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二代的那些事儿

2014-07-09其实张阳丹璐

中华奇石 2014年3期
关键词:墨画石界父辈

其实 张阳丹璐

泸州何家坝,老吴在带着儿子小吴选石头。小吴毕业后陆陆续续找了几个工作,干的时间都不长。老吴石头生意做得好,他觉得与其让儿子到处打工,不如让他学做石头生意。小吴在外面转了一圈,也觉得还是做自己的生意更踏实些,无论大小,总是自己的一番事业。如今,他每天踏踏实实地在店里处理照片,准备晚上的网上销售。

石界有一大批像小吴这样的石二代。他们有些出于喜爱,有些出于责任,有些甚至带着无奈,却都在父辈的带领下踏进了奇石圈。耳濡目染,子承父业,石二代与石头的结缘顺理成章。走进石界,他们有人将自己的梦想融入了现实,有人则将梦想变成了现实

与同龄人相比,石二代在人脉与资源方面都有先天的优势,他们不需要“白手起家”。在何家坝“悟石居”,每逢有重要客户到访,老吴总要把小吴也带在身边。从拜见前辈,认识客户,到从旁观察讨价还价的过程,小吴觉得自己学到了不少。客人走了,老汉儿往往还要再跟他“复盘”,话该怎么说,人该怎么做,手把手地教。

同时,小吴们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父辈的藏石,轻松拥有“第一桶金”,让他们不用为资源发愁。这不,老吴去云南水富赶展,也带上了儿子。他让小吴专卖小石头,而且给了相当大的甜头——价钱自己定,挣的钱都归你。小吴果然兴趣大增,几天里认真地守着石头摊子。

有了父亲的耳提面命,小吴们省去了很多“入门费”和“学习费”,也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然而小吴也有牢骚。到现在,每天上网的石头,老吴都要亲自挑选,亲自拍照。小吴的任务只是处理图片,电脑配座,上哪块卖哪块,完全没有决策权。小吴要求了几次,老汉儿都不放手,总是说:“不行,该上什么石头,什么样的价格比例,你掌握不了。”小吴心里不服气:一条街上的小田,小谷,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连刚刚接触石头不久的小廖,也全面接手了老廖的店铺,在刚刚过去的小展上卖得不错。自己这样打下手,什么时候才能出师呢!

石二代的优势也往往成为他们的束缚,在石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父辈,往往对子女无法完全放权,小吴们只好做着美工兼司机的助手工作。他们在不甘心中寻求着突破。

其实,老吴也不是不想放手,只是他觉得,小吴要学的还很多,他在一步步地为儿子规划。去年年底,小吴的驾照就拿到手了,老吴开始放手让儿子开车上路,这样,以后出去淘石头就方便了,父子可以一起跑。

现在进货,他也开始征求儿子的意见,有时甚至会给儿子“特批”几个名额。这不,年前最后这次进货,小吴自己做主选了几块石头,大年初三,一块墨画石小品就卖了二千元,利润不错。

老吴也发现,看石头,儿子有自己独特的眼光。有时候,自己这个“老江湖”还真是跟不上他的思路。就拿刚刚卖出的那块墨画来说,那种朦朦胧胧的东西,自己以前是不会动的。看来新东西,说不定要向儿子学习了。小吴则希望老汉儿能再给自己放点权,玩石头,他对自己有信心。

石二代,在或飞速或稳健地成长。

越来越多的石二代进入石界,已经成为中坚力量的大哥大姐们也给了一些中肯的意见与经验。此意见不局限于石二代,同样适用于广大的年轻石友。

深入了解石头,研究透彻,才能更好地赏玩、经营。不少石商是什么类型的都经营,对所有的石头又都是一知半解,既提高不了欣赏水平,又难收到精品。

想要玩的“精”,就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多看,多交流,不让精品逃过自己的眼睛。不随意出手买通货,使赏玩和经营都达到一定的水平。

要多想,多想新的经营模式,多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打破陈旧的观念。取父辈积淀的精髓,去其守旧的观念,勤思考、勤跑资源地、勤思市场的走向。不能倚靠父辈的给予,要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墨画石界父辈
父辈们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这场战“疫”,赏石人在行动
——石界抗疫系列报道
纪念石友马鸿斌
戴胜鸟的画法
犬狗的画法(四)
群贤毕至,共创石界盛事——中国(武汉)首届观赏石·珠宝·科普国际文化节在武汉客厅举办
组团给石界老前辈拜年去!
接过父辈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