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即发的常青路

2014-06-17

商周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针织服装企业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人生也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如今,即发已经跨过了58个春秋,而我恰巧也参加工作58年,在即发度过了48年的岁月。时光荏苒,现在的即发不算很大、不算很强,但也顽强地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经历了风风雨雨。

从小合作社到行业巨头

1963年的段村吕家演泉档发分社,规模很小,只有9个人,我是其中的一员。1965年8月,段村吕家演泉分社并入档发生产合作社。1972年,段村档发社与蓝村发网厂合并成立为即墨县发制品厂。在一个个岗位、单位的调动中,我先后从事了保管员、出纳员、记账员等工作。1981年,我被职工大会选举为厂长。

当时,日本发明的人造发技术,对传统的人发产品产生了巨大冲击,即发的出口业务锐减。

在变化的市场面前,即发压缩了档发生产的出口,上新品种的生产线,加快行业拓展。劳保手套、教习假发、玩具假发、男女假发等一系列新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企业经济效益开始直线上升。就在企业摆脱困境、抬头起步的时候,受出口配额的限制,当初把企业从生死线上拉回来的主导产品劳保手套一度停产,企业又一次处在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在对国内外市场的多方考察后,我们发现国际市场纯棉针织内衣供不应求。这条信息对奠定即发今天的针织巨头地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82年,即发团队到日本学习工艺手套加工技术和管理思想,并与日本开展了即墨第一个来料加工业务,与日本兵库县贸易株式会社签定了即墨第一个针织内衣补偿贸易项目,企业实现了跨行业经营的关键转移,年产值从几百万元发展到了上千万元,一跃成为即墨市产值利税大户。

1984年,即发开始从事针织内衣出口生产,试探性地迈出了跨行业经营的第一步。

1987年,国家实行“拨改贷”政策,尤其对轻纺出口产品重点项目采取招标制。即发抓住机遇,靠过硬的质量使公司的针织项目中标,争取到了国家计委“拨改贷”资金370万元,并利用日本政府“黑字还流”贷款300多万美元,建设了织漂缝一体化的针织厂,迈出了跨行业经营的关键一步。即发也从传统单一的发制品行业跨越到纺织行业,奠定了之后的发展道路。

1990年开始,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但是抵御大风大浪冲击的实力并不强。于是,在管理上,即发引进和借鉴了日本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产品创新上,发制品由单一的档发产品发展到高档男假发等20多个品种,针织品由十几个品种的内衣发展到上千个品种的内外衣;在体制创新上,先后进行了分厂制改革、股份制改革;在市场开拓上,自营出口从无到有,针织品由单一的东欧市场拓展到欧美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3年,即发与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共同设立青岛贵华针织有限公司;1994年,又与另一家500强企业日本日绵株式会社合资设立青岛中绵针织有限公司;2000年,即发建立了针织工业园,带动即墨市上千家针织集群;2002年12月,即墨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选为“中国针织名城”;2005年,即发开始筹建梭织工业园……现在,即发已拥有30多个公司和分厂,员工2万余人,生产针织和梭织面料及服装、发制品、手套、玩具等系列产品,出口日本、美国、欧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企业。与包括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多家外国公司兴办了20多个合资企业,在26个国家注册了自主商标,在美国、法国、日本、罗马尼亚、俄罗斯等国家设立了“境外销售公司”,在越南建立了生产工厂。

目前,公司形成了纺纱、织布、染整、印花、服装加工、包装辅料一条龙的针织服装全功能产业链。2012年,即发实现销售收入93.87亿元、出口创汇8.38亿美元,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即发速度”。

创新缔造“即发速度”

多年来,即发以科技铸品牌、以创新促发展,积极实施国际化、品牌化和集群化发展战略,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提高工效、创建品牌、市场拓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出口名牌、出口免验产品等荣誉,建立了中国针织行业第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了CNAS国家实验室认证和青岛市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即发还建成了国内同行业第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纺织材料检测实验中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多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是山东省专利明星企业;“海洋生物甲壳质保健针织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从服装应用向其他领域延伸。

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综合研发优势,即发集团不断加强与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了三级“塔型自主创新体系”。自主研发的海洋生物甲壳质纤维针织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优秀发明专利,即发也致力于该项目在医用辅料领域的研发;自主研发的微孔聚四氟乙烯膜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医用防护、国防军事、高效过滤、电子等领域;医用防护面料及服装获得青岛市技术进步一等奖。

“即发”牌针织服装先后被指定为“第三届亚洲外长会议惟一专用休闲服装”、“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军演专用服装”,即发集团被指定为2006/2007青岛国际帆船赛惟一服装合作伙伴、2008奥帆赛嘉宾服装和安保服装生产商、2009第十一届全运会T恤和衬衫供应商、2012亚沙会组委会指定T恤和衬衫供应商。

建设百年即发

不以短期利益出卖未来。

即发人在半个多世纪发展中,用实践演绎着“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用实践向国内外诠释着“即发责任”。

作为中国针织行业最早通过IS09000、IS09001等质量认证的企业,即发集团在全国同行业率先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中国质量环保产品认证、欧洲生态纺织品认证,并获得“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证书。

改革开放之初,外商欲订做300条男式三角裤,即发人不嫌量小,严格按照订单数量和工艺要求如期完成。质检员和技术员在抽检时发现裤缝对比隐约有反光现象,这是外观现象,虽不属于质量问题,客商也同意投放市场。但喜欢“自己和自己较劲”的即发人决定重新制作,外商深受感动。事后,该客商把其在中国大陆的所有业务都给了即发。

严格的质量保证,优质的营销服务,不断创新功能化产品,使企业赢得了客户,拓展了市场。多年来,出口德国的高档人发玩具假发被当作样品和范本;数据显示,现在日本平均每人有1.5件即发内衣,男发块的销量占国际市场的三分之一。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纺织行业质量大会暨全国纺织行业质量奖、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表彰仪式上,即发等全国10家企业获得了首届“全国纺织行业质量奖”,即发也是国内针织行业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如果说即发的“质量意识”体现的是一种企业自身对生存的责任,那么即发的“回报意识”——关注民生、回报社会、反哺农村就是一种自觉行动,一种企业文化之魂。两者的结合,奠定了即发生存和发展之基。

“即发是在农村发展起来的企业,离开农村支持,没有农民参与,即发将一事无成”。面对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即发坚持不减薪、不裁员,甚至扩招职工。2014年以来企业直接用工新增800余人,职工收入实现连年增长。在即墨市17个镇设立分厂和加工点,每年投放加工费5亿元以上,带动该市农民人均年增收200多元。

即发还将这种带动作用向外辐射延伸,在济宁、菏泽和沂蒙山区建立加工厂,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在安徽太和县新建的缝制工厂一期已进入生产阶段,解决了当地1000名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

58年,即发仍然在成长。而建设一个百年即发、基业长青的即发,是每一个即发人的共同的梦想和追求。

(讲述人陈玉兰,现任青岛即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本文由梁孝鹏整理,未经本人审阅)endprint

猜你喜欢

针织服装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让人心碎的服装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针织与纱线
纱线与针织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