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梳棉/粘胶/毛三组分MVS涡流纱的性能研究

2014-07-17孙景励

山东纺织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环锭成纱毛羽

郝 波,孙景励

(1.淄博市纤维纺织产品监督检验所,山东 淄博255000;2.山东省纤维检验局,山东 济南250000)

喷气涡流纺是利用高速旋转的气流对纤维须条进行加捻的纺纱方法,其特点是纤维须条在加捻的过程中形成自由端,最终真捻成纱。由于其纺纱速度快,毛羽少,可纺中特数纯棉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对精梳棉/粘胶/毛三组分MVS涡流纱的产品性能进行研究。

1 三组分MVS纱与其他纱线的比较

不同的纺纱原料,不同的纺纱工艺技术对纱线物理性能和外观的影响有所不同,甚至影响到最终产品的特性也不相同。不同的纺纱原料决定了纱线最终的性能,各种组分之间充分利用各种纤维的优点,弥补其各自性能上的缺陷。不同的纺纱方法所纺出的纱线结构不同,首先是纱的外部及内部的纤维排列不同,外部结构包括纱的外观及表面结构。如:纤维在纱表面的排列;纱的毛羽;纱的摩擦系数;纱的特性;纱的耐磨及表面其他特性。纱线内部结构主要是纤维在纱体的整个横截面及纱的纵向排列,纤维定向性,伸率,位移及捻度。包括:纱的强度;纤维混合度;抗弯曲强度;可压缩性;回弹性(有扭结倾向)等。下面我们就从毛羽、耐磨性、抗起球性和强力等方面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

1.1 成纱强力

为了了解MVS涡流纺棉纱的力学性能,我们对29.5tex的JC/R/W进行了力学性质的测试。我们所选用的测试仪器是YG061/PC纱线拉伸强力测试仪,采取GB/T 3916—1997的国家标准,试验长度250mm,拉伸速度是250mm/min,试验次数20次。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拉伸实验结果

从图1强力特征曲线图可以看出,随着拉伸强力的增大,纱线伸长增加,当达到纱线的断裂强力时,纱线断裂。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MVS纱线的强力和同品质的环锭纱相比略有降低,在包缠成纱的过程中,自由端长度不一致,导致纱线结构缺陷,导致纱线强力降低。纱线的断裂伸长率较环锭纱有所下降,一方面存在纱芯结构,纱线断裂时纱芯长度不变,致使断裂伸长降低。还有一个原因是包缠在纱芯上的一部分纤维在断裂时没有退捻。

图1 强力特征曲线

不同纺纱工艺所纺纱线因为其结构不同,从而导致了其成纱强力也不相同,不同纱线的强力对比见图2。

图2 不同纱线强力对比图

由图2可以看出,在几种形式的纺纱系统中,以紧密环锭纺所纺纱线强力最大,其次环锭纺、转杯纺和涡流纺,喷气纺的最差。涡流纱的强力虽不高,但也已远远大于喷气纱的强力,并且也达到了环锭纺的80%以上,它的其他方面的优越性也远远可以抵消因强力低而产生的不足。

以上可以看出,MVS纺制的纱线由于其特有的纺纱原理,纱线结构与环锭纱相似,中心部分为纱芯,纤维比较平直,有少量的捻度,而外层是包缠纤维,其他是近似圆锥形和圆柱形螺旋线纤维,毛羽少,纱体光洁,比较蓬松。由于其真捻的纤维多,增加了轴向凝聚力,提高了纱线强力,解决了由于棉纤维短而加捻少的问题。由于喷气涡流纺纱速度高,纺纱强力高,提高了纺纱效率和纺纱质量,所以涡流纺必定会有广阔的前景。

1.2 毛羽

纺纱的飞花及毛羽是十分麻烦的问题,毛羽在下游工序加工时会产生许多副作用,最终将影响产品的性质。纺织产品的手感和特性主要是由毛羽多少决定。长度小于2mm的毛羽对生产过程和织物的外观质量影响不大,相反会使织物具有一种天然的柔软手感。但是,长度超过3mm以上的毛羽却是影响纱线质量的潜在因素。相对于传统环锭纱,气流纱、涡流纱、紧密纱的1~2mm的毛羽均有降低,而喷气纱由于缠绕纤维数量低,无捻纱芯覆盖少,因而有较多的短毛羽,当然,具体在纺纱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来控制毛羽数量。为了能定性的对其毛羽进行表述,我们用YG171L型毛羽测试仪测试了精梳棉/粘胶/毛MVS纱的毛羽情况。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毛羽实验结果

实验条件如下:

纱线品种:JC/R/W 60/30/10

实验次数:10

片断长度:5m

测试速度:30m/min

卷纱形式:筒纱

环境温度:20℃

相对湿度:60%

与传统环锭纱相比,非传统纺纱的有害毛羽数(>3mm)明显降低,其中紧密纱约减少80%,喷气纱约减少85%,涡流纺纱则减少达90%以上,大于3mm以上的毛羽几乎没有,因而涡流纱具有很好的后加工性能。这是由于MVS纱不存在三角区问题,产生自由端后头端纤维被气流控制围绕纱线中心旋转,并且后面的纤维有一部分包裹在前部纤维上,这样的纱线结构导致其毛羽数大大减少。

由表3的数据可知涡流纱线结构使表面更加稳定,后加工的毛羽增加量显著低于传统纱线。特别是作为经纱在浆纱时可节约浆料约50%,大大提高织机效率,降低织造成本。纱线结构是纱线重要特性之一,纱线外观与纱线性质相关,纱线内部纤维排列对纱线性质影响很大,尤其对纱线进一步加工及最终产品性质的影响更为显著。较差纱线结构对后工序加工很有影响,应用好的纱线结构具有特别好的功能,用途也很好,在适应性上涡流纺纱线的纺织品,外观结构比环锭纺要好得多。

表3 成纱纤维状态分析

1.3 耐磨性

纱线的耐磨性与纱线的结构密切相关。传统环锭纱由于纤维大多数成螺旋形态,当反复摩擦时,螺旋线纤维逐步变成轴向纤维,纱线易失捻解体而很快磨断,因而耐磨性较差。非传统纺纱在耐磨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转杯纱、喷气纱和涡流纱均由芯纱和外包纤维两部分组成,纱线表面包有不规则的缠绕纤维,纱线不易解体,同时纱线表面摩擦系数大,在织物中纱与纱之间的抱合良好,不易产生相对滑移,故耐磨性高。

我们对JC65/ECO35、ECO85/JC15、JC60/R30/W10 29.5tex、莫代尔/涤纶/亚麻60/20/20进行了耐磨对比实验。

本次实验所用的是LCK—23A纱线耐磨仪。实验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耐磨实验结果

1.4 抗起球性

涡流纱针织物耐磨性好,抗起球等级高。这是因为涡流纱中间为平直芯纱,外层包覆缠绕纤维,纤维定向明显,纱摩擦系数大,织物内纱与纱之间摩擦性好,不易产生相对滑移,耐磨性提高,此外,起球还与成纱毛羽情况关系密切。因涡流纱毛羽较少,因此抗起球等级也较高。

2 MVS涡流纱与环锭纱的质量对比

MVS涡流纱的强力虽仅仅达到环锭纱的80%左右,但在其他方面MVS涡流纺纱系统却明显优于环锭纺。质量对比如表5所示。

表5 日本村田MVS纱与环锭纱的质量对比

MVS纱与环锭纱的主要区别有:

(1)外形结构:MVS纱外部形态具有环锭纱的结构,因纤维的包缠结构,纤维再经过高速回转气流喷嘴,使纱线产生螺旋式加捻,而有着中间纤维平行排列结构的效果。

(2)强力方面:全棉纱线强力在环锭纺及气流纺之间,低特纱线与环锭纺相仿。如以环锭纱强力为1,那么其它种类纱线的强力为:转杯纱0.8~0.9,喷气纱0.6~0.7,涡流纱0.8,紧密纺纱强力最高为1.15。图3直观地反映了不同纱线的强力对比情况。

图3 不同纱线的成纱强力对比

(3)条干方面:纱线的条干均匀度主要取决于原料的混合程度,纤维混合越均匀,成纱的条干也就越好。从表6 19.4tex纯棉精梳MVS纱条干均匀度的数据可以看出,喷气涡流纺纱的条干优于一般的环锭纺纱,能够达到乌斯特公报2001中5%的标准。

表6 MVS纱条干均匀度

(4)毛羽方面:由图4可以看出,MVS纱线表面比环锭纺毛羽少得多,织物表面光洁。对于长度为3mm的纱线毛羽数MVS纱中比环锭纺要少的多。原因就在于它的薄层外包纤维,正是这种纤维阻止纤维从纱线主体中伸出,并且防止纤维沿纱线轴向成圈。

图4 不同纺纱方法的成纱毛羽数对比

(5)耐磨性能:由表7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MVS纱比环锭纱的耐磨性能要好。传统环锭纱由于纤维大多呈螺旋线形态,当用LCK-23A纱线耐磨仪反复摩擦时,螺旋线纤维逐步变成轴向纤维,纱线易失捻解体而很快磨断,因而耐磨性较差。MVS纱由纱芯和外包纤维两部分组成,纱线表面包有不规则的缠绕纤维,纱线不易解体,同时纱线表面摩擦系数大,在织物中纱与纱之间的抱合良好,不易产生相对滑移,故耐磨性提高,织物外观牢固、耐磨性能比环锭纺好。

表7 MVS纱线的耐磨性能(磨断次数)

(6)产量方面:传统环锭纺纱速度为20 m/min,MVS涡流 纺 纱 速 度 可达 400m/min,MVS861的纺纱速度现在已经能达到450m/min。

(7)吸湿性能:因纱线的特殊结构,其织物的吸湿性能及速干性能均优于其它纱线织物。

(8)手感方面:纱线及织物手感较硬,而环锭纺则手感柔软。

3 结论

本文主要对三组分涡流纱纱线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条干不匀、毛羽、耐磨等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与其他纱线特别是与环锭纱性能的对比分析,得出了涡流纱强力稍低于环锭纺,而其它性能皆优于环锭纱的结论,较少的毛羽、很好的耐磨性、迄今最快的纺纱速度以及特有的吸湿快干的特性,必将会有一个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江蕙.ITMA展览会的亮点—Vortex新型喷气涡流纺纱[J].国际纺织导报,2004,(1):30—31.

[2]Murata.新型 MVS喷气涡流纺纱机[J].现代纺织技术,2004,12(5):40—40.

[3]陈忠,郭建红,詹玉文.不同纺纱方法的成纱结构和特性[J].纺织报,2003,(6):95—99.

[4]杨磊,刑明杰.喷气纺纱的发展[J].中国纤检,2005,(2):51—52.

[5]于修业.喷气纺纱与涡流纺纱的成纱机理及产品开发[J].纺织导报,2004(3):52—56.

[6]田俊莹.多种纤维混纺织物的研究方向[J].针织工业,2000,(3):60.

[7]邢明杰.自由端喷气纺纱技术的进展[J].纺织导报,2005,(3):29—30.

[8]唐佃花,邢明杰,李广伟.提高喷气纺成纱强力的探讨[J].山东纺织科技,2003,44(3):6—8.

猜你喜欢

环锭成纱毛羽
纱线毛羽路径匹配追踪检测
影响纱线毛羽试验结果主要因素探讨
新型器材专件提高成纱质量的应用体会
原液着色涡流纱与不同捻系数环锭纱的颜色匹配
基于机器视觉的玻璃纤维管纱毛羽检测
棉卷性能与成纱质量关系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长绒棉纤维性能与成纱质量关系的研究∗
基于成纱条干的粗纱工艺优化
施耐德电气电子凸轮(CAM)在环锭细纱机卷绕成形上的应用
智能环锭细纱机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