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青河县布汗布拉克铁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

2014-06-18白清明等

新媒体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白清明等

摘 要 布汗布拉克铁矿位于卡拉先格尔铜、金、铁(多金属)成矿带中段。由于工作程度低,具进一步找矿前景。文章通过对矿区地层、岩浆岩、构造、矿(化)体特征概述,总结其控矿地质因素、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

关键词 乌图布拉克;矿(化)体;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矿床成因

中图分类号:P61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6-0134-01

1 地质特征

布汗布拉克铁矿区位于青河县城南约60千米之乌图布拉克岩体之西南缘,属卡拉先格尔铜、金、铁(多金属)成矿带中段。于矿区开展1:10000地质草测6.25平方千米(图1)。现对矿区地层、岩浆岩、构造、矿化蚀变特征进行简要概述。

1)地层。区内地层为中泥盆统蕴都喀拉组第二岩性段,岩性以变质砂岩和凝灰岩为主。变质砂岩呈条带状分布,宽50米左右,面积较小,岩石具有较强的绢云母化蚀变。凝灰岩呈带状分布,面积相对较大,向区外具扩展之趋势。

2)岩浆岩。区内岩浆岩呈现不同岩性,多期次特征,出露面积较大的为早石炭世第二侵入次的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岩石沿裂隙面发育褐铁矿化蚀变。其次为早石炭世第一侵入次的闪长岩,蚀变较强。在凝灰岩、安山玢岩穿插闪长岩、蚀变闪长岩之脉体或透镜体。辉绿岩、辉长岩呈岩脉产出,规模均较小。

区内小面积出露角闪岩及安山玢岩,安山玢岩普遍具有较强的绿帘石化。

3)构造。区内分布2条断层,总体走向为300度左右,北倾,倾角在75度左右。断层延伸出工区,两侧岩石较为破碎。

4)矿(化)体特征。该区内共圈定2条磁赤铁矿(化)体,其中L1(东矿带)矿体长达280米有余,宽达2-4米,TFe平均品位达25%以上。L2矿(化)体,矿体长达240米左右,宽在2-6米,TFe平均品位达28%以上。矿体的走向为310度左右,北倾,倾角在80度以上。

二条磁赤铁矿矿(化)体均产于强绿帘石化安山玢岩与凝灰岩之接触带(矽卡岩化带)。铁矿石为磁铁矿、赤铁矿。磁、赤铁矿呈致密块状,少量呈细脉条带状。

5)矿石矿物特征。矿区圈定的铁矿(化)体矿石为原生钛磁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石,极少数地段铁矿体具有氧化特征。

根据光薄片资料,矿石矿物5种,脉石矿物10种。

图1 布汗布拉克铁矿区地质草测平面图

黄铁矿为粒状集合体。呈星点状,稀疏浸染状分布。

钛磁铁矿为灰褐色,自形和它形粒状,呈侵染状不均匀分布。

赤铁矿为呈片状,定向排列呈条带形不均匀分布。

磁铁矿为自形和它形粒状。呈条带状集合体或呈侵染状不均匀分布。

褐铁矿为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多为交代硫化物、磁铁矿产物。

2 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1)控矿因素。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中泥盆统蕴都喀拉组第二岩性段,以变质砂岩和凝灰岩为主。火山岩主要为安山玢岩、角闪岩,早石炭世第一侵入期次的闪长岩及第二侵入期次花岗岩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岩浆冷却或发生化学变化,过饱和矿物从中结晶出来,受期后断裂构造作用影响,向被侵入体接触带位移富集成矿。

2)找矿标志。中泥盆统蕴都喀拉组第二岩性段为该区控矿地层,地表铁矿化及蚀变特征为直接找矿标志;大比例尺高精度磁法测量圈定局部异常范围为间接找矿方法,可达到预期效果。

3 矿床成因

1)成矿期与矿化阶段。乌图布拉克铁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中泥盆统蕴都喀拉组之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早石炭世岩浆侵入与冷的岩石接触,在接触带不仅围岩发生强烈变化,岩浆本身也发生变化,发生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矽卡岩化带。

早石炭世不同期次的闪长岩、花岗岩侵入,岩浆期后热液与地下水混合沿构造断裂破碎带迁移,促使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的成矿元素随热液不断富集,首先大量形成的是磁铁矿和赤铁矿,然后是其它矿物。

在随后发生的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围岩中加入了来自岩浆的水热流体,其含有各种挥发组分、SiO2、Al2O3和多种金属元素。于是这些物质和围岩矿物发生交代形成新矿物的反应,形成的矿物组合受很多因素的控制。

2)矿床成因。综合分析认为,布汗布拉克铁矿为接触交代-热液型磁铁矿床。

参考文献

[1]冯鈡燕.矿床学原理[M].地质出版社,1984.

[2]赵鹏大.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3]刘学清等.新疆青河县布尔拉克铜金矿普查报告[R].新疆地质勘查中央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2012.endprint

摘 要 布汗布拉克铁矿位于卡拉先格尔铜、金、铁(多金属)成矿带中段。由于工作程度低,具进一步找矿前景。文章通过对矿区地层、岩浆岩、构造、矿(化)体特征概述,总结其控矿地质因素、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

关键词 乌图布拉克;矿(化)体;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矿床成因

中图分类号:P61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6-0134-01

1 地质特征

布汗布拉克铁矿区位于青河县城南约60千米之乌图布拉克岩体之西南缘,属卡拉先格尔铜、金、铁(多金属)成矿带中段。于矿区开展1:10000地质草测6.25平方千米(图1)。现对矿区地层、岩浆岩、构造、矿化蚀变特征进行简要概述。

1)地层。区内地层为中泥盆统蕴都喀拉组第二岩性段,岩性以变质砂岩和凝灰岩为主。变质砂岩呈条带状分布,宽50米左右,面积较小,岩石具有较强的绢云母化蚀变。凝灰岩呈带状分布,面积相对较大,向区外具扩展之趋势。

2)岩浆岩。区内岩浆岩呈现不同岩性,多期次特征,出露面积较大的为早石炭世第二侵入次的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岩石沿裂隙面发育褐铁矿化蚀变。其次为早石炭世第一侵入次的闪长岩,蚀变较强。在凝灰岩、安山玢岩穿插闪长岩、蚀变闪长岩之脉体或透镜体。辉绿岩、辉长岩呈岩脉产出,规模均较小。

区内小面积出露角闪岩及安山玢岩,安山玢岩普遍具有较强的绿帘石化。

3)构造。区内分布2条断层,总体走向为300度左右,北倾,倾角在75度左右。断层延伸出工区,两侧岩石较为破碎。

4)矿(化)体特征。该区内共圈定2条磁赤铁矿(化)体,其中L1(东矿带)矿体长达280米有余,宽达2-4米,TFe平均品位达25%以上。L2矿(化)体,矿体长达240米左右,宽在2-6米,TFe平均品位达28%以上。矿体的走向为310度左右,北倾,倾角在80度以上。

二条磁赤铁矿矿(化)体均产于强绿帘石化安山玢岩与凝灰岩之接触带(矽卡岩化带)。铁矿石为磁铁矿、赤铁矿。磁、赤铁矿呈致密块状,少量呈细脉条带状。

5)矿石矿物特征。矿区圈定的铁矿(化)体矿石为原生钛磁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石,极少数地段铁矿体具有氧化特征。

根据光薄片资料,矿石矿物5种,脉石矿物10种。

图1 布汗布拉克铁矿区地质草测平面图

黄铁矿为粒状集合体。呈星点状,稀疏浸染状分布。

钛磁铁矿为灰褐色,自形和它形粒状,呈侵染状不均匀分布。

赤铁矿为呈片状,定向排列呈条带形不均匀分布。

磁铁矿为自形和它形粒状。呈条带状集合体或呈侵染状不均匀分布。

褐铁矿为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多为交代硫化物、磁铁矿产物。

2 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1)控矿因素。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中泥盆统蕴都喀拉组第二岩性段,以变质砂岩和凝灰岩为主。火山岩主要为安山玢岩、角闪岩,早石炭世第一侵入期次的闪长岩及第二侵入期次花岗岩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岩浆冷却或发生化学变化,过饱和矿物从中结晶出来,受期后断裂构造作用影响,向被侵入体接触带位移富集成矿。

2)找矿标志。中泥盆统蕴都喀拉组第二岩性段为该区控矿地层,地表铁矿化及蚀变特征为直接找矿标志;大比例尺高精度磁法测量圈定局部异常范围为间接找矿方法,可达到预期效果。

3 矿床成因

1)成矿期与矿化阶段。乌图布拉克铁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中泥盆统蕴都喀拉组之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早石炭世岩浆侵入与冷的岩石接触,在接触带不仅围岩发生强烈变化,岩浆本身也发生变化,发生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矽卡岩化带。

早石炭世不同期次的闪长岩、花岗岩侵入,岩浆期后热液与地下水混合沿构造断裂破碎带迁移,促使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的成矿元素随热液不断富集,首先大量形成的是磁铁矿和赤铁矿,然后是其它矿物。

在随后发生的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围岩中加入了来自岩浆的水热流体,其含有各种挥发组分、SiO2、Al2O3和多种金属元素。于是这些物质和围岩矿物发生交代形成新矿物的反应,形成的矿物组合受很多因素的控制。

2)矿床成因。综合分析认为,布汗布拉克铁矿为接触交代-热液型磁铁矿床。

参考文献

[1]冯鈡燕.矿床学原理[M].地质出版社,1984.

[2]赵鹏大.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3]刘学清等.新疆青河县布尔拉克铜金矿普查报告[R].新疆地质勘查中央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2012.endprint

摘 要 布汗布拉克铁矿位于卡拉先格尔铜、金、铁(多金属)成矿带中段。由于工作程度低,具进一步找矿前景。文章通过对矿区地层、岩浆岩、构造、矿(化)体特征概述,总结其控矿地质因素、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

关键词 乌图布拉克;矿(化)体;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矿床成因

中图分类号:P61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6-0134-01

1 地质特征

布汗布拉克铁矿区位于青河县城南约60千米之乌图布拉克岩体之西南缘,属卡拉先格尔铜、金、铁(多金属)成矿带中段。于矿区开展1:10000地质草测6.25平方千米(图1)。现对矿区地层、岩浆岩、构造、矿化蚀变特征进行简要概述。

1)地层。区内地层为中泥盆统蕴都喀拉组第二岩性段,岩性以变质砂岩和凝灰岩为主。变质砂岩呈条带状分布,宽50米左右,面积较小,岩石具有较强的绢云母化蚀变。凝灰岩呈带状分布,面积相对较大,向区外具扩展之趋势。

2)岩浆岩。区内岩浆岩呈现不同岩性,多期次特征,出露面积较大的为早石炭世第二侵入次的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岩石沿裂隙面发育褐铁矿化蚀变。其次为早石炭世第一侵入次的闪长岩,蚀变较强。在凝灰岩、安山玢岩穿插闪长岩、蚀变闪长岩之脉体或透镜体。辉绿岩、辉长岩呈岩脉产出,规模均较小。

区内小面积出露角闪岩及安山玢岩,安山玢岩普遍具有较强的绿帘石化。

3)构造。区内分布2条断层,总体走向为300度左右,北倾,倾角在75度左右。断层延伸出工区,两侧岩石较为破碎。

4)矿(化)体特征。该区内共圈定2条磁赤铁矿(化)体,其中L1(东矿带)矿体长达280米有余,宽达2-4米,TFe平均品位达25%以上。L2矿(化)体,矿体长达240米左右,宽在2-6米,TFe平均品位达28%以上。矿体的走向为310度左右,北倾,倾角在80度以上。

二条磁赤铁矿矿(化)体均产于强绿帘石化安山玢岩与凝灰岩之接触带(矽卡岩化带)。铁矿石为磁铁矿、赤铁矿。磁、赤铁矿呈致密块状,少量呈细脉条带状。

5)矿石矿物特征。矿区圈定的铁矿(化)体矿石为原生钛磁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石,极少数地段铁矿体具有氧化特征。

根据光薄片资料,矿石矿物5种,脉石矿物10种。

图1 布汗布拉克铁矿区地质草测平面图

黄铁矿为粒状集合体。呈星点状,稀疏浸染状分布。

钛磁铁矿为灰褐色,自形和它形粒状,呈侵染状不均匀分布。

赤铁矿为呈片状,定向排列呈条带形不均匀分布。

磁铁矿为自形和它形粒状。呈条带状集合体或呈侵染状不均匀分布。

褐铁矿为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多为交代硫化物、磁铁矿产物。

2 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1)控矿因素。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中泥盆统蕴都喀拉组第二岩性段,以变质砂岩和凝灰岩为主。火山岩主要为安山玢岩、角闪岩,早石炭世第一侵入期次的闪长岩及第二侵入期次花岗岩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岩浆冷却或发生化学变化,过饱和矿物从中结晶出来,受期后断裂构造作用影响,向被侵入体接触带位移富集成矿。

2)找矿标志。中泥盆统蕴都喀拉组第二岩性段为该区控矿地层,地表铁矿化及蚀变特征为直接找矿标志;大比例尺高精度磁法测量圈定局部异常范围为间接找矿方法,可达到预期效果。

3 矿床成因

1)成矿期与矿化阶段。乌图布拉克铁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中泥盆统蕴都喀拉组之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早石炭世岩浆侵入与冷的岩石接触,在接触带不仅围岩发生强烈变化,岩浆本身也发生变化,发生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矽卡岩化带。

早石炭世不同期次的闪长岩、花岗岩侵入,岩浆期后热液与地下水混合沿构造断裂破碎带迁移,促使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的成矿元素随热液不断富集,首先大量形成的是磁铁矿和赤铁矿,然后是其它矿物。

在随后发生的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围岩中加入了来自岩浆的水热流体,其含有各种挥发组分、SiO2、Al2O3和多种金属元素。于是这些物质和围岩矿物发生交代形成新矿物的反应,形成的矿物组合受很多因素的控制。

2)矿床成因。综合分析认为,布汗布拉克铁矿为接触交代-热液型磁铁矿床。

参考文献

[1]冯鈡燕.矿床学原理[M].地质出版社,1984.

[2]赵鹏大.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3]刘学清等.新疆青河县布尔拉克铜金矿普查报告[R].新疆地质勘查中央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湖南衡阳柏坊铜矿控矿因素与找矿方向分析
安徽省潜山县水吼岭碎云母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山东省蓬莱市侯格庄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江西园岭寨钼矿区蚀变分带特征及找矿意义
利比里亚大巴萨州扎恩砂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广西桃花金矿找矿标志及找矿靶区研究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抛刀岭大型斑岩型金矿特征及找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