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阳县农业建设进展中存在的新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4-07-09李仲春

吉林农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摘要:本文回顾了云阳县农业发展的成就,评述了农业建设进程中存在的新问题及原因,最后作者结合云阳县实际情况,提出持续发展农业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9-08-1

1 云阳县自然地理概况

云阳是秦巴山区一个典型的贫困落后县,也是一个农牧业大县,全县气候温和,雨量丰沛,雨热同季,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温18.7℃,年降雨1200毫米,≥10℃积温4610℃,年日照时数1528小时,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占耕地的88%,其余是石灰岩发育而成的山地黄壤或准黄壤,全县山高坡陡,地形支离破碎,田少地多,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2 农业生产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缺乏劳动力,撂荒面积扩大,粮食广种薄收

云阳县农村劳动力共有66.2万人,其中外出务工38万,占整个农村劳力的61.3%,目前粮食生产主要靠60岁以上的老人耕种,粮食播种、管理、收割都缺乏劳动力,导致全县有1.4万亩旱地撂荒,水利年久失修,浇灌面积减少,这种状况,使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2.2 建设占地,果粮争地严重,耕地面积减少

随着工业的发展,云阳县先后在人和、江口、凤鸣、故陵、高阳等地组建了工业园区,修建房屋。特别是近年,为了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柑橘面积迅速扩大,果粮争地矛盾突显,致使云阳县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为粮食安全发出危险信号。

2.3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目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4.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6%,加之本县地处川东南伏旱区,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高温的优点是使植被繁茂,生物多样性高,土地复种指数提高,但高温对生态的破坏大,一是干旱加剧,二是使有机质分解快,病虫繁殖快,爆发机会多。多雨形成湿生植物群落繁茂,但多雨,特别是暴雨形成水土流失,洪涝、滑坡泥石流山地自然灾害加剧,制约了本县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2.4 水土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乡镇企业星罗棋布,人口聚集中心城镇,每年排放工业、生活废水约1000万吨,农药49万吨,农用塑料薄膜1175吨,畜禽养殖粪便排放9400万吨,水土流失受金属Cu、Cr、As、Cd等面源污染严重,土壤板结、酸化,土地生产力下降,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和粮食增产。

2.5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山区农民文化素质一直较低,青年都外出务工,在农村务农者多是老人,按传统方法耕作,广种薄收,粮食不够吃,靠外出务工子女挣的钱在市场购粮维生,这样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国家的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农业经济不可能得到发展?

3 解决对策

3.1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

目前云阳县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从总量上看,农村劳动力过剩,如果滞留在农村对农民增收和城乡建设都不利,但是过度向城市转移农村青年劳力,农村基本劳力无保障,便会影响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此,各级政府要树立全局思想,统筹兼顾,正确引导,在保证农村种养殖业基本劳力不减少的前提下,合理转移分流农村剩余劳力,只有这样,才能不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业的发展,又不影响农村剩余劳力的合理流动,从而做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两不误。

3.2 建设基本农田,确保粮食安全

云阳农民人均土地0.056公顷,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要保证全县134万人口有粮食吃,必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专门种粮食,不能把好田好地种柑橘、枇杷、菊花等经济作物,以保证粮食安全。为了解决开发占地与基本农田之间的矛盾,政府要严格执行《国土法》,对耕地不能非法占用,通过土地的复垦和整治多种工程措施增加土地资源,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3.3 推行专业合作,实行规模经营,发展特色农业

当前本县农业经济在一家一户小农经济闭封式格局上低水平运行,这种分散经营体制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加以改革,为了解决农村缺乏劳力问题,一是平坝浅丘陵区要大力推行机耕机种机收;二是要推行专业合作,土地入股分红,统一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才能把先进科学技术贯彻到生产实践中去,保证粮食的持续增长。

3.4 扩大晚秋作物,搞好小春生产挖掘土地增产潜力

云阳县低山平坝浅丘陵区,无霜期长达300天,9月下旬温度在20℃左右,这样优越气候条件,适合晚秋作物生长,应大力发展秋红苕,秋洋芋、秋糯玉米和培育再生稻,增加粮食总产量。此外,要充分利用冬闲田(土)种植小麦、油菜,扩大土地复种指数,挖掘土地生产潜力。

3.5加强适用增产技术培训,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创新才能实现,集成现有的增产技术,推广应用“双杂”为主的良种良法技术、水稻的增窝增苗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合理间套免耕栽培技术等,基层农技推广部门通过典型示范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科学种田水平,达到农民粮食增产增收的目的。

3.6 提高粮价,防止“谷贱伤农”

目前粮价太低,1公斤小麦卖2.4元,1公斤油菜籽卖5.2元,农民卖5公斤小麦只能买一包低档香烟,工农“剪刀差”太大,因此,政府要适当提高粮价,防止“谷贱伤农”。

作者简介:李仲春,大专学历,云阳县盘龙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