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台办主任历史性访问台湾

2014-06-26

环球时报 2014-06-26
关键词:张志军两岸关系抗议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本报记者 林鹏飞 ●林风 甄翔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25日抵达台湾访问,并与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举行会谈。这是两岸分治65年来,大陆涉台事务负责人首次踏上台湾土地。岛内舆论纷纷用“历史性”、“里程碑”等字眼儿强调这次访问的意义,并感叹历经风雨的两岸关系终于“轻舟已过万重山”,建立起常态化沟通管道。然而,摆在两岸关系面前的挑战依然艰巨。台湾学生3个月前掀起的“反服贸”争议尚未平息;民进党这次虽然表示“支持两岸官方互动”,张志军此行还将会晤高雄市长陈菊等绿营人士,但一些激进团体仍组织抗议活动,扬言要给大陆台湾事务负责人“民主震撼”。不过有一点没人能够否认——两岸关系向前的“大势”不可逆转。台湾《中央日报》援引岛内专家的话说,张志军在台湾“太阳花学运”冲击之后如期来访,表明大陆的自信心非常强。未来即使民进党上台,也没有办法逆转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这一步足足用了65年” “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抵台湾访问4天,这是大陆对台事务主管部门最高负责人第一次访问台湾,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无疑可以厚实两岸社会互信。”台湾《旺报》25日在社论中如此强调张志军来访的意义。法新社当天称,张志军周三抵达台湾,这是有史以来大陆访台的最高级别政府官员。今年2月,张志军曾与王郁琦在南京会晤,是分治65年来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对话。张志军访台标志着两岸在台湾举行的最高级别对话,分析人士认为此访意味着两岸关系进一步迈向正常化。 台湾“中央社”称,张志军于25日上午11时30分抵达桃园机场,受到热烈欢迎。一下飞机,他亲切地用闽南话问候“大家好”。在下午的两岸事务首长会议致辞时,张志军表示,两岸从1949年的武力对抗,到半年内完成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的互访,并建立两个部门之间常态化的联系沟通机制,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他还表示,这次从北京到台湾,飞行一共用时不到3个小时,但是迈出这一步足足用了65年。王郁琦表示,在他上次访问南京4个月后,第一位踏上台湾土地的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来访,对两岸具有重大意义。张志军此行来台,的确会听到不同声音,但这也是张主任认识台湾的好机会。他希望陆方理解台湾的民主宪政体制以及政治生态。 在2个小时的闭门“张王会”后,国台办新闻局长马晓光在记者会上表示,两岸关系大致稳定,虽然出现一些新情况,但是和平发展的方向没有改变,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主流民意。他透露,“张王会”中持续协商互设办事机构,另外也提到共同培育两岸旅游市场,适度扩大大陆居民来台、推动两岸新闻交流等事宜。王郁琦在记者会上称,双方确认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将纳入人道探视功能,双方达成明确共识,希望完善办事机构功能。王郁琦还称,他在会中明确告诉陆方,台湾各界高度关切台湾未来由谁决定,“我政府立场是台湾前途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由台湾2300万人民共同决定”。 在举行“张王会”的桃园诺富特饭店外,一些激进团体趁机举行抗议活动。“中央社”称,部分团体手持“人民举红牌,拒绝王张会”等广告牌,并高喊口号,反对“黑箱作业”。“岛国前进”组织成员、“太阳花学运”组织者林飞帆和陈为廷鼓动上百支持者聚集在饭店外抗议,企图冲撞警方警戒线,被大批警力封锁。25日下午,总计有约大小四波冲突,所幸冲突未扩大。警方紧急调派其他地点警力集结,抗议人士无法越雷池一步,最后在封锁线外静坐。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5日称,在张志军抵达桃园机场之前,已经有多个团体到场“迎接”,有人到场抗议,也有人在机场拉红布条欢迎张志军到访。欢迎与反对的两个阵营立场分明,反对者总人数不到200人。“中央社”称,张志军抵台之际,数名黑衣男子与台联党成员在机场发生冲突,场面火爆多人受伤。虽然民进党表示不会组织有规模的抗议,但台联党等一些“台独”团体据传已陆续集结,扬言将如影随形地抗议。4天访问行程中,警方预计出动1000多名警察维持秩序。民进党真实态度受考验 访台行程中,张志军还将与新北、高雄、台中三市市长会面,并参观中小企业,与学生、学者座谈。台湾《中国时报》25日称,两岸商界都对这次访问抱有期望。大陆全国台企联会长郭山辉说,台湾学运促成张志军更想听台湾多元声音,这也显示大陆对台工作更细腻。他认为张志军此行意义,不亚于当年“辜汪会谈”。台湾竞争力论坛秘书长谢明辉说,从台湾竞争力论坛的民意调查来看,五成以上的台湾民众都支持张志军访台,因此张志军访台也是一次水到渠成的访问。 《联合晚报》25日称,除了与市长会面,这次访问多安排与民间交流,还将与泛绿学者闭门座谈,显然表达了陆方倾听多元意见的诚意。这次访问期间,双方并无打算签订政治性协议,主要是确认两岸事务主管部门首长定期互访,并建立常态性沟通机制,应无太强的政治性争议。但因两岸服贸协议争议还未平息,而“太阳花学运”的余波犹在,大规模示威或许不会出现,但小型骚动恐难避免。 针对张志军到访,民进党主席蔡英文25日表示,希望张志军能多倾听台湾多元的声音,真实了解台湾人的想法及生活方式。她还称,“对于台湾前途,由2300万人来决定,是很坚定的立场”。此前,蔡英文曾通过发言人公开表示,“我们乐观其成,民进党会以来者是客的态度,友善互动交流”。民进党大佬、前“行政院长”游锡堃说,张志军如果是来交流,在全球化浪潮下,任何人都挡不住。 《联合晚报》25日说,相对于2008年11月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首次来台,蔡英文领导民进党全面抗议,甚至爆发警民流血冲突,蔡英文因此被冠上“暴力小英”之名,这次张志军来台,民进党已改为正面态度看待,甚至传出蔡英文表示,只要不设前提,也可以和张志军在民进党中央党部会面。这样的态度改变,凸显6年来时空环境改变,两岸交流已是政治主流。英国广播公司网站称,张志军预定27日与民进党籍高雄市长陈菊会面,双方的见面和互动,对日后的民、共接触,具有指标意义。 不过有岛内分析人士对民进党的真实态度表示质疑。一名台湾资深媒体人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台湾各界都清楚,林飞帆与陈为廷等激进人士本就是蔡英文的“心腹弟子”,民进党一方面口头上说“乐观其成”,但一方面却又任由子弟兵到现场抗议、捣乱,这绝对是两面手法。必须突破绿营的“政治绑架” 无论岛内各派打的什么算盘,有一点很清楚,两岸关系发展的大趋势不容撼动。台《中央日报》援引台湾竞争力论坛秘书长谢明辉的话说,张志军这次访台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两岸关系发展得以正式化、正常化、常态化的里程碑;未来即使民进党执政,也没有办法逆转两岸关系的这种发展,所以有划时代的意义。台湾《中华日报》25日的社论称,台湾最大的在野党也没有在台海兴风作浪的筹码,“人同此心,心同此感”,两岸和平发展是两岸民心之所趋。 马英九25日在国民党中常会上表示,在推动两岸交流上始终非常谨慎,一步一步都走得非常小心。英国广播公司25日分析称,张志军此访的背景正值大陆调整策略、进一步拉近两岸关系之际。北京希望摆脱自身与马英九本人的关联,从而避免反对马英九和国民党的力量以及岛内政治干扰两岸协议和关系发展。北京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展现出大陆关心普通台湾人对两岸关系看法的形象,同时也希望建立起与民进党的关系,这样不管谁能赢得2016年“总统”选举和“立法院”选举,大陆都能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发展。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专家王建民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张志军这次访台展示了大陆对台工作的坚定信心,我们不怕少数逆流,还是坚持两岸发展的正确方向,这是我们自信的表现。访问意义重大,但也应该看到它的局限性。绿营势力为访问设定了各种条条框框,严重影响了两岸会晤的实质效果,使政治意义大打折扣。比如双方不能进行政治性问题讨论,不能签署文件、声明,不能回应一个中国框架等。王建民表示,现在两岸关系某种程度上被绿营政治绑架了,大陆方面必须冲破阻挠,勇于突破,而不是一味妥协、退让,否则两岸政治对话将遥遥无期。今后大陆在延续对台让利的同时,应更多地强调互利双赢,更公平合理。▲

猜你喜欢

张志军两岸关系抗议
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用温针灸结合三仁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分析
“函数”复习专题
缝线抗议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上万猪农扔粪抗议马英九
陈云林抵台湾笑对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