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与英美文学中女性形象差异化分析

2014-07-04邰茜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女性形象

邰茜

内容摘要:由于我国与英美国家本身存在文化传统、风土习俗、文化背景和思维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不同,促使中国与英美国家的文学作品也存在差异,尤其是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也存在很大的不同,那么本文就关于中国和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存在的差异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英美文学 女性形象 差异对比分析

在以往中国和英美国家在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虽然都是形形色色、截然不同的,每个作品中女性呈现的性格也是各异的,但是他们对待爱情和人生也存在不同的态度,下面就将对两种不同社会发展制度下所成长的女性差异进行阐述。

1.自我意识强与过度的依从性差异

在英美的文学作品之中,女性形象塑造上都体现出了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都是充满了个人主义情怀的,并且还存在一种理想主义,最后再去追寻灵魂式的爱情,就像莎士比亚作品中女性主人公,都是善良、诚实、有理想、有追求、相信真理、忠贞的,这些表现正是英美文学作品中塑造女性有主见、勇敢、坚强的自我意识的表达。而且,英美西方国家的女性都是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人格的,我们中国女性深受传统三从四德影响形成了很强烈的顺从心理,并且从古至今从未离开过关于男性与女性平等问题的争论,女性则一直都在争取能够与男性平等的人格地位,这些都说明了英美女性在独立方面和男女平等方面都要早于中国,在《简·爱》的文学作品之中,女主人公就是塑造了一个追求女性平等和自主的知识女性的形象,对此,我们通过受过很好教育、地位却很低微、曲折的情感经历女主人公简·爱可以看出,任何情况下作为女性都是要具备独立的人格、自尊自爱、不要依附任何人才可以受到别人的尊敬和热爱,才会幸福,这个形象至今可以感染到各个国家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正是因为主人公以自尊自爱的人性作为主要依托,最终才将自身的人格充分地展现出来了。对于中国女性来讲,一生都要在家从父、再嫁从夫、夫死从子的旧传统而束缚,尤其是对于自身的婚姻大事,从来都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指定一个女性一生的伴侣,就像《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被焦母送回家之后,就被自己的兄长叫媒人做媒另嫁他人,而她自己本人,心理明明只爱焦仲卿一个人,就誓死都不从,最后没有办法只好遵从兄长的意思再嫁他人,虽然她很痴情,还是被逼着再嫁他人,最终只好投河自尽,她这种在权威再嫁的表象就证实了女性并没有独立人格之下的依从性

2.重视自身情感与重视社会评价和名节差异

英美国家的女性形象都是比较重自身情感的,而中国女性都重视来自社会中的评价和名节。英美国家的女性正是很重自身情感意识,促使她们在婚姻和人生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在《仲夏夜之梦》这部戏剧中,女主人公就对爱情非常地忠贞,敢于突破阻碍、勇敢地追寻爱情的自由女性,主人公与男主人公两人非常非常相爱,但是却遭到女主人公父亲的阻挠,甚至她的父亲尝试着让赫米霞与别的男人结合,但是女主人公不惧父亲的压力,仍然坚持与拉山德彼此相爱。就这样,父亲面对女儿的反抗,一怒之下将女儿带到提休斯公爵面前,按照他的意见说,根据当地自古相传的法律,女主人公必须要遵从父亲的意愿,否则她必须要永远的披上修女的服饰,终身不允许出嫁,要不然就会被处死,而主人公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仍然对封建法律视而不见,始终都顺从自身真实的情感和拉山德彼相爱。在中国文学作品《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生一见钟情之后,如果按照以西方国家女性的做法就会很直接地表达自身的真实情感,与其相爱,而崔莺莺内心却是考虑到如果是这种结合形式肯定不会被大众所接受,或是受到父母反对,所以只能是私下约会,这些不直接说明的现象就体现了中国女性一直都只是考虑来自社会中的评价和名节。那么西方女性意味着我要怎么样,而中国女性意味着我该怎么样。

3.具有反抗精神与懦弱的差异

作为英美女性形象普遍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相反而中国女性形象就表现得较为懦弱。虽然在中英两国社会都存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但英国女性和中国的女性对待不合理的制度的做法却大相径庭。当代美国杰出的非裔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就是一部黑人女性意识觉醒的著作。它是一本向传统男权文化进行解构的女权主义文本。书中大胆展现了几位性格鲜明、敢于向男权文化挑战从而寻求独立自我生活的新黑人女性,如莎格和苏菲亚。在小说中,沃克以黑人女性独特的视角,以书信体形式向读者呈现了女主人公西丽悲惨的人生境遇及在女性朋友莎格和苏菲亚影响和帮助下其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并以强烈的女权主义意识向传统男权文化进行抗争,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人格的完整和独立,并为其他被压迫的群体开创一片新的天地。作为中国的女性则甘愿当玩偶,一生都受父母、丈夫等人的摆布,当面对应该主动抗争的事情也只是消极的反抗而已。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女性形象
《三国演义》正面的女性形象探析
唐传奇中男性书写下的女性形象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土豆》和《水碾》中女性形象研究
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及女性悲剧的思考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