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语言的主观性研究概览

2014-07-01孙启耀樊红梅

关键词:主观性情态副词

孙启耀,樊红梅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 150001)

国内外语言的主观性研究概览

孙启耀,樊红梅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 150001)

对国内外语言的主观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其中,国外以Benveniste、Lyons、Langacker和Traugott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且其对主观性的定义和研究角度也有所不同。国内关于语言主观性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现象研究两类,且以后者为主。其中,理论研究以理论评介为主,现象研究主要包括主观性的话语标志和不同语域中的话语使用。最后,对语言的主观性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语言;主观性;话语标志;话语使用

1992年,在剑桥大学召开了有关语言主观性和主观化的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被集结成书,书名为“SubjectivityandSubjectivisation”,并于199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从此之后,语言的主观性全面进入语言学家的视野。

认知语言学认为,在人们感知世界的过程中,说话者/认知主体的态度、信仰和情感会不可避免地掺入其中,影响人们对事件及其关系的认识过程和结果。也就是说,语言不仅仅客观地表达命题式的思想,还要表达言语的主体即说话人的观点、感情和态度。语言的主观性“已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中的核心内容,并成为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元理论基础”[1]。

一、国外关于语言的主观性研究

1.Benveniste的研究

法国语言学家Benveniste从语言角度对主观性的探讨被语言学界作为语言主观性研究的开端。在Benveniste看来,语言的主观性是“说话人言语时将自己看成主体的一种能力。它并不是以每个人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来定义,而是被定义为超越整个实际经验和形成持久意识的心灵统一体……是由‘人’的语言身份来决定的”[2]。这里,Benveniste将“主观性”视为说话人作为主体存在的一种属性。

Benveniste认为,最为明显的主观性表象就是人称代词“I”。当它和一些表示思维活动的动词构成主谓结构(如I think,I presume和I conclude)时表现的不是客观命题而是说话人对后续命题的判断、态度或评价,是最典型的主观性语言。[3]这种主观性并非是由行为动词而是由与之相连的人称代词“I”体现出来的。如“I suppose”体现的就是一种主观行为,而“She suppose”体现的则是一种客观陈述。

2.Lyons的研究

继Benveniste之后,Lyons对语言的主观性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与阐述。由于其对主观性的定义较为具体,而且与当前主观性的主要研究角度(视角、情感和认识)相契合,因此他的观点目前在国内语言学界得到了普遍的接受和认可。他认为,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4]739。随着研究的深入,Lyons在不同时期对主观性作出了不同的阐述:“当说话人说出一段话时,他同时也对这段话进行评论,并且表明他对所说内容的态度。这一主观性概念是极其重要的。”[4]739“主观性指的是说话人通过自然语言结构和其常规手段表达自我及说话人态度、信念的方式。”[5]“主观性指的是意识 (认知、情感和感知)主体或行为主体(施事者)的属性(或系列属性)。它表示的是笛卡尔所称之为‘思想实体’的属性,即一些人所说的自己或自我的属性。”[6]

可以看出,Lyons对语言的主观性的研究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从最初模糊的概念意识到后来较为明晰的定位,最终上升到认知和哲学的理论高度,透过现象看到了主观性的本质特征。

3.Langacker和Traugott的研究

Langacker从共时的角度,以认知来探究语言的主观性,并将其纳入认知语法理论体系,而Traugott则以历时的视角,通过考证语义变化过程来观察其主观化倾向。

(1)Langacker的共时研究。Langacker认为主观性是语言所描述的情景中事物的某些关系从客观轴调到了主观轴。在Langacker看来,观察者(说话人)与被观察事物之间具有内在的不对称性,最大程度体现这种不对称性的是“最优观察设置”[7]。具体地说,当一个实体作为隐藏的概念主体处于“台下”(off stage)时,对这个实体的识解带有最大程度的主观性,但是,当它作为被观察的概念客体显露于“台上”(on stage)时,对它的识解则带有最大程度的客观性。[8]图1即为Langacker所标示的基本观察设置,其中:“maximal scope of conception”指“最大概念域”;“focused object of conception(profile)”指“被识解客体(侧体)”;“onstage region(immediate scope)”指“台上(临近域)”;“apprehension/construal by S”指“主体对客体的理解/识解”;“subject of conception(speaker/hearer)”指“概念化主体(说话人/听话人)”。

图1 Langacker所标示的基本观察设置

Langacker用“眼镜”对主观性做了形象的比喻。当人们摘下眼镜放在手里观察时,眼镜只是被观察的客观事物,不是观察的工具,人们对它的认识完全是客观的。但是当人们戴上眼镜并借助它去观察另一事物时,对它的认识就完全是主观的了,因为此时的眼镜不是被感知的对象,而是感知主体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如果概念主体处于感知域之外,其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被识解客体,则其识解过程体现最大程度的主观性。如果概念主体被放到了感知域之内,其注意力就会部分分散到概念主体本身,则其识解过程体现最大程度的客观性。因此,他认为,一个表达式的语义既非主观也非客观,主客观只是这个表达式中具体成分被识解的方式。Langacker认为,主观识解成分与客观识解成分同时存在于表达式的语义当中,当客观识解成分消退时,主观识解成分便会显露出来,主观化最好被看作是一种语义淡化。

(2)Traugott的历时研究。Traugott关注的是主观化的演变过程,即语言中表达主观性的语法结构或形式是如何通过演变而逐步形成的,话语意义是如何“越来越依赖于说话人对所表达命题的主观信念和态度”[9],并将语言的主观性研究融进其语法化理论。语法化是一个词语从词汇语素变为语法语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概念意义弱化甚至消失,最终成为一个抽象的语法标记,是一个历时的过程。

Traugott和Dasher认为,早期语法化中的语义变化是单向性的,意义是沿着从“命题性的”(propositional)到“表达性的”(expressive)的路线发展的,也就是说话语的意义越来越主观化了。从会话含义到规约含义再到语义意义的过程是语义变化的典型轨迹,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新的主观意义。

在Traugott看来,主观化并不是沿着一个方面进行,而是表现在以下互相联系的多个方面。

Langacker和Traugott从不同取向对主观性和主观化进行了研究。虽然二者对主观性持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但正是由于二者思维的激烈碰撞,才将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的性质和特点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从而有助于将来在该领域内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语言的主观性研究

国内关于语言主观性的研究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即主观性的理论研究和主观性的现象研究。而且,后者明显多于前者。这说明,国内语言主观性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话语的使用现象上,还未能进行系统的理论概括。具体而言,语言的理论研究以理论评介为主,此外还包括主观化的模式、汉语语言的主观性等方面的研究;语言的现象研究主要包括主观性的话语标志研究和不同语域下的语言使用现象的主观性研究。

1.主观性的理论研究

刘瑾(2009)分别对Benveniste、Lyons、Langacker和Traugott以及Verhagen关于主观性的定义的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学者对主观性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差异。而且,由于学界缺少明确区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一致标准,因此对语言的主观性需要从“程度”这一角度来理解。这一观点与Langacker将语言的主客观理解为语义的不同表达方式是一致的。沈家煊(2001)对国内主观性研究比较集中的三个方面——说话人的视角(perspective)、说话人的情感(affect)、说话人的认识(epistemic modality)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对以Traugott的“语法化”(grammaticalisation)研究为代表的历时研究取向和以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为代表的共时研究取向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互相依赖、互相促进”,而并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研究维度。高莉、文旭(2012)从共时与历时、二元与三元对立视角对主观性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和阐释,并主张借助语料库对主观性进行实证研究,这样才能使“主观性”这一“主观”的概念更加“客观”化,从而更具说服力。[10]房红梅和马玉蕾(2008)探讨了言据性与主观性的关系问题,并从“历时”的角度来具体阐释一些据素的主观化过程,指出言据性也存在着主观化的演变过程。赵秀凤(2010)通过对主观性和主观化的概念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指出“subjectivity”这一术语具有“语言的主观性”和“认知的主体性”两层含义,同时提出了应该把主观性置于话语交际层面进行动态的立体研究,把研究重心从语言的主观性移向话语的主观性。徐李洁(2008)根据Traugott的主观化理论,以英语IF条件句结构为例,在认知、心理和复合句的语言结构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四维连续统”的主观化分析模式,指出主观化可以表现在逻辑、语义、句法和语用等四个方面,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国内关于主观性的理论研究主要以汉语为主,如张黎(2007)研究了汉语句法中的主观性语义结构及各主观性单位间的主观强度和主观量度,发现“在一个句子中,句法的主观结构呈现一种多元交织的局面”[11],而且“不同语言的句法所携带的主观结构是有所不同的”[11]。张云秋和王悦婷(2011)通过对一名北京话儿童四岁前发展性语料的考察,发现主观性及主观化表达手段习得顺序首先是主观情感,然后是主观认识。主观化表达手段的发展伴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儿童主观化表达手段的丰富与句法结构的复杂度发展具有共变关系。刘全升等(2008)以意见型文本为例,讨论了主观性文本的定义、特点以及汉语主观性文本的一些特性。

2.语言的主观性话语标志

虽然主观性普遍存在于语言使用之中,但实际上语言通常只有一部分成分是专门用来明确表达主观性的。因此,学者主要注重那些能够体现主观性的话语成分,如指示语、副词、时体范畴、情态及某些结构和句式等。

(1)指示语。指示语主要包括空间指示语和人称指示语,其具有指向性,引导构建话语主体的定位系统,明确主体的视角、情感等主观成分。如:

“Bother!”said Pooh,as he opened it.“All that wet for nothing.What’s that bit of paper doing?”

这里的空间指示语“that”指示了较远的心理距离,这是由于概念主体在概念化过程中进行了特殊的心理加工处理,把情感上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投射到空间域,从而选用远距离指示词来标志。

张旺熹和姚京晶(2009)从人称的角度对“人称代词+看/说/想”类结构的话语标记用法进行了研究,从主观性、交互主观性以及对话框架的角度对该类结构的话语标记能力和话语标记功能所表现出的系统的不对称性进行了理论阐释。王蕊(2004)对在言语交际中,人称代词的移用现象进行了讨论,指出这一现象会引发主观层面的言语场景,对移用后的语义的理解取决于说话人对谈论对象的感情、态度以及自己的交际目的。

(2)副词。副词主要包括语气副词和程度副词。语气副词是表现人的主观意志、情感认识的副词(如“吧”“还”“真”等),程度副词是用于表现程度的副词(如“最”“极”等)。很多学者都对副词的主观性进行了研究。

沈家煊(2001)讨论了跟副词“还”有关的两个句式,说明“还”具有“主观”和“元语”的性质。同时他还指出,理解“还”的这种功能有助于解释“还”与近似副词“更、又、也、再”在句法和语义上的异同。陈鸿瑶(2012)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副词“也”的主观性获得作出了解释,认为“也”字的功能多义性是说话人对“比较”框架主观识解的结果。胡建刚(2007)研究了语气副词“才”“都”“了”的主观量度问题,认为“才”表示“主观差量”,“了”表示“主观足量”,“都”表示“主观超量”。赵军(2007)将程度副词分为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两大类。他以“最”和“顶”为例研究了语言的主观性对主观化的影响,认为在言语主观性的作用下,相对程度副词逐渐可以表达绝对的程度。

(3)时体范畴。关于时体范畴的主观性,文旭和伍倩(2007)以英语现在时体和过去时体为横轴,以说话人的视角、情感和认识情态三个方面为纵轴,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话语主观性在英语时体范畴中的体现。郑银芳(2007)从语言主观性角度出发,指出进行体是语言主观化的一种手段,语言主观性不仅体现在进行体对动词内在体态意义的干扰上,还体现在说话者的视角、突显、情态的选择上。因此,话语主观性是进行体多义性的实质。陈前瑞(2003)对汉语进行体或未完整体标记“着、正、正在、在、呢”的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从左到右构成聚焦度由高到低而主观性由低到高的序列,并提出了“聚焦度由高到低的不同,也反映了说话人在呈现客观事件时所持有的主观性的不同”[12]的设想。石毓智和白解红(2007)指出,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现象为,将来时标记又进一步发展出表达各种认识情态的用法,具有估计、预测等主观估价功能。这一发展来自将来时标记的概念内容,因为将来时所指都是未发生的事件,人们对其判断往往具有很高的主观性。

(4)情态。彭兵转(2011)根据莱昂斯的语言三分法观点建构出了以“语言系统范畴中的意义主观性”、“命题态度中的意义主观性”、“情感态度中的意义主观性”、“说话人编码意义和受话人解码意义中的意义主观性”为四个侧面的四棱锥模型,指出情态可在语言不同层面表现出语言的主观性特征。张楚楚(2009)认为,在认识、道义与动力情态之间以及情态动词与无情态动词直陈语气陈述句之间存在主观性程度差异,共同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主观性渐变连续系统。现实与非现实概念使得区分情态句与非情态句具有可行性。杨永芳(2010)比较分析了英语动力情态动词“can”和汉语情态动词“能”的主观性,指出在陈述未发生的事件或非现实的语境下,动力情态动词“can”与“能”都体现了说话人取向的主观性特征。

(5)句式和结构。沈家煊(2002)指出“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主观处置”,即说话人主观认定主语甲对宾语乙作了某种处置。张洪芹(2007)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视角研究了while复句语义的认知理据,主要阐释和分析while复句语义所透视的主观化和主观性意义。祁杰(2010)从语言主观性的角度探讨了由非量词“个”所维系的“V个VP”结构,考察了该结构的主观性及其主观量特征,指出“V个VP”结构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且主要用来表达主观大量。

3.不同语域中的话语使用

不同语域中的话语使用的主观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翻译以及新闻报道三个方面。如王咏梅(2006)针对彭运生教授的《古诗赏鉴四题》对文学鉴赏的主观性与文学批评的客观性进行了讨论,她认为面对以语言符号构筑的文学形象和意境,读者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渗入自己的情感、思想、性情气质和人格精神,对原有的艺术形象和意境进行开拓、补充和再创造。程平(2011)认为诸多翻译理论的逻辑指向、翻译主体的自然属性、翻译语言的主观性以及翻译过程的主观性识解都表明翻译存在不可避免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主要通过翻译主体意识的选择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等形式表现出来。李凌燕(2009)认为,新闻叙事在对所叙之事的选择上,一方面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件的始末,另一方面框限系列事件中的局部事件,以传达一定的价值理念。在叙述主体的介入上,新闻叙事一方面努力营造主体不在场的假象,另一方面,主体又以言者主语、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化的身份介入叙事,主宰叙事的进程。因此,新闻的客观真实性要求其与语言的主观性倾向是相冲突的,这就决定了新闻叙事只能是在客观真实与主观倾向性之间博弈并寻求最佳平衡点。

三、语言主观性的研究前景展望

关于语言的主观性研究,国内外学者均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成果。但总体看来,语言的主观性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框架。因此,就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从理论上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应该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其次,主观使用语言形成含有主观概念内容的语言表达,即语用主观性的加强导致语言在形式和意义上获得固定的主观概念内容,但其中的主观性又该如何界定,学界仍然没有形成一致的标准。因此,语言主观性的判断和界定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焦点之一。

再者,主观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属性,通过对比不同语言来揭示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也为未来的主观性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最后,目前学界大多讨论的都是主观性加强的问题,是否存在主观性减弱的现象?如果存在,又是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动因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学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刘瑾.语言主观性概念探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3):39-42.

[2]BENVENISTE E.Problems in general linguistics[M].Coral Gables:University of Miami Press,1971:224.

[3]冯光武.语言的主观性及其相关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5):26-33.

[4]LYONS J.Semantics:Vol. 2[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5]LYONS J.Deixis and subjectivity:Loquor,ergo sum?[M]//JARVELLA R J,KLEIN W.Speech,place,and action:Studies in deixis and related topics.New York:John Wiley,1982:102.

[6]LYONS J.Linguistic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337.

[7]LANGACKER R W.Concept,image,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0:316.

[8]LANGACKER R 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9:19.

[9]TRAUGOTT E C.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 in English: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 [J].Language,1989(65):31.

[10]高莉,文旭.语言“主观性”研究的多维视角[J].外语教学,2012(6):11-14.

[11]张黎.汉语句法的主观结构和主观量度[J].汉语学习,2007(2):12-19.

[12]陈前瑞.汉语内部视点体的聚焦度与主观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3(4):22-31.

2013-10-3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40046)

孙启耀(1957-),男,教授;E-mail:sunqiyao8888@foxmail.com

1671-7041(2014)03-0109-04

H030

A

猜你喜欢

主观性情态副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
副词和副词词组
从情态角度看语言意义的主观性
情态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