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耗散结构理论对经管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启示

2014-07-16宋晓琳

文教资料 2014年11期
关键词:经管类体系结构

宋晓琳 陶 艳

(大连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起步比较晚,加上经济、观念等因素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简单薄弱等问题。

一、耗散结构理论简介

诺贝尔奖得主比利时物理学家普里戈金(L.Prigogine)通过二十余年对于“非平衡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理论”的研究,于1969提出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状态下的开放系统才是具有活力的,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当外界输入的能量流、质量流和信息流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进行自发组织,使系统熵值不断减少,经过适当时间后,系统从无序状态转化为有序状态[1]。耗散结构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的四个条件必不可少: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存在涨落。本文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剖析经管类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据此优化经管类实践教学体系。

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实践教学,以实践操作为核心,主要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2]。将实践教学视作一个体系,其发展和演变符合耗散结构的特点,总结出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封闭性

一个系统要保持活力发展下去必须是开放的,需要从外界不断地引入物质、能量和信息,即获得负熵流,以抵消正熵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毁灭性。由此看来,目前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自我封闭。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两种开放性不足:(1)对外开放性不足,表现在与其他高校、办学机构或学术界缺乏开展合作科研、联合办学、学术交流等积极活动;(2)对内开放性不足,学校内部各院系之间缺乏分享和沟通交流,各相关专业、学科之间缺乏相互协作[3]。

2.平衡性

按照普里戈金的观点,在平衡区或近平衡区不可能从无序走向有序,也不能从有序走向另一种更为高级的有序。因此,只有远离平衡态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培养的学生甚至任教的老师才能在非平衡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产生这种静态平衡的原因主要是:内部缺乏竞争机制的激励。另外,教学评价体系缺乏力度、效度和信度也是导致经管类专业处于平衡态的原因。

3.单向线性

依据耗散结构理论的观点,系统中各要素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要素彼此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教学模式单一,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传统的单向注入式,这种线性教学体系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教师匮乏且结构单一,经管类专业队教师品德素养和知识素养要求较高,然而很多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的师资队伍却无法达到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要求。

4.非涨落性

经管类专业的教学体系存在自我封闭、静态平衡和单向线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局部的变化无法被重视,从而扩散开影响全局。因此,经管类实践教学体系无法通过内部或外部的某个因素的变化实现整个系统的改善。

三、构建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优化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考虑以人为本、全程性、系统性和目标性等原则。视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一个系统,要以整体优化的思想构建该体系,在耗散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1.教学基础

经管类专业强调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保证教学体系运行发展下去,这样就需要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充足的资本,为后续的发展积淀资源。在政府财政性投入的基础上,政府扶持高校,引领社会各界支持实践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由过去单纯依靠国家拨款转变为国家主导,联合企业、社会机构、学校和个人等多方资金投入,为实践教学质量提供资金保障。计算机技术自诞生以来,就逐渐融入教学工作,并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近年来,普通高校经管类专业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引进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中。高校实验设备主要包括个人计算机、投影仪、打字机、扫描仪、图像采集设备等硬件设施和LISREL、STATA、SPSS、AMOS等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软件。我校在保有这些基本的实验设施基础上,还引进了用友U8系统、ERP沙盘软件等,使学生体验企业管理运营过程,并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建立开放的、多元的实验教学设备渠道来源,增加实验设备数量,提高实验设备质量,提高实验设备先进性,将为实践教学体系奠定稳固的物质基础。

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中心,而教师则是实践教学的灵魂保障。教师队伍不仅保障量,更重要的是保障质。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要杜绝过去的闭门自讲行为,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各种授课研讨会和学术交流会,对教师进行培训。同时从外部招聘有思想、有知识、有能力的教师,为师资力量注入新鲜的血液。

2.教学机制

系统开放是耗散结构得以形成、维持和发展的首要条件[4]。开放式首先要求领导的思想观念发生变革,积极加强学校与学校、企业、社会之间的联系是对外开放的途径。学校与学校之间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术交流,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建立校外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广泛与企业建立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学校内部彼此间的开放同样有利于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促进各种学科、专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学术的探讨中,激发创新的火花。设立沟通交流的平台,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展沟通交流,比如MSN、QQ、微信等,鼓励学生、老师就学习研究中的问题展开讨论。除了非正式的沟通外,多举行正式的交流会促进校内协作。

只有系统远离平衡态时,才有可能通过涨落或突变进入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5]。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引入竞争机制,对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提高都有益处。教学工作在一个动态的互动的过程中进行,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发散想象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状况合理调整授课方式,采用情景式、讨论式、操作式、问答式、启发式等,让授课活起来。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外,还需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评价反馈的信息及时传递给教师。高校经管类专业构建有效的创新机制,以此鼓励创新、发现创新、推广创新。建立有效激励措施和奖惩制度,作为鼓励鞭策教师不断进取的手段,提高教师水平主要以鼓励为主。定期表彰和奖励优秀教师,引领教师增加对教学的投入,使其多思考并尝试新的合适的教学方法。工作中出现的新颖的教学手段,即使是微小的变动,也要予以重视,评价其是否具有可推广价值,激励其他教学工作者争相学习借鉴。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创新为主题的文化,营造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感染新思维。关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重视管理人员中的任何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并以此问题为契机,进行整体性宏观调控。

四、结语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接轨,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和多边贸易化体系的一部分,人才积淀急需开放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人才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完善经管类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站在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分析并解决经管类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实践教学系统中出现自组织现象,提高经管类专业的教学质量。

[1]王继明.创新的耗散结构探析及其意义[J].系统科学学报,2006.4.

[2]历敏萍,戴春芳.对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8.11.

[3]李爱彬,周敏,张阳.高校学科建设系统的自组织研究[J].高教探索,2007.3.

[4]王文欢,卢立娟,张宾.浅谈耗散结构理论的形成及启示[J].管理观察,2013.5.

[5]李亚云.试以耗散结构分析创造性思维[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猜你喜欢

经管类体系结构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论《日出》的结构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