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版的“渡江侦察记”

2014-07-04

党建文汇·上 2014年6期
关键词:军部船工渡江

1954年和197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拍摄了黑白和彩色故事片《渡江侦察记》。这是一段真实历史的再现,取材于渡江战役发起前,我华野二十七军先遣渡江大队强渡长江天险,活跃在江南敌占区,并策应大军顺利过江的过程。电影只是艺术地再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不可能完成这一过程的全记录,先遣渡江大队在江南的15天,所处的环境如龙潭虎穴,一发千钧。

战前准备

淮海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指示华东野战军二十七军组建一支先遣渡江大队,与江南的党和游击队取得联系,以执行侦察任务,策应大军过江。先遣渡江大队由军侦察营一、二连和三连六炮班,加上七十九师、八十一师的三个侦察班组成,总计300余人。大队长由八十一师二四二团参谋长亚冰(即章尘)担任,副大队长由军侦察科科长慕思荣担任。

这支队伍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不谙水性。可战士们偏偏要打破“木船不能渡江”的论调,使解放军成建制的过江成为现实。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初识水性,掌握了乘船坐船的要领,而且还会撑篙掌舵,划船操舟。

为检验渡江训练可否过关,也为侦察江南敌情,1949年3月21日和23日,大队先后派出二连一排三班和二连二排四、六班渡江侦察敌情,并命令一定要抓捕俘虏。两次渡江侦察捕虏都获得成功,战士们一共俘敌10名,缴获机关枪1挺,步枪8支,更重要的是,两次渡江初步了解了江南的敌情,确认了敌人军、师部的位置和三个团的江防区域。

渡江前,军部想方设法为他们挑选了30几只小船,并挑选出最好的水手。在物资准备上完全依照战时需要,尽其所能给予配备。为避免木船划桨时的响声,准备了稻草、绳子,将其铺在船头,捆绑木桨的小皮带也事先用油浸透,以防摇桨时发出大的声音。

船工是先遣渡江的关键帮手。先遣渡江大队协同当地党政机关,研究制定了《船工家属生活困难补助办法》,《船工伤亡优抚条例》和《船只损坏赔偿规定》等。

在武器装备上尽量给予保证。每支步枪配备150发子弹,机枪配备1000发子弹,冲锋枪配备250发子弹;每班带小包炸药……

4月4日,二十七军军长聂凤智、政委刘浩天等来到先遣渡江大队,进行战前动员。聂凤智宣布作战命令,他说:“你们是渡江的先锋,军委、三野、兵团首长和广大指战员都等待你们胜利的消息!”战士们握紧拳头高呼:“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渡江立大功,江南比英雄!”

强渡过江

1949年4月6日晚9时半,亚冰等率一队,分乘8只木船渡江。月色下,敌人发现了渡江的船只,偷渡也随之变为强渡。登陆后,他们在繁昌荻港大成圩会合,把负重伤和牺牲的同志搬至船上,让船工将他们送回北岸。

慕思荣率领的侦察二队,于晚上10时左右渡江。当船行至江心时,敌人发现了目标,五班的船只因迷失航向而被敌弹打中,多名同志光荣牺牲。渡江成功后,二队于次日凌晨与一队会合。

敌后穿插

亚冰率部队到达陈塘冲里的庄里村,与中共皖南沿江支队支队长陈洪、中共南陵县委书记陈作霖会面,中共沿江工委书记孙宗溶也率沿江支队一营和三营赶来会合。

他们很快便侦察到敌沿江江防、部队番号、敌调防动态以及沿江河流、水深等情报,先遣渡江大队立即将情报电告我二十七军军部。

4月18日,军部发来电报:“我军定于20日发起渡江战斗。”接军部电报后,渡江先遣大队迅速接近敌人江防。中共繁昌县委指示各地党的组织、游击队相机主动出击,破坏敌人的交通通讯。南繁芜游击队将协同先遣渡江大队作战。

策应大军

20日晚,渡江战役正式打响,游击队兵分三路迎接解放军,在油坊嘴、焦湾、孙滩到三山街一线,凡有敌人的地方,游击队都燃放了火堆,给江北的炮兵指示射击的目标。

当晚,先遣大队一连急速向大磕山逼进,试图插入村庄,可敌人把守严密,就是插不进去。他们从俘虏口中得知,敌人打算在天亮之前占领山头,对公路严加控防,立即派出一个加强班占领了山头,掌握了这条公路的控制权。

午夜,毛和贵率领的沿江武工队在完成扰袭敌人的任务后,率先与我第八十师某团胜利会师。次日1时左右,先遣渡江大队占领寨山,分别与我七十九师、八十一师会师。

21日清晨,军长聂凤智、政委刘浩天等来到大磕山的村庄,亲切接见先遣渡江大队和南繁芜游击队指战员,为欢迎他们还特意备了一桌丰盛的早餐。

早餐后,战士们在补充弹药后,随大部队投入了解放江浙的战斗。

(摘自《人民政协报》张家康/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军部船工渡江
简述新四军军部驻地的变迁
《一叶渡江》作品赏析
赞船工
第二次西园寺内阁期间“增师案”与政党军部之间的博弈
沱江船工号子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吕蒙白衣渡江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
革命文物诠释下的“渡江”精神
百牛渡江
抗洪英雄之韩集船工支援搜救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