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倍访澳拉关系“找战友”

2014-07-09

环球时报 2014-07-09
关键词:阿博特自卫权国会

●本报驻澳大利亚、日本特派特约记者 李景卫 鲍捷 蓝雅歌 李珍 ●本报记者 卢长银8日,安倍与阿博特签署经贸与防务协议,相谈甚欢。“评判日本的依据,应当是它现在的作为,而非它70年前做过些什么。战后,日本一直堪称国际公民的典范。”在日本首相安倍访问堪培拉首日,作为东道主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把“国际一等公民”、“和平伙伴”、“最好的朋友”等高帽一股脑都戴到了安倍头上。这一天,刚在国内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安倍成了“首位在澳国会发表演讲的日本首相”,他配合着阿博特大谈友谊,还代表日本人民在国会“庄严宣誓永不再战”。两人当日签署的经济与防务协议则向外界展示日澳“特殊关系”并非说说而已。安倍与阿博特为何如此亲密?《悉尼先驱晨报》8日说,亲密源于对一个“绝不能提及名字”的国家共同的恐惧。该报另一篇文章提醒总理,如果还没下定为日本与中国决裂的决心,就不要让外界觉得你已经做了决定。“最稳固友谊,最务实伙伴”澳大利亚是安倍大洋洲3国行的第二站,他于7日晚从新西兰飞抵堪培拉。8日一早,300多名从悉尼驱车赶来的华人华侨和韩裔民众聚集在国会大厦前,“向安倍说不”。人群中不时响起《黄河大合唱》的歌声,抗议安倍政权“复活日本军国主义”。在国会大厦内,安倍站上战后日本历任首相从未站上过的国会演讲台,向澳大利亚两院议员发表演讲,他的访问因此被澳媒形容有了“历史性”。“我只能就历史的罪恶与恐怖表示前辈的歉意。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日本和日本人民向战争中失去的许多灵魂致以最诚挚的哀悼。我在此,在澳大利亚国会庄严并自豪地宣誓,我们永远不会允许上世纪的历史重演。”在这场用英语发表的演讲中,安倍用这样的方式就侵略历史表示“遗憾”,并誓言日本不会再走战争之路。《澳大利亚人报》说,安倍还表示日澳两国已冲破旧的约束,驶入“新的特殊关系”。两国如同并肩参加一场橄榄球赛,以培育地区和世界秩序,保卫和平,并“将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广阔海洋和空域彻底打造成开放和自由的地方”。令安倍欣喜的是,阿博特对其表态及在国内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做法予以非常充分的肯定。在安倍演讲前,两人已签署双边经贸伙伴关系协定以及防卫装备领域合作协议,后者令澳大利亚可向日方购买新型潜艇。“日本是澳大利亚在亚太维护和平、繁荣与法治的伙伴,二战后两国结成最稳固的友谊与最务实的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诞生于史上最残酷战争的尘埃之上,而它之所以能诞生是因为我们的人民和领导人一直拒绝让历史去毁掉未来。”8日,阿博特为安倍送上或许会令他相当感动的欢迎词。阿博特毫不掩饰对日本的好感,“当然,澳大利亚人看待日本并不总像现在这样友善,但即使在二战期间,即使我们不认同日本的作为,澳大利亚人对日本人战争中的技能与使命必达的荣誉感相当钦佩”。他还说,“战争中最激烈的对手也能变成最好的朋友。二战后日本一直是国际公民典范,考虑到它是国际一等公民,我欢迎日本全面参与国际大家庭,欢迎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成为地区更有能力的战略伙伴”。二战中,日本在偷袭珍珠港后对澳大利亚达尔文港实施数十次空袭,投向那里的炸弹比投向珍珠港的还多,约1.7万名澳大利亚士兵在对日作战中阵亡。对于这些交战史,该国媒体在报道安倍来访时鲜有提及。8日,安倍与阿博特各有一句表态被外界解读为隐晦地“警告”中国,前者称“(日本)在表达 诉求时将遵循法律,不采取强行、威胁等方式”;后者称北京不应让其与邻国的领土争端威胁到亚洲令人瞩目的经济崛起。恐惧,对中国的恐惧《伊索寓言》中有一则故事:野兽王国与飞鸟王国行将开战,同时拥有飞鸟双翼与野兽皮毛的蝙蝠成了双方拉拢的对象,可它却犹豫不决。故事的结局,战争在最后时刻被避免,蝙蝠却遭两个王国同时孤立。《悉尼先驱晨报》7日说,早在18年前,一名中国学者就曾借此寓言将澳大利亚比做那只蝙蝠,安倍的到访证明那名学者当年的预言有多么精确。文章说,如今亚洲两大国关系越来越紧张,澳大利亚面临选择,但它不该做那只蝙蝠,而要像鸭嘴兽般更能适应环境。安倍为什么要到澳大利亚国会大谈和平和法治?《悉尼先驱晨报》说,他这么说是因为他感到自己受到了威胁,他和阿博特都没有说威胁来自于哪里,但他们的核心信息是两人在分享对中国的焦虑。在安倍演讲中,中国犹如《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成了“那个绝不能被提及姓名的国家”。英国《卫报》说,通过安倍在澳国会演讲,日澳同盟已在事实上成立,而这会给澳大利亚带来怎样的风险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文章援引澳大利亚学者卡尔的话说,过去20年美国总在谈论团结日澳等盟友,奥巴马政府还提出“重返亚太”,但迟迟没有行动,今天日澳朝着更紧密同盟迈出了一大步,却非基于华盛顿的口才,而是基于对中国铁拳的恐惧。卡尔说,今日亚洲并未完全原谅日本,尤其不喜欢安倍的修正主义,但面对中国的崛起与奥巴马“重返亚太”政策的失败,日澳需要以防万一。另一名澳大利亚学者哈利·怀特说,两国此举也是在逼华盛顿更坚定应对中国,一旦中日爆发冲突,在是否参战问题上华盛顿会更难说“不”(抛弃两个盟友比抛弃一个难),而对澳大利亚来说,风险大于收益。“安倍先生就是来找战友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教授休·怀特7日撰文说,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的真正原因是害怕美国保护不了日本,因此除了加强自身能力,还要拉更多帮手共斗中国。从阿博特对安倍热情的接待看,阿博特似乎也这么想,但对于澳大利亚可能面临的风险,阿博特似乎并未考虑过。怀特说,阿博特要么是真不清楚亚洲到底在发生什么,要么就是装不清楚亚洲在发生什么,觉得最符合澳利益的做法是给中日之争火上浇油。他质问阿博特,你真愿意为帮日本守卫几块无人石头与中国开战?如果尚未下定决心,就不要让外界觉得你已做了决定。安倍又提与中国对话对于安倍的到来,《澳大利亚人报》刊发社论“欢迎与日本接触”,文章宣称安倍政权解禁集体自卫权只是想让日本变得“正常”,而北京对此做出恶意解读,首尔的恶意只比北京略轻。文章还说,澳大利亚支持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不应被曲解为与日本结伙对付中国”。共同社说,安倍在演讲中呼吁中韩等国放弃对日本的敌意。他此前接受澳大利亚媒体采访时称,他与中国对话的大门从未关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8日就此表示,当前中日关系面临严重困难局面,其责任在日方。中方对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立场非常清楚,希望日方采取实质性措施,为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消除政治障碍。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政治室主任吴怀中8日对《环球时报》说,澳大利亚在经济上对中国的需求决定了不可能彻底反华,一些短视的领导人今天为做生意和中国说好话,明天安倍来了又对日本甜言蜜语,无非是两头下注。日本道纪忠华智库首席研究员庚欣说,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紧跟美国,美国不是没看到日本潜在的威胁,但相比中国崛起带来的现实压力,华盛顿认为日本20年后可能出现的威胁是可控的,澳大利亚的心态也是如此。至于安倍急于与中方领导人会面,庚欣表示,安倍希望做国际社会工作,让解禁集体自卫权“软着陆”,这是急切的,他希望与中方接触也是真实的,“他要的是与中国斗而不破,而非撕破脸”。▲

猜你喜欢

阿博特自卫权国会
澳媒称阿博特正在上网找工作
澳大利亚总理坚决拒绝辞职
“娘子军”
抱摔
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遭激烈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