要决定于精彩的教学内容,精彩的教学内容又主要来源于精彩的文本。”因此,教师只有多元化解读文本,才能在课堂上让文本直接和学生对话,让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从而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汤如琴.高中英语文本解读策略初探.2011.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赖朝晖.例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2011.

[4]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5]柯林斯高阶英语学习词典.

猜你喜欢

多元化文本阅读教学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