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趋向与训练策略

2014-07-17常军

中学生英语·中考指导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语篇命题中考

常军

全国各地的中考英语试题都是自主命题,除了省(直辖市)级统一命题外,很多地方都已经把命题权下放到了地级市。然而,这些试题在命制时都必须遵循一个基本标准,那就是教育部颁布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以及据此制定的符合当地特点的中考英语考试说明。

从2011年各地中考英语试题中的阅读分量来看,每份试题中阅读理解都有3~5篇,分值在30~40分,这还不包括与阅读能力紧密相关的完形填空题。总的来说北京中考英语命题还是比较稳定的,2014年的阅读理解的易中难比例仍会保持在6:2:2,试题难度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能否在阅读理解上取得高分直接关系着中考英语的成败。

那么,如何积极备战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呢?

一、要尽早熟悉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趋向

未雨绸缪,尽早熟悉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趋向,无疑是广大初中生尤其是初三学生备战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起点。 这里我们重点讲一下阅读的命题趋势。阅读理解的内容:科普类文章增多,略少于故事类文章;关注时事热点的新闻类文章增多;阅读材料的篇幅加长;阅读体裁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常有一篇图表类文章。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语言技能,话题覆盖面广

阅读试题题材面广、信息量大、可读性强。语言材料知识性强,生动幽默,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人文趣事、学校生活、娱乐运动、日常生活、疾病健康、创业励志、交通运输等。试卷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能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情,发挥正常水平,体现语言的文化性和语言学习与时俱进的特色。

例如:

【2013年温州市中考英语】阅读A篇介绍了英国的海德公园、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加拿大的班夫公园和英国的伦敦国家大剧院。阅读B篇讲述的是发明橡胶雨衣的故事,告诉学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阅读D是一篇小科普文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光伏发电,列举了其好处以及有待克服的困难。

2. 语言地道,接轨育人

试卷的语言地道新颖。试题设计均从学生理解的角度出发,逻辑性强。语言材料知识性强,生动幽默,又不乏教育意义,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试卷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体现语言的文化性和语言学习与时俱进的特色。

例如:

【2013年宁波市中考英语】阅读视野无极限,试卷选材注重价值引导,兄弟情谊、对往事的回顾、智慧的真谛、励志语录等主题都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如阅读A篇未选用常见的信息搜索类应用文,而选用了一首主题为“祖母讲述老照片的故事”的儿童叙事诗,为阅读板块增添了强烈的文学气息;B篇中的智慧故事发人深省;C篇的环保话题借作者的个人视角,通过火烈鸟的迁徙托物言志。

3. 原汁原味,考点科学

例如:

【2013年上海市中考英语】阅读语篇均选自英语原版材料,语言自然,题材丰富,题裁多样。有交流学生的海外经历,有关于梦想的励志故事,有介绍与室友的相处之道,有对摆脱网瘾的建议。既注重对语段与语篇整体理解的考核,也注重考核学生对信息进行归纳、提炼并表达观点的能力。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基于对文本的理解自拟标题,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多元表达。“词汇选择”以讲述英国学生假期活动的语篇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在语篇中理解和应用词汇的能力,体现了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渗透。

二、要在训练中及时总结并灵活运用阅读理解的答题策略

在全面了解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趋向后,考生要有的放矢,在平时的阅读理解训练中及时总结并灵活运用阅读理解的答题策略。下面简单的说一下常用的有效的答题策略。

1. 心理战术

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阅读时要摒除杂念,心绪要安定,精神要专一,要形成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切不可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失去自控能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恐慌或过分紧张的情绪都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功能。因此,遇到困难一定要从容不迫,心无旁骛。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

2. 阅读速度

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标志是阅读速度和理解力的正确率。因此,阅读理解的功夫应下在平时。多分析题型,多了解考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命中率。

要提高视读的速度,考阅读理解,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考的是考试速度。因此做阅读理解时,要注意培养自己快速阅读的习惯。切不可在个别难懂的词句上磨蹭,只要全篇理解了,个别难懂的词句可以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去猜测,去推断。对文章的评价分析,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理解文章作者的原意,而不能按你自己的意愿去想当然。切记:一想当然,就会出错。

3. 避难就易

要注意试题难易,应暂时绕开那些少数较难的题目,先做最有把握、最熟悉的题目,也就是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文章中找到答案的题目。而对于那些要通过对文章归纳判断、逻辑推理的题目,需要再对全文快速阅读,仔细分析思考,反复比较、推敲选出正确答案。若文章短可先读短文,后看文后题目;如果文章太长,你可以先把文章后面的问题看一遍,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样可以帮助你摒除杂念,提高阅读速度和解题的正确性。要善于找关键句,特别要注意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头一句话,这些往往就是关键句,可以帮助你掌握文章的全貌,理解文章的主题。此外,还应该细读文章,因为有的试题是考细节。可以边读边用铅笔做标记,把有关的地方画出来。凡逢人物就圈起来,看完一数,有几个圈就是几个人,一目了然。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主要采取大量阅读和限时阅读的方法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每天读四篇题材各样的小短文。最好是限时阅读,在阅读中,要注意抓住中心思想(main idea),以及文中出现的who、where、when、what及why等关键词。

语言技能是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对阅读理解,看似抽象的考察,需要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多听,多读,多写。听和阅读理解中的阅读是输入的过程,阅读理解中的理解和写作表达是输出的过程,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需要全面把握。阅读理解的功夫应下在平时。多分析题型,多了解考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命中率。

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篇命题中考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