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

2014-06-25王佳丽孙长江

商业会计 2014年7期
关键词:成长性因子分析

王佳丽+孙长江

摘要:本文以2010-2012年的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成长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以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可以基本评价企业的成长性。同时,本文提出了提高企业成长性的几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 成长性 因子分析

企业的成长性是指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预测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企业的成长性进行研究和评价可以很好地帮助企业找准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和发展空间,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而言也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比重的逐渐增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和保健意识明显增强,从而对医药企业的成长性的关注度也明显提高。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企业成长性的评价模型,对医药企业的成长性进行了研究。

一、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对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较早。亚当·斯密(1776)的产业分工论认为,市场规模与分工程度决定着企业成长。马歇尔(1890)是古典经济学中企业成长问题的重要贡献者,他认为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是决定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彭罗斯(1959)则把成长经济作为企业成长的核心动力,成长经济是对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充分利用。马里斯(1964)认为企业需求增长与供给增长决定着企业的成长。安索夫(1965)是最早把企业的成长与企业战略联系到一起的学者,他认为企业成长要对自身能力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企业要具备协调能力,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卡多佐(2000)认为有七种因素影响企业的成长,分别是经营愿景、核心团队、适当的经营规模、时机选择、准确的成长预期、正确的市场以及有效的资源配置。

我国对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起步很晚。蒋一苇(1980)认为,企业是有生命的,企业的成长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内部能动力,他倡导政府对企业扩大权利,这是政企分离的先声,对以后的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杨杜(1996)认为企业成长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经营资源的积累和扩张,另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决策流程的变革、创新过程,是量的积累与质的提高相结合的过程。韩福荣、徐艳梅(2002)等人从仿生学的角度解释了企业成长动力,认为企业只有保持成长,才能延长企业的寿命。汤文灿、李攀峰(2005)认为,企业成长过程是企业规模扩张、知识积累和制度建设三者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刘林(2007)认为,企业管理能力、环境变化中把握机遇能力、确定竞争优势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

目前的文献大多是基于财务指标对企业成长性进行评价。财务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成长性,但是财务指标是一种静态的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短期内的经营情况,这可能误导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而放弃长远发展。本文分析这些指标时采用动态的研究方法,计算各指标的几何平均数,建立企业成长性的评价体系。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用医药制造业2010-2012年沪深两市124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然后剔除5家*ST公司以及15家数据缺失的公司,得到104个研究样本。选择上市公司是因为上市公司的财务制度比较规范,信息透明度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样本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本文采用SPSS17.0软件和EXCLE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指标选取

本文根据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布的财务数据,以流动比率(X1)、速动比率(X2)、流动资产周转率(X3)、总资产周转率(X4)、资产负债率(X5)、资产报酬率(X6)、总资产净利率(X7)、净资产收益率(X8)、每股收益(X9)、现金流量比率(X10)、可持续增长率(X11)、资本积累率(X12)、总资产增长率(X13)、净利润增长率(X14)、营业收入增长率(X15)15个财务指标对企业成长性进行综合评价。

三、实证分析

(一)因子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企业的成长性进行评价。因子分析法可以从众多变量中提取共性因子,能对多元因子进行降维,可以挖掘变量中最基础的隐性因子。因子分析通常以主成分分析方法为基础。

1.判断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根据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KMO值为0.668,说明因子分析是基本适合的;Bartlett检验的概率为0.000,拒绝Bartlett检验的0假设,说明本文的指标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2.因子数量的确定。观察贡献率表,为了确保质量,选择特征值>1的公共因子。通过因子分析,共有5个公共因子,表明测量企业成长性的15个变量可以载荷于6个因子。并且前6个公共因子对总体变量解释量达到82.957%,解释程度较高。

3.因子类型。采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进行正交旋转,由旋转后的结果可知:F1在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可持续增长率有较高的载荷量,因此F1为盈利因子,综合了整个指标体系的25.120%的信息;F2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量比率上有较高的载荷量,因此F2为偿债因子,综合了整个指标的20.688%的信息;F3在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上有较高的载荷量,因此F3为发展因子,综合了指标的16.704%的信息;F4在流动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上有较高的载荷量,因此F4为营运因子,综合了指标的13.269%的信息;F5在净利润增长率上有较高的载荷量,因此F5为创新能力因子,综合了7.175%的信息。

4.因子得分。根据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如表1所示。

根据主成分系数矩阵得出各个因子的函数为:

F1=-0.067X1-0.07X2-0.024X3+0.006X4-0.054X5+0.266X6+0.262X7+0.254X8+0.194X9+0.028X10+0.136X11-0.046X12-0.041X13-0.071X14+0.044X15endprint

F2=0.331X1+0.333X2+0.045X3+0.082X4-0.181X5-0.006X6+0.027X7-0.059X8-0.016X9+0.320X10-0.077X11-0.009X12-0.037X13+0.103X14-0.131X15

F3=0.042X1+0.045X2+0.043X3+0.059X4+0.097X5-0.073X6-0.085X7-0.024X8+0.076X9-0.110X10+0.276X11+0.402X12+0.403X13-0.037X14+0X15

F4=0.102X1+0.106X2+0.473X3+0.505X4+0.144X5-0.025X6-0.042X7+0.024X8-0.026X9+0.105X10+0.054X11+0.053X12+0.030X13+0.093X14-0.268X15

F5=0.044X1+0.047X2+0.014X3+0.017X4+0.028X5-0.002X6-0.015X7+0.033X8-0.160X9+0.022X10+0.07X11-0.024X12-0.04X13+0.857X14+0.425X15

根据各因子的得分贡献率,分别为25.120%、20.688%、16.704%、13.269%、7.175%。根据函数,分别计算出5个因子的得分,然后计算综合得分:

F=25.120/82.957F1+20.688/82.957F2 +16.704/82.957F3+13.269/82.957F4+7.175/82.957F5

(二)结果分析

计算出各个样本的综合得分,按照得分高低进行排名。由表2的排名可知:

1. 排名靠前的企业,所有的因子不一定都得很高分,排名最后的企业不一定所有因子都得很低的分,企业成长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盈利因子排名前五是:海翔药业、云南白药、东北制药、片仔癀、丽珠集团,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好并不一定成长性就好,成长性好的企业盈利能力也可能不很好,但是盈利能力好的企业有较好的盈利模式,行业地位稳定,企业的整个综合指标会很快提高。

3.创新因子排名前五是:三精制药、普洛药业、天目药业、北大医药、紫光古汉,基本与综合指标保持一致。

4.发展因子排名前五名是:力生制药、康芝药业、誉衡药业、北陆药业、太安堂,企业的综合排名和上市公司的实际发展能力是相符的。

5.营运因子排名前五是:三精制药、北陆药业、力生药业、誉衡药业、康芝药业,企业的综合排名与企业的营运能力也是相符合的。

6.偿债因子排名前五是:北陆药业、力生药业、誉衡药业、康芝药业、奇正藏药,企业的综合排名与偿债能力也是基本相符的。上述排名与企业的发展实际是基本相符的。

四、结论

本文以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企业的成长性评价问题,并得出结论如下:

1.本文选取同一行业医药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各个指标的差异不是很大,可比性相对较强,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时,应该更加有效。

2.成长性综合排名是由不同的因子影响决定的,每个企业应该分析自身的弱项因子,从自身的弱点入手,增强企业的成长性。例如,海翔药业虽然其盈利能力很强,但是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很差,所以成长性综合排名靠后。因此,要提高企业的综合排名一定要综合提高各种能力。

3.成长性综合排名中,盈利因子、偿债因子和发展因子的贡献率都很高,想要增加企业的成长性,企业不应该只看重短期的利益,而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对于利益相关者来说,不仅关注企业短期的成长或者盈利情况,更应看重企业长期的可持续性和成长性。

4.增加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占领市场地位。

由于资料、篇幅及数据获得的原因,本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剔除了*ST和数据缺失的公司,而且选取的是2010-2012年三年的数据,可能数据维度不够宽,这些都可能导致实证结果与实际的结果有一定的出入;本文选择的都是上市公司的数据,非上市公司的数据由于难以获得没有包含在内,这可能与整个行业的实际有差异;本文选取的指标都是最基本的指标,可能不能全面评价企业的成长性。J

参考文献:

1.彭罗斯.企业成长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龚福和,高娟.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小制造企业成长性研究[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3,(1).

3.徐维爽,张庭发,宋永鹏.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及技术创新贡献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01).endprint

F2=0.331X1+0.333X2+0.045X3+0.082X4-0.181X5-0.006X6+0.027X7-0.059X8-0.016X9+0.320X10-0.077X11-0.009X12-0.037X13+0.103X14-0.131X15

F3=0.042X1+0.045X2+0.043X3+0.059X4+0.097X5-0.073X6-0.085X7-0.024X8+0.076X9-0.110X10+0.276X11+0.402X12+0.403X13-0.037X14+0X15

F4=0.102X1+0.106X2+0.473X3+0.505X4+0.144X5-0.025X6-0.042X7+0.024X8-0.026X9+0.105X10+0.054X11+0.053X12+0.030X13+0.093X14-0.268X15

F5=0.044X1+0.047X2+0.014X3+0.017X4+0.028X5-0.002X6-0.015X7+0.033X8-0.160X9+0.022X10+0.07X11-0.024X12-0.04X13+0.857X14+0.425X15

根据各因子的得分贡献率,分别为25.120%、20.688%、16.704%、13.269%、7.175%。根据函数,分别计算出5个因子的得分,然后计算综合得分:

F=25.120/82.957F1+20.688/82.957F2 +16.704/82.957F3+13.269/82.957F4+7.175/82.957F5

(二)结果分析

计算出各个样本的综合得分,按照得分高低进行排名。由表2的排名可知:

1. 排名靠前的企业,所有的因子不一定都得很高分,排名最后的企业不一定所有因子都得很低的分,企业成长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盈利因子排名前五是:海翔药业、云南白药、东北制药、片仔癀、丽珠集团,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好并不一定成长性就好,成长性好的企业盈利能力也可能不很好,但是盈利能力好的企业有较好的盈利模式,行业地位稳定,企业的整个综合指标会很快提高。

3.创新因子排名前五是:三精制药、普洛药业、天目药业、北大医药、紫光古汉,基本与综合指标保持一致。

4.发展因子排名前五名是:力生制药、康芝药业、誉衡药业、北陆药业、太安堂,企业的综合排名和上市公司的实际发展能力是相符的。

5.营运因子排名前五是:三精制药、北陆药业、力生药业、誉衡药业、康芝药业,企业的综合排名与企业的营运能力也是相符合的。

6.偿债因子排名前五是:北陆药业、力生药业、誉衡药业、康芝药业、奇正藏药,企业的综合排名与偿债能力也是基本相符的。上述排名与企业的发展实际是基本相符的。

四、结论

本文以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企业的成长性评价问题,并得出结论如下:

1.本文选取同一行业医药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各个指标的差异不是很大,可比性相对较强,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时,应该更加有效。

2.成长性综合排名是由不同的因子影响决定的,每个企业应该分析自身的弱项因子,从自身的弱点入手,增强企业的成长性。例如,海翔药业虽然其盈利能力很强,但是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很差,所以成长性综合排名靠后。因此,要提高企业的综合排名一定要综合提高各种能力。

3.成长性综合排名中,盈利因子、偿债因子和发展因子的贡献率都很高,想要增加企业的成长性,企业不应该只看重短期的利益,而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对于利益相关者来说,不仅关注企业短期的成长或者盈利情况,更应看重企业长期的可持续性和成长性。

4.增加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占领市场地位。

由于资料、篇幅及数据获得的原因,本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剔除了*ST和数据缺失的公司,而且选取的是2010-2012年三年的数据,可能数据维度不够宽,这些都可能导致实证结果与实际的结果有一定的出入;本文选择的都是上市公司的数据,非上市公司的数据由于难以获得没有包含在内,这可能与整个行业的实际有差异;本文选取的指标都是最基本的指标,可能不能全面评价企业的成长性。J

参考文献:

1.彭罗斯.企业成长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龚福和,高娟.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小制造企业成长性研究[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3,(1).

3.徐维爽,张庭发,宋永鹏.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及技术创新贡献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01).endprint

F2=0.331X1+0.333X2+0.045X3+0.082X4-0.181X5-0.006X6+0.027X7-0.059X8-0.016X9+0.320X10-0.077X11-0.009X12-0.037X13+0.103X14-0.131X15

F3=0.042X1+0.045X2+0.043X3+0.059X4+0.097X5-0.073X6-0.085X7-0.024X8+0.076X9-0.110X10+0.276X11+0.402X12+0.403X13-0.037X14+0X15

F4=0.102X1+0.106X2+0.473X3+0.505X4+0.144X5-0.025X6-0.042X7+0.024X8-0.026X9+0.105X10+0.054X11+0.053X12+0.030X13+0.093X14-0.268X15

F5=0.044X1+0.047X2+0.014X3+0.017X4+0.028X5-0.002X6-0.015X7+0.033X8-0.160X9+0.022X10+0.07X11-0.024X12-0.04X13+0.857X14+0.425X15

根据各因子的得分贡献率,分别为25.120%、20.688%、16.704%、13.269%、7.175%。根据函数,分别计算出5个因子的得分,然后计算综合得分:

F=25.120/82.957F1+20.688/82.957F2 +16.704/82.957F3+13.269/82.957F4+7.175/82.957F5

(二)结果分析

计算出各个样本的综合得分,按照得分高低进行排名。由表2的排名可知:

1. 排名靠前的企业,所有的因子不一定都得很高分,排名最后的企业不一定所有因子都得很低的分,企业成长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盈利因子排名前五是:海翔药业、云南白药、东北制药、片仔癀、丽珠集团,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好并不一定成长性就好,成长性好的企业盈利能力也可能不很好,但是盈利能力好的企业有较好的盈利模式,行业地位稳定,企业的整个综合指标会很快提高。

3.创新因子排名前五是:三精制药、普洛药业、天目药业、北大医药、紫光古汉,基本与综合指标保持一致。

4.发展因子排名前五名是:力生制药、康芝药业、誉衡药业、北陆药业、太安堂,企业的综合排名和上市公司的实际发展能力是相符的。

5.营运因子排名前五是:三精制药、北陆药业、力生药业、誉衡药业、康芝药业,企业的综合排名与企业的营运能力也是相符合的。

6.偿债因子排名前五是:北陆药业、力生药业、誉衡药业、康芝药业、奇正藏药,企业的综合排名与偿债能力也是基本相符的。上述排名与企业的发展实际是基本相符的。

四、结论

本文以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企业的成长性评价问题,并得出结论如下:

1.本文选取同一行业医药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各个指标的差异不是很大,可比性相对较强,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时,应该更加有效。

2.成长性综合排名是由不同的因子影响决定的,每个企业应该分析自身的弱项因子,从自身的弱点入手,增强企业的成长性。例如,海翔药业虽然其盈利能力很强,但是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很差,所以成长性综合排名靠后。因此,要提高企业的综合排名一定要综合提高各种能力。

3.成长性综合排名中,盈利因子、偿债因子和发展因子的贡献率都很高,想要增加企业的成长性,企业不应该只看重短期的利益,而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对于利益相关者来说,不仅关注企业短期的成长或者盈利情况,更应看重企业长期的可持续性和成长性。

4.增加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占领市场地位。

由于资料、篇幅及数据获得的原因,本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剔除了*ST和数据缺失的公司,而且选取的是2010-2012年三年的数据,可能数据维度不够宽,这些都可能导致实证结果与实际的结果有一定的出入;本文选择的都是上市公司的数据,非上市公司的数据由于难以获得没有包含在内,这可能与整个行业的实际有差异;本文选取的指标都是最基本的指标,可能不能全面评价企业的成长性。J

参考文献:

1.彭罗斯.企业成长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龚福和,高娟.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小制造企业成长性研究[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3,(1).

3.徐维爽,张庭发,宋永鹏.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及技术创新贡献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长性因子分析
2018上海成长性企业50强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二胎概念股投资价值分析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新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
分析师一致预期最具成长性个股
分析师一致预期最具成长性个股
分析师一致预期最具成长性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