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物理试题难度的设置与控制*

2014-06-27邹丽华

物理通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物理试题课标预估

邹丽华

(大连教育学院学习质量监测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1)

目前,中考试题难度设置与控制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国内学者在物理试题难度设置和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研究者通常从试题情境化、试题示意图、物理过程的复杂性等方面,探讨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而针对学科试题难度的标准设置和全面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少[1~5].在命题管理实践工作中,试题难度设置、预估和控制是命题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不仅影响中考物理试题的命题质量,也制约测试目的的达成.由于中考是高利害考试,难以提前进行试测,所以,命题专家对试题难度进行合理设置、准确预估和有效控制是确保中考物理测试稳定性和公平性的前提.

大连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即将依据《义务教育物理科学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命题,为中考物理学科命题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变化,中考试题难度的设置和控制更显得尤为重要.

1 难度的含义及分类

难度是考试试题与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相适应的指标,它包括相对难度和绝对难度.相对难度是在考试结束之后用统计方法计算出来的,是指通过率或平均得分率,它反映了试题与考生整体水平之间的适应程度.绝对难度是指考试内容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需要具有的心智活动水平(能力层次)的高低,它反映了试题与学科知识、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绝对难度也称为题面难度,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而确定的客观难度.

在中考物理命题和测评过程中,把考前命题教师对试题进行预估的难度称为预估难度,把考后考生数据统计计算的难度称为实测难度.所谓预估难度,就是在命题时由命题教师根据试题内容和考生模考的答对概率,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评估而得到的试题难度.预估难度是对相对难度的预估,它不仅跟试题内容有关,也跟考生状况有关.试题内容是决定预估难度的内因,考生模考的作答反应是决定预估难度的外因,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了试题的预估难度.

2 物理试题难度设置

2.1 依据《课标》内容的目标要求 设置测试内容难度水平

《课标》中内容的水平要求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测量目标的依据.准确把握《课标》内容要求,才能确保设置题目内容的难度水平与《课标》内容要求相一致.

现行《课标》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在《课标》内容及内容水平要求上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在基础知识与技能结果性测量目标上,对测量目标的认知水平划分未变,即了解、认识、理解和操作技能;体验性要求的目标划分由原来的经历、反应、领悟改为经历、认同、内化.在三级主题内容方面,一、二级主题内容未变,三级主题的内容要求由原来的68条减少到63条,相应的知识点由原来的122个增加到134个.如,“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探究并了解同号电荷相互排斥,异号电荷相互吸引”和“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等均是新增加的《课标》内容.“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与“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课标要求水平有所提高,对此内容的考查难度就得相应增加.“机械效率”的课标要求由“理解”水平降低到“了解”水平,故对此内容的考查难度就应该有所降低.

中考物理学科命题,除了要根据《课标》内容中的行为动词确定测量目标之外,还要保证中考试卷知识领域的内容比例应与其教材的课时比例相一致,选取有代表性的知识点作为考点,以考查学生能力立意为指导思想,物理难题设在推理与论证、分析与综合能力等高水平能力要求上,而不应设在低能力水平处.

2.2 根据不同类型高中录取状况 科学设置节点难度系数

考生得分的分布状况不是由整个试卷难度决定的,而是由试题难度分布状况决定的.依照近几年大连市中考物理学科考试说明中的要求,中考试题易、中、难分值比例为7∶2∶1,整卷难度系数在0.70~0.75之间.同时,为了保证中考录取的科学、公平和公正,要求中考区分功能表现在:将适应升入示范性高中、一般公办高中和其他类型学校的学生区分开来.首先要根据重点高中和一般高中录取率找到难度系数的节点;其次确定“7”“2”“1”各部分试题难度系数控制在相应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才能提高录取分数线附近考生的区分度,减小录取误差.如,某一年重点示范类高中和一般高中的录取率分别为30%和55%,则0.30和0.55就成为难度系数的节点.而“7”“2”“1”各部分试题的难度系数分别控制在(0.70,1.00]、(0.40,0.70]、(0.20,0.40].[6]通过难度系数节点的设置,可以确定试题难易程度划分的相对标准,即难度系数0.4是“1”部分的上限难度值,0.70是“7”部分的下限难度值.

3 物理试题难度的控制

因中考安全与保密的要求,难以通过试测的方式获得数据及用统计方法估出试题难度.预估难度作为一种专家估计型的难度确定方法,参与评定的命题教师的专业背景、教学经验以及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熟悉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具体试题难度值的估计.在命题时,不仅要确保命题教师的代表性和命题的专业性,而且要以各命题教师的估计均值作为预估难度值,才能有效减少预估难度的评定误差.预估难度的调整与控制过程如下.

3.1 建构试题难度分布模型 宏观控制难度分布

依据近几年中考物理难度分布,建构试题难度分布模型.预估难度的控制首先要符合考试试题难度分布的要求.不同的考试项目,不同的考试科目,往往对试卷中各难度层次的试题比例要求也是不同的.近几年大连中考物理得分分布呈较稳定的负偏态,将有利于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和高一级学校的选拔.整卷难度和考生得分分布均是由试题难度分布来决定的.综合2010~2013中考物理试题难度分布实际情况,确保试卷难度值控制在[0.70,0.75]区间,易、中、难试题分值比尽量接近7∶2∶1.在2012年试题难度分布的基础上,对各难度区间试题分值进行适当调整,建立试题难度分布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中考物理题卷难度分布模型

由图1可知,试题难度分布模型中试题难度系数可划分为三个区间:易、中、难.试题难度系数大于0.70以上为容易题区,难度系数不大于0.40为难题区,难度系数在0.40~0.70之间的为中等难度题区.通过计算该难度分布模型中,易、中、难试题分值比为7∶2∶1.在实测难度分布的基础上,合理建构试题难度分布模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建构难度分布模型的目的是保证对各能力层次考生的区分和选拔,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试题的难度分布进行命题,避免由于试题难度分布的不合理造成试卷整体难度的不稳定.

3.2 把握物理试题难度的影响因素 微观评估试题难度

评估试题难度是通过影响物理试题难度的因素入手,对试题难度赋值.

3.2.1 借助试题内部特征,评估绝对难度

影响物理试题绝对难度的因素包括试题涵盖知识点的多少、试题考核的认知目标的层次、试题解答的心理加工过程、正确表征问题所需要的技巧,分别表现在测试内容的综合性、测试内容目标的层次性、思维过程的复杂性,以及题目呈现方式的灵活性上.试题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和方法越多,思维水平越高、思维量越大,呈现方式越灵活,情境越复杂,试题绝对难度就越大,即试题就越难.

3.2.2 借助教与学的因素,预估相对难度

在评估绝对难度的基础上,借助教与学对中考试题难度的影响因素,进一步预估试题的相对难度,即预估难度.题目内容教师是否组织学生复习过、练习过;物理实验题目教师是否有条件组织学生做过;实验探究题目是否是教材上的实验内容;试题是常见题还是新颖题,这些因素也会影响试题预估难度.如,题目是考生熟悉的题目,预估难度要比绝对难度低.

3.2.3 参照其他影响因素,确认预估难度

除了借助试题内部特征和影响难度的因素进行难度预估外,还要参照其他影响因素帮助我们进一步确认预估难度.如,本年度命审题者模拟中考考生作答状况、本年市模考学生作答状况和去年中考学生作答状况.通过命审题者模拟作答试卷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审题、解题和作答过程,对试题预估难度进行确认;参照本年度中考物理模考样本的实测难度,及学生模考试题作答情况,对命制好的重点试题的预估难度再一次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和确认.

【例1】(2013年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第16题)家庭电路中的电视、电冰箱和电灯是______联的,控制电灯的开关与电灯是______联的.

例1考查的是家用电器的电路连接方式,知识点单一、认知层次最低,考生只需再现已有知识就能解决.试题绝对难度系数设在0.90左右.但由于该题目考查的内容是中考及模考时常考的内容,答案只有两种可能(串、并),试题的相对难度低于试题的绝对难度,预估难度系数大于0.90,因此,中考命题中该题的预估难度赋值为0.92.考后统计数据计算

得到该题的实测难度值为0.97,预估难度比实测难度估高了0.05,难度偏差在合理的范围内.

3.3 依据难度分布模型 平衡调整试题难度

命题专家依据《课标》完成试题难度的设置和试题预估难度的最后确认后,需要通过加权方法计算出整卷难度值,核查整卷难度是否在0.72左右.如果整卷难度不在测试所要求的难度区间内,就需要调整个别试题的难度.如果要对试题预估难度进行调整,则必须对试题本身进行调整或改变.通过改变试题的知识点数量、认知层次、设问指向、作答要求、评分点权重等方式调整试题及评分标准,并且要重新评定预估难度值,直至符合要求.

为了保证试卷整体难度和试题难度分布符合测试目标的要求,命题教师和专家还必须对编制题目内容进行反复命审,其中也包括对题目难度的核查.如核查题目的难度是否与事前设定的难度相吻合.如果不吻合,就要修改试题,适当降低或增加题目难度.若不改变试题,就得调整其他试题的难度.

总之,预估难度是指学生实际作答时的得分率.无论用什么方法进行难度预估,最终使得试题预估难度与实测难度尽可能相一致,进而保证试卷的平均难度和试题难度分布的合理性,充分发挥中考的区分和选拔功能,保证中考命题质量.

参考文献

1 杜明荣.试题的情景化对试题难度的影响.中国考试,2009(9):40~44

2 杜明荣.试题示意图对试题难度的影响.物理通报,2010(3):71~74

3 杜明荣.探究物理过程的复杂性与试题难度之间的关系.中学物理,2010(1):40~42

4 管建祥.如何控制物理试题的难度.中学物理,2010(1):10~12

5 林振祥.影响初中物理试题难度的因素及控制策略.物理教学探讨,2009(8):7~9

6 赵娟.中考试题命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3(3):43~44

猜你喜欢

物理试题课标预估
美国银行下调今明两年基本金属价格预估
物理学科思想在2021年高考物理试题中的应用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命制趋势探究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物理试题评析
从2019全国理综Ⅰ卷看近三年来物理试题的坚持与实践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史密斯预估控制在排焦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