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屏山人工林海度假景区柳杉人工林景观改造对策

2014-07-11祁明大等

绿色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改造对策

祁明大等

摘要:分析了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玉屏山人工林海度假景区柳杉人工林景观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清捡枯立木、枯梢木和断梢木后,采用块状、带状等方式混交乡土名贵树种、红叶植物(柳杉、乡土名贵树种与红叶植物的混交比例为5∶3:2),并建立桂花园、山茶花园、腊梅园、红豆杉园和杜鹃园,培育多色谱景观,继续开展赤腹松鼠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等对策。

关键词:柳杉;人工林景观;改造;对策

1引言

玉屏山人工林海度假景区是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形成一定的接待能力和良好的对外形象,是省内外著名的清凉避暑目的地。景区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营造的柳杉人工林,林龄已达40多年,属于过熟林,加上赤腹松鼠造成的危害。目前,林内枯立木、枯梢木和断梢木占30%~40%,严重影响了森林景观、林木生长和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并产生了较严重的旅游安全隐患,急需开展景观改造工作。

2自然概况

玉屏山人工林海度假景区位于四川省洪雅县柳江、花溪镇境内,地处东经103°09′~103°14′,北纬29°43′~29°48′之间。南北长12825m,东西宽2575m,最窄处约100m,总面积1737km2。山势延袤襞叠,苍翠欲滴,地势平缓,南高北低,海拔为800~1323m。土壤为山地黄壤,微酸性,土层厚度100cm以上,腐殖层厚度20cm以上,肥力水平中等。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长,霜雪期短。年平均气温125℃,≥10℃的活动积温5054~5500℃;年降水量2300mm,年日照600~800h,无霜期260d。人工林以柳杉为主,有少量杉木和檫木,沟边、岩边残留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

3柳杉人工林景观现状

(1)林相单一,无季相变化。柳杉人工林四季常青,缺乏季相变化,景观单调,无法给人以“步移景换”的感觉,不能满足人们对风景林景观的观赏要求。

(2)枯立木、枯梢木和枯枝落叶多,约占30%~40%,景观效果较差,且易引起森林火灾,存在枯枝掉下来惊吓或砸伤游客等旅游安全隐患。

(3)生态效益较差,生物多样性景观和以鸟类为主的野生动物景观较差。柳杉人工纯林植被类型及层次结构简单,林下地被物缺乏,林下植物品种少,难以招引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栖息,造成整个群落生物多样性不丰富,改善环境的作用也较小,生态效益较差,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景观和以鸟类为主的野生动物景观。

造成柳杉人工林景观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是赤腹松鼠等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赤腹松鼠的危害是景区内枯立木、枯梢木和断梢木较多的主要原因。枯立木、枯梢木、断梢木和枯枝落叶的存在为赤腹松鼠的生存提供了较好的栖息环境,同时又加大了天敌捕食赤腹松鼠的难度,有利于赤腹松鼠的生存和繁衍,从而加剧了赤腹松鼠对柳杉人工林的危害,形成恶性循环。二是柳杉人工林林龄过大,已是过熟林,树木衰老腐朽。三是柳杉人工林树种单一。

4景观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进行景观改造,5~10年后将取得比较好的景观效果。

41景观改造的效益分析

(1)形成多色谱景观。红色、黄色、紫色等色彩的红叶植物长大形成的彩色带,与柳杉、杉木、乡土珍贵树种、桂花园、山茶花园、腊梅园、红豆杉园和杜鹃园交织在一起构成绚丽多彩的多色谱景观,加上奇异多变的地貌景观,让游客感觉到“步移景换”。

(2)季相变化丰富。由于人工栽植的红叶植物种类多,乔木层植物种类多,人工林的季相变化相当丰富。

(3)野生动物景观丰富。由于人工栽植的红叶植物种类多,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的植物生态系统,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从而丰富了人工林景区的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景观。

42不进行景观改造的后果分析

(1)森林景观严重衰败。林内枯立木、枯梢木和断梢木所占比例将上升至70%~80%,树冠残缺、枯枝众多、林相极不整齐,呈现出一派衰败景象,景观价值严重下降。

(2)林业有害生物进一步泛滥。柳杉人工林内众多的枯立木、枯梢木、断梢木和枯枝落叶将为赤腹松鼠提供更加良好的栖息环境,并将滋生严重的森林病虫害,加大景区内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难度,加重对景观植物的危害,给景区旅游资源造成重大损失。

(3)防火隐患进一步增大。随着林内枯立木、枯梢木和断梢木的增加,地上将堆积厚厚的枯枝落叶,一旦有游人乱丢烟头,就会引起森林火灾,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同时也将加大景区防火安全压力,将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防火安全上,不利于景区的发展。

(4)旅游安全隐患增大。由于人工林内枯立木、枯梢木和断梢木比比皆是,将严重威胁游客安全。

5景观改造原则

景观改造要突出玉屏山人工林海度假景区的生态特色,充分展现生态玉屏、花香玉屏、多色谱玉屏,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系统分析森林地域特点,将其作为以森林为主的旅游区的一条主轴线进行景观改造设计,使游客一看到森林,就能被该旅游区的特色深深吸引。

(2)近自然原则。按照玉屏山风景区生态系统退化前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配置多种乡土名贵树种和红叶植物,构建结构稳定、生态功能强大、养护成本低、具有良好自我更新能力的植物群落和植物生态系统,构建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3)多色谱原则。在景观改造中,多层次配置红色、黄色、紫色等色彩的红叶植物,乔灌草相结合,创造出色彩斑斓的多色谱景观。

(4)以人为本原则。景观改造的目的是让旅游区的景观更加美化,给游客提供舒适的休闲观光环境,因此,改造必须体现人的主体地位,从主体——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们各种心理、生理要求,达到改造的设计目标,为人们提供舒适优美的环境。

6景观改造对策endprint

2014~2016年,栽植10万株红叶植物(檫木、槭树、马褂木、木瓜红、银杏、枫香等)和乡土珍贵树种(桢楠、香樟、厚朴、润楠、黑壳楠、木荷、石栎、栲等),新建桂花园(面积50亩)、山茶花园(面积50亩)、腊梅园(面积20亩)、红豆杉园(面积20亩)和杜鹃园(面积20亩),形成多色谱森林景观,并在春、夏、秋、冬四季呈现丰富多彩的季相变化;继续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方法,开展赤腹松鼠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混交方式。景区公路视线范围内采用插花混交方式,见缝插针地栽植名贵树种、红叶植物。景区公路视线以外区域,根据地形等实际情况采用块状或带状混交方式。

混交比例。柳杉、名贵树种与红叶植物的混交比例为5∶3∶2。

植穴配置方式及栽植密度。植穴按“品字形”配置。名贵树种和红叶植物的栽植密度110株 /亩,腊梅园、桂花园和山茶花园的栽植密度为100株/亩,红豆杉园和杜鹃园的栽植密度为110株/亩。

参考文献:

[1] 马成亮,王效忠长岛列岛森林公园植被恢复与景观改造策略[J]林业科技,2008(5):59~62

[2] 周围,陈亮明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杉木人工林景观改造策略[J]福建林业科技,2010(4):137~139

[3] 赵崇儒洪雅林场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4] 杨川莫干山风景区植被景观改造对策 [J]浙江建筑,2005,22(4):6~8

桂花树苗的栽培技术

(1)种子的收集和处理:一般在5~6月份,从大桂花树或地上找到呈黑紫色,果实饱满的种子进行收集。采后处理:将种子与沙子混合摩擦去掉种皮,并用清水除去漂浮在上面的空种壳。

(2)种子贮藏,去除种皮的种子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沙埋处理,待其完全成熟后发芽;可将种子埋在潮湿的沙子中,贮藏于水缸中,有玻璃片封口保湿,贮藏过程中要做到沙子保湿,沙藏开始需保持1/10的水量,中后期要保证一半水量。

(3)播种时间及要求:在次年3月,当种子露芽后可培植条播,播下种需盖草保持遮荫,当年桂花树苗能长到16cm以上。经过两年的培育后次年的春天移栽树苗,开花期在十年内。

——摘自湖北林业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造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