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014-07-04卞兰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方法指导朗读教学小学语文

卞兰

内容摘要: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也是为了让朗朗书声伴随孩子的语文水平不断提高,在听说读写四种语文基本功训练中,我们不能忽视朗读环节。本文就如何引导低年级小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方面作了详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方法指导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也是为了让朗朗书声伴随孩子的语文水平不断提高,在听说读写四种语文基本功训练中,我们不能忽视朗读环节。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还能加深对文章中作者情感的体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多读对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帮助。那么做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我们如何引导低年级的学生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在平素的语文教学中,笔者注重对学生阅读教学中的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训练,现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归纳如下,希望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第一,要有感情地朗读,先要读得正确流畅:众所周知,要想把课文读出感情,必须没有字词障碍,所以,课下的功夫要做足。先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文中的生字,并不断练习使用,以达到准确认识的地步。因为如果在生字生词前有了停顿,就会影响读的语速,这对于情感的抒发就产生了阻碍。所以,除却字词困扰是读出感情的第一步。我们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大量的时间用在克服字词阻碍上是不行的,所以必须有课下的预习。其次,在课下,学生要先尝试去了解课文的内容,因为不同的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有的欢快,有的低沉,有的兴奋,有的平淡,只有大致把握好文中的主要内容,才能在情感的把握上找好方向。最后,学生可以试读一下,比如请同学帮自己挑挑错别字,因为读错字特别影响读的效果,还可以把自己试读中把握不好情感和语束的地方划上线,以备上课时听老师读时着重听这几句,这就为课堂上的阅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第二,要有感情地朗读,需关注好的范读:“胸有成竹”的故事启示我们,只有心中有了事物的清轮廓才能将事物清楚地表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也是这样的,学生只有知道了什么样的读法是动情的,正确的,优美的,才能先由按葫芦画瓢再达到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朗读风格。此时教师的示范作用相当关键。示范作用可以有三种不同形式,一是名家名师的示范朗读。现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就有许多现成的范读文件,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让同学们多多感受大家风范,从而达到起点要高,要求要严的目的。其次,教师要自己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给学生做好示范。就像听音乐会一样,在电视里听和在现场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现场更有那震撼人心的力量,能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情绪与情感。所以,如果教师自身的朗读能力高,不仅是对学生无形的熏陶,更是身教胜于言传的。所以建议教师多从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入手,多多带领大家在课上的有感情朗读。最后,我们可以找一些读得好的学生给那些对有感情朗读找不到门路的学生以引导,因为学生们的情感更容易沟通与交流,所以当榜样就在身边时,他们的进步会更快。

第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深入理解文意: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那么这些方法在什么样的情境中运用呢,这需要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只要知道文中在讲什么内容了,才能更好地选择语气、语速、语调来表达情感。如在讲《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在讲大自然中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题目中的植物妈妈有办法是说他们在自然界中的表现是聪明的,所以要读出一种夸奖、几分说明和一丝得意,这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去把握文章的情感,从而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又如《秋天的图画》一文,文章的内容是写秋天的美景的,那们带领学生读时就要让学生想像着秋的丰收和秋的喜悦去读。

第四,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需要抓住关键字词。文章中总有一些词语告诉给你们应是采用什么的语气去读,找到这些提示性的词语很重要。

第五,要有感情在朗读课文,教师要创设好情境。情境教学法是许多教师喜欢采用的方法,创设成功的教学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情感,正是基于对情境的感知,学生才容易融入其中,从而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总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既有重视方法,也要重视训练。只要注重朗读能力的提高,一定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滨海港经济区第二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方法指导朗读教学小学语文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