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形之手

2014-07-02

中国石油企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天然气进口价格

价格是天然气产业发展中最复杂、最敏感的话题,也是作用最强大的杠杆。价格可以成为助推天然气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无形之手,也可以成为制约天然气产业发展的绊马之索。

我国未来的天然气产业中,进口气和自产气将平分秋色,在价格体系中,进口气和自产气的价格如何平衡也许很重要,但届时作为亚洲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和输入国,如何拥有价格主导权,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那么中国如何应对该现状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局?诸多专家认为,中国巨大且不断增长的天然气消费市场,是谈判中可利用的宝贵资源。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2013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仅1.4%,低于前10年2.6%的历史平均水平。其中,仅有中国和美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量最为显著,分别为10.8%和2.4%,占据全球消费增长量的81%。

长期以来,中国似乎没有意识到市场也是价格的主导因素,未能用好自己的资源,在与俄罗斯的定价谈判中一直处于被动,即使是最后签约,也是在俄罗斯担心被欧洲抛弃时我国被动地与之签约。根本原因,一是中国没有形成与国际价格接轨、并能反映中国市场供需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天然气价格仍由政府确定。二是现有管网没有实现公用化,不能在价格调节中发挥作用。

比如,此次中国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谈判中,价格如何确定,中国没有自己的定价方式,用美国的Henry hub对中国有利,但俄罗斯不答应,采用日本的JCC又太高,那就只能按照俄罗斯传统的商业模式来。毕竟,俄罗斯与油品挂钩的模式是相对公平的,而且已在欧洲实际应用了。但中国如此之大的市场规模,采用与欧洲相似的定价模式,至少对中国来说是不公平的。其实,俄罗斯天然气储量惊人,开发潜力巨大,未来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其国内市场需求,还将产生强大的天然气出口需求。俄罗斯要想扩大天然气的出口量,就必须进入亚太地区这一最有市场前景的区域,而中国市场是其必然的选择。

我国不仅没有意识到市场的价值,而且也没有为获得国际定价能力而做任何准备。

目前,我国进口天然气在国内一直按国产气价格进行销售,由于进口气是与国际油价挂钩的,目前价格较高,往往造成销售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以中亚气为例,中国石油每销售1方气,至少要亏损1元,从而形成进口气的巨额亏损。中国石油年报显示,因国内天然气价格倒挂,201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板块亏损200亿元,至2012年亏损额已达419亿元,2013年亏损额高达410亿元。近年来,这笔巨额“政策性亏损”都是由中国石油兜着,问题是,随着进口气量的每年以百亿立方米的增幅上升,这个亏损额将超过中国石油的总利润,继续由中国石油来扛,中国石油还扛得住吗?最终可能谁都不愿意扛,谁也扛不了。

事实上,中国实际具有影响甚至建立亚洲定价模式的潜力。韩国天然气公社中国事业团部长崔珍起认为,一国想建立天然气标杆价格,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大量的天然气供应量,二是要有巨大的市场—中国是亚洲地区唯一同时兼具这两方面条件的国家。因此,也是最有希望形成标杆价格的国家。

中国布局的东北、西北、西南及海上四大天然气进口通道,从而开启一个重要的战略窗口期,在这个窗口期里,中国最大的筹码就是增量市场,就是每年增加的超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专家认为,中国唯有在此战略窗口期抓紧落实天然气价格改革,激发天然气市场活跃度,以形成自主定价能力,才能免受或少受美、俄因素的左右,才能在全球获得足量而价格可承受的天然气供应。

近年来,中国石油一直承担着进口天然气造成的巨大亏损,也一直在呼吁天然气价改。但进口气价格倒挂其实只是天然气价改的外因,其内因是,国内天然气价格不合理的现象已经深入骨髓,严重制约了天然气产业的发展。

一般认为,天然气价改就是政府下文调整价格,以前一直是这样。但天然气产业的超常规发展,使这种价改模式已经跟不上发展的步调。在天然气产业链中,上游的勘探与生产是资金投入最多,也是风险最大的环节,但恰恰在这个环节上,由国家确定的“井口气价格”像一把大锁,把一切美好的想象和向往都锁在了门外,大量低效资源无人问津,非常规资源投资积极性成了霜打的茄子,如果有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开发这些低品位资源,那你就要吞下亏损的苦果。相反,天然气终端销售环节,其销售的天然气无论是来自进口的管道气,还是来自进口LNG,无论是来自高产气田,还是来自低品位的边际气田,销售企业都能获得稳定而可观的效益。这种“效益倒挂”现象严重挫伤了上游企业投资开发低品位、非常规资源的积极性,而我国的天然气资源禀赋中,大量存在的,正是低品位、非常规的资源。这些资源得不到开发,则从根本上打击了天然气产业的发展。

其实很简单,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不久前召开的能源工作会议上所说,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交给市场去解决。这样一来,复杂的问题反而简单了:如欧美一样,放开井口气价格限制,加强对管网的监管,还管网公共交通动输工具的本来属性,天然气销售企业执行类似“井口气市场价(进口气门站价)+管输费+销售成本+适当利润”的价格形成模式,从而形成一个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新机制,而政府则不需要制定价格,而是在进口气、非常规气的税收中给予适当优惠。

记忆中,似乎天然气调价就是涨价,其实不然。价格形成机制由政府定价转变为市场议价之后,价格变化将成为常态,不仅有涨,更会有跌。

今年4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为保障天然气长期稳定供应,国务院要求按照责任要落实、监管要到位、长供有规划、增供按计划、供需签合同、价格要理顺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调度,保障民生用气,努力做到天然气供需基本平衡、长期稳定供应。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关系,抓紧落实天然气门站价格调整方案,加快理顺车用天然气与汽柴油的比价关系,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研究推行非居民用户季节性差价、可中断气价等价格政策。这一文件,为下步天然气改革埋下了令人期待的伏笔。

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样,政府用有形之手制定价格,不如授之以模,示之以范,挥动无形之手,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去确定价格。

猜你喜欢

天然气进口价格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价格
价格
价格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