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作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4-07-04张洁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张洁

内容摘要: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出自我的小圈子,放眼关注社会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作文离不开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以读导写,为写作积累素材,并能从语文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结合生活热点新闻或事件,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社会,开启思维之门。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 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

语文教学中,如果说阅读教学是让学生产生想象的“母体”,那么写作则是让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创造性发展的“温床”。

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思维训练非常忽视,造成学生仿写、套作现象严重。写出的文章往往千人一面,似曾相识。特别是内容上,过多地以“我”为核心,关注的只是自身内心世界。深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学生缺乏思想材料的积累,而另一方面实则是学生缺乏作文的思维习惯和能力。要改变这一窘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亟待提高。

教学中,我向学生传授一种理念:作文就是对话,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甚至与自己的对话。既然对话是两个生命体的交流,那么,首先必须开启封闭和狭隘的思维之门,去寻求与对方的交融和互动。

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阅读学习的过程当成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生命的对话,并以读导写,让学生写下自己的阅读随想,为写作积累素材。

学习《合欢树》时,我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秋天里的怀念》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于那些对未来充满梦想与憧憬的高中生来说,很少真正思考过生与死的问题,也很难想象在二十岁刚过风华正茂的年龄,双腿瘫痪对一个曾经健全的人来说是怎样的打击,而史铁生以心灵之笔将自己最真实的灵魂抗争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对生命价值的探求和认同的过程。有学生在阅读随想中这样写道:“通过阅读,我走近了史铁生,忽然发现我其实是个‘富翁呀!拥有健康的身体,能享受每天升起的太阳。这是最大的财富了……当你享受阳光的温柔抚摸,当你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当你看到碧草蓝天,看到来去匆匆的人们,难道不为拥有这最大的财富而感谢上天的恩赐?”还有同学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史铁生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和坚韧的意志,感受到了那种毫不张扬的母爱,也体味到了母爱的平凡和伟大。人们常批评说现在的学生在蜜罐里长大,自私,不懂得关爱他人。这往往也成为其写作时思维品质缺失的主要因素。其实爱是需要培养的,如果缺少合适的环境和契机,自然可能会导致学生爱心的弱化,不利于其思维品质的养成。

学习《老王》一课,学生最初能得到的情感体验只是人力车夫老王与杨绛一家之间有着一份难得的情谊。但当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文末杨绛的那份“愧怍”之心进行探究分析后,学生开始意识到那份“愧”中沉甸甸的份量。课后有学生在阅读随想中直言上了这课后心中有些难受,为自己平日里存有的“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而羞愧。我以为他的这种心理感受是非常可贵的,这是一种理智与情感碰撞之下的思维火花,也许它不足以照亮多远的路途,但它足以让那孩子正视一种曾被忽略的存在。

在常规的语文课文学习过程中,我还注重从语文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并结合生活热点新闻或事件,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社会。

学习《谈白菜》时,我抓住课文主旨“淡薄才会浓厚,无味才会甘美”,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世间最美的坟墓》等让学生理解淡泊之美的意义,并引导学生由课本拓展开去,有学生关注到了一代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季老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今天,在大师的映衬下,“淡薄”这个词更为珍贵,也更为重要,我就这个话题要求学生以“淡之美”为主题来写作,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贫瘠的思想土壤长不出茂盛的参天大树,如何引导学生对问题、目标展开充分的思维活动,帮助他们走出自我的小圈子,放眼关注社会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使其思维开阔、灵活、富于创造性,教师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学生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全面发展
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