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棋思

2014-06-25左文

晚晴 2014年4期
关键词:残局耐性步步

左文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记载,主要流行于贵族阶层。之后不断演变发展,至北宋时基本定型,到了南宋时期,象棋成为家喻户晓、流行极广的游戏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可见,象棋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属国粹。

本人自小喜爱下棋,这一辈子与象棋结下了不解之缘。平时闲暇之余,或与棋友对弈,或上网寻乐,从2000年在联众世界游戏网注册后,多在网上下棋。有天偶然查看记录,上网时长居然达到了6400余小时,也就是不吃不喝有266天在网上下棋,也算一个象棋痴迷者了。

常常下棋,除了消遣,还会引发很多思考,感悟棋中蕴含的玄机和哲理。从对弈者开棋布局,到中盘厮杀,再到残局定夺,可窥见对弈者的知识、涵养、品行、素质、思想、境界、性格与为人。本人粗略归纳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深谋远虑型。讲究谋篇布局,不急于进攻,守好阵地,设好陷阱挖好坑,一旦对手中招,即以强大气势,攻城掠地,直捣老巢,克敌制胜。

二是慢条斯理型。不急不躁,不愠不火,每步棋都思考良久,斟酌再三,即便必须走的棋也要磨蹭半天,方才出手,让人十分着急。

三是谦谦君子型。开棋之前先问好,对弈中允许你悔棋,他出错了还请教你能否悔棋,赢了棋便说不好意思,承让了,输了棋会说向你学习之类的,十分低调,但下棋认真。

四是性情急躁型。有的设定三分钟或五分钟一盘,有的开局之后,走棋如疾风,似乎不加思索,并一再催促你快走。由此想起一则笑话:一性急之人到面馆吃面,到后就喊上面,老板端了一碗面过来倒在桌上说:快吃,我好收碗。此人回家对老婆说:气死我了。妻一听,打起包袱就走,此人问因何?其妻说:你都要死了,我还不嫁人?都是性急之人。

五是绝不服输型。一旦输了棋,总想扳回来,由于情绪不稳定,总输,总想扳。终于下成平局还不满足,非要赢一盘才行,但往往赢了一盘还想赢,由此你来我往,下个不停。

六是见好就收型。不求大获全胜,只要赢一盘,马上退出,但如果没赢,是要一直对弈下去的,当意识到确实技不如人时,也会知趣而退。

七是善于伪装型。以看似笨拙的一招,掩饰其随之而来的杀机,老谋深算,不露痕迹。让你产生轻敌麻痹之意,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战机,丢子输棋。

八是抱有企图型。开棋之后,并非专注于下棋,顾左右而言他,甚至还让子让棋。其注意力放在与你拉家常、套近乎上,醉翁之意不在酒,明显地是另有所图。

九是出言不逊型。喜欢骂骂咧咧,从开局到结束,不停唠叨。你走错棋时,他讽刺嘲笑你,自己走错时,他会粗口大骂。一旦你输棋,那些尖酸刻薄之语纷至扑来,让人欲恕还忍,一幅玩世不恭的模样。

十是泼皮无赖型。当他走错棋时,非要你让他悔棋,死缠硬磨,好话说尽。而你走错一步,他是绝不会让的,恨不得把你置之死地。明知他已输定了,就是不认输,与你耗时间,比耐性。

以上十类,虽不能涵盖全面,但也可从中窥视百态。

对弈,拼的是实力,比的是智慧,搏的是勇气。从开篇布局就要有长远考虑,战略思维,如果随意性太大,很可能会出错招,走错棋,一步走错步步错,最后全盘皆输。棋至中盘,处于胶着状态,当对方步步紧逼,要吃掉你的车或马或炮时,应权衡利弊,要当机立断,不能优柔寡断。那种既怕丢子,又想占便宜,前怕狼、后怕虎的思维方式,最终得不偿失。需要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勇气,只要能擒住对方的王,自伤八百也是胜利。棋至残局,有时尽管处于弱势,要树立必胜信心,要有耐性,沉得住气,善于寻找和捕捉战机,对方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有可能扭转局势,反败为胜。网上下棋,采取积分制,每赢一局加十多分,分数越多,级别越高,反之,级别就越来越低,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世事之物,往往带有共性。由此及彼,人生也是一盘棋呀。从前述所列的十种类型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影子,世间万象,人生百态,有过之而无不及。就象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有个目标、有个规划,需要作出多种选择。柳青说: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例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地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棋如人生,人生如棋呀。endprint

猜你喜欢

残局耐性步步
残局不是结局
辛巴狗亚特兰蒂斯大冒险
残局不是结局
残局不是结局
哲理漫画
象棋残局之成语猜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