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庸石不庸

2014-07-09王学超

中华奇石 2014年3期
关键词:庸人汉江襄阳

王学超

釉光青对人的首波冲击,是它的雕塑感。评价釉光青,要先从它的点、线、面入眼,然后再从三维的立体角度,以对称、有序、律动以及黄金分割比例来把握它的形体与变化。

简洁、沉静、素雅的釉光青就像一把精神熨斗,能把你胸中的浮躁之气疏通理平,使人进入淡静的禅境。

2001年中国第五届赏石展,一个新的石种露面了,其奇不在画面,而在于皮色。若微闭双眼,以手抚之,一股细腻舒适、滑爽凉润之电感顿时波导全身。这奇妙的感觉痒在心头,让人惦念,并欲罢不能。有人说它像娃娃的雅屁,有人说像女人的嫩肤,也有人说像绸似缎。专家暗叹之余,也曾怀疑过它是否纯天然。当然,真的就是真的。此展之后,汉江釉光青一举成名天下知。

釉光青产自两个地方,一是汉江干流,二是汉江支流堵河。汉江流经两郧(郧县、郧西)这一段,河道富含砂金,十年以前,日夜轰鸣的采金船队,在这里隆起巨大的岛链。觅石人见这些经过金沙柔水搓洗的青色美石上泛着瓷性釉光,便顺口叫起“釉光青”来。朴实的名字,简单而又准确。无独有偶,堵河之两竹(竹山、竹溪)段,一种长相丰满、气度磅礴的青钢石(又称雷公玉)养在深闺,当它初为人识时,竟发现它的釉光石皮与釉光青一致。于是,一衣带水的“郧竹”便存了小异求大同,两石就了一个户口本。这是一出现代版本的“皮为媒”。约定俗成的釉光青,逐渐被汉江流域广泛认同,到了丹江口以下,石块经过滚磨虽然变小,却被青黑通吃,兼收并蓄了。

竹山县的田家坝,为昔日釉光青的聚集之地,最近改名叫上庸,是古庸国所在地。当年关羽在襄樊水淹七军,转而败走麦城之时,刘封、孟达见死不救,坐守上庸者,即为此地。在更远的春秋时期,失国后的部分庸人,被楚国强行徙迁。他们经由枝江一路向南,辗转到达湘西,庸人留恋那里与故土相似的绮丽风光,便将老家的武陵源乔置过去,并定居于大庸,现名为张家界。

然而世人留给庸人的,却都是平庸一类的末词淡语。连维系生存环境的庸俗,都被打上贬意。其实,这是趋强附势之偏见。按照现在的解读,庸人的朝秦暮楚,是左右逢源;庸人自忧,只是未雨绸缪之前虑。这本无错。反之,只有庸人,才敢于在夹缝中与两个大国同时周旋;只有庸人,即使失掉封国,也能够将本土文化之根与雄山秀水之境,予以完整的存留。

源自神农架,环绕上庸而下汉江的堵河,古称庸水,所以把釉光青叫做“庸石”并无不当。乌黑锃亮的庸石,像庸人一样,回味隽永而悠长。庸石深沉厚重,它不喜欢高挺于水面招风露脸,而习惯潜身于河溪交汇的急流之下,静待重见天日。庸石自敛低调,再高级的相机,也会受到它包浆内含的亚光所婉拒,除非直面相对,你方可震憾于它的原始风采。庸石幽慧通灵,你不在意它,它也不依恋你;当你专注地审视它、亲近它时,便被它释放出的魅力所征服,并引为知己,对它牵肠挂肚。

庸石不庸。它有如哲人,暗示人行如斯。它需要在汉江河水中,修为千万年而后成。它时而翻滚,时而静捱,时而碰撞,时而挤压,直到把体外的硝浮与棱角全部磨去,又经流沙经年砥砺抚摸,方修成正身,留其坚质美表。可以说釉光青全身留下的,都是石骨石筋,都是石之精华。

釉光青(庸石)对人的首波冲击,是它的雕塑感。评价釉光青,要先从它的点、线、面入眼,然后再从三维的立体角度,以对称、有序,律动,以及黄金分割比例来把握它的形体与变化。一块有型有款的釉光青,肯定有突出的主赏之点,这个点应当能够夺目聚焦,抢眼定格。它的线、棱贵在流畅自然,凹、凸柔和舒展,断、切面出其不意,利索刚劲,坚硬而不生硬。纵观整个石体,协调和谐,局部变之有道,通身向外反射出强烈的张力、扭力与敛力。沉静中孕育张扬,狂放中隐含收蓄,兼有稳如泰山之静势,以及爆之欲出之动势。

釉光青色调偏冷,以青、黑为主,其色如漆,好似黑陶艺术品一般。这种黝黑,在感觉上既不离你远去,又不朝你逼近,而和人保持着一种不即不离的适度距离。就像中国人赞许的君子之交,其理性而适中。釉光青同时兼有黄、灰等暧色以及草绿色,细辨则会发现由原色随意调配而变生的不同色差,夹透着一些特殊的隐纹,如金点纹、西瓜纹、橡胶纹、黄鳝纹等等。从色的层面纵观,釉光青又是净面的。站在净面的釉光青前,这入眼的净,就化为醉心的纯,再扩展为通身的静。简洁、沉静、素雅的釉光青就像一把精神熨斗,能把你胸中的浮躁之气疏通理平,使人进入淡静的禅境。釉光青这特殊的静气,可与大化石的宝气、乌江石的清气、摩尔石的灵气并列,在百花齐放的争奇斗艳中,一展个性,独领风骚。

釉光青的地质属性为寒武纪含碳硅质板岩。在遍布各地的板岩中,独釉光青有幸出彩,何也?盖因秦巴山重水复、险峰深谷之地貌,使得河床切割深,落差大,水流湍急。易涨易瀑的竹筒水,卷起沸翻的金砂,形成极强的冲刷力。在漫长的岁月打熬下,摩氏硬度达7的釉光青,终于被磨出自带浆皮的禅形来。

同为釉光青,因所处的环境与地方不同,表现在石体上也有差异。釉光青的石胎一般为碳状黑灰颗粒,却有不同暗纹呈现于极薄的皮表。这是再次成型的过程中,受不同地段水流、沙土所含的不同矿物质浸染而附着所致。细辨之下,竹山的釉光青黑中泛绿,夹黄隐灰;竹溪的釉光青黑泛幽蓝,或泛藏青。相对而言,竹溪县樊亭遗址对岸的白岩村之龙脉山下的转帆滩、蛟滩和猪头滩,当属釉光青最佳之出水地段,其中转帆滩上有款的纯黑橡胶皮,是釉光青中的美中之美。

碳硅板岩既是绿松石的母体,又是砂金的聚体,其优质血脉里流淌着雅致的基因。釉光青上得富丽厅堂,入得陋斋书案。除了尖棱八角、无状少款以及破裂新伤、器械擦痕之外,微许的老疤旧斑也无伤大雅,毕竟,绝对溜光素净的已太难寻。但若天残偶成景致,那就化腐朽为神奇,反添情趣了。釉光青取选良材配置雅座,显得身份贵重,气质非凡。即使在一般居室内,若上悬名人儒墨,下置釉光青于几案,稍加点缀,三分文气平添,顿时化“庸”为雅。

就汉江流域来讲,襄阳地处中游;就汉江奇石来讲,襄阳地处下游。从自然属性看,可以说襄阳是汉江石流向之归属地。釉光青的主藏地在襄阳,储存量近万块。襄阳几位石家,斥巨资,包挖船,动铲车,于冬春之际,冒风雪、顶严寒奔走于渚河两岸的深山老涧,抢救性地保护下大批釉光青资源。两竹、两郧的优质釉光青,在藏家的追寻下,相当一部分也流入了襄阳。

一位名家说过:“釉光青以其黑而多姿,富有哲理,跻身于奇石行列,但釉光青却不是汉江的独产,因为釉光青是粗石中的细石,而这种石质在中国的任何一条大河中都可找到。汉江的釉光青特多,特多就是一种特色,就是一份丰厚的资源。而这种资源是大自然做为礼物赐予汉江人的,釉光青的美属于汉江人,同时也属于全人类。”笔者以为,这个评价恰如其分。

猜你喜欢

庸人汉江襄阳
襄阳市第七中学
汉江春晓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汉江,为你梳妆
守望汉江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汉江之歌
面对
出来混,谁都有几把刷子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