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富”谋动

2014-06-17张韶天

商周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财富青岛金融

张韶天

5月9日。青岛。太平角一路18号。由资本界人士联合发起的“18号财富沙龙”正在进行。

青岛证监局、市金融办、市科技局、华通集团、青岛国际投资公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浦发银行、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深圳聚创中小企业研究院、金杜律师事务所、致同会计师事务所、青岛市资本市场研究会等机构,均派出代表。

发起方之一、青岛市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博表示,“18号财富沙龙”成立的初衷是应对资本市场一系列新政新变,加深资本链条各环节的交流与联合,搭建一个资源共享、脑力激荡的智慧平台。

应对山东金改和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的政策背景,青岛资本界的所思、所想、所为,对这个资本洼地的后续价值体现,显得尤为重要。

沙龙探讨内容丰富,不能尽录。摘折紧要观点,以飨读者。

张建博:各种资源要素有效集合起来会产生颠覆性创新的灵感

从资本市场发展来看,合作联合是一个必然趋势。

站在我们vc行业来讲,最大的问题是流动性差。投一个项目,三年、五年……把一个创业企业一点点培育出来,过程很长,蕴含的风险很大。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政策不断调改,相对应地,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动向和要求。

以前,企业上市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融资。但是融资之后做什么,大多数企业没有很长远的打算。现在,资本市场新政改革,对公司上市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企业和机构都在思考,上市之后企业该往哪去。上市公司对自己未来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了。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已经意识到,上市之后企业一定要不断有新的题材,才可以支撑企业的后续发展。比如青科投培育上市的青岛金王,提出要做中国家化的第一品牌;东软载波提出要做智能家居第一品牌。上市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有了方向目标之后,上市公司就会有提出并购的需求。

这就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在企业并购的过程当中,因为之前各个环节上单打独斗,往往信息不对称,导致并购的成功率很低。企业一旦宣布并购,就需要停牌,停牌并购如果失败再复牌,对上市公司打击很大。

国泰君安、中信万通……券商手里有很多优质的上市公司资源,但这些信息和需求,缺乏一个有形或者无形的架构,在资本链条各个环节上充分沟通、发酵,信息不通畅可能大家合作的机会就少很多。

这也是“18号财富沙龙”成立的初衷,通过常态的和不定期的交流,把资本链条的各个联系环节打通,充分地信息共享、脑力激荡、异业整合,通过圈内人的共同努力,为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探索更多可行性路径。

科投成立14年,我们一直在坚持风险投资。现在满社会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但是很多人解释偏了。vc和PE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对小微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而言,真正发挥作用的其实是在vc阶段。到了PE,企业说我们要上市了,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要做股改了,资本再进来。那个时候,对经济拉动不能说不大,但不是一个主流。现在,社会上绝大多数的风险投资都是在做PE。真正的vc,是在企业很小的时候发现它未来的成长价值,然后集合各种社会力量、要素、资源去帮助它、培育它。特别是多层次资本市场越来越完善的今天,有了场外市场,有了新三板,企业怎么转板、升级,这里面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合力的作用。

白光昭:除了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的空间很大

从互联网金融的区位发展来看,中国能做大的机会应该在深圳、杭州、北京这样的城市。但是不排除青岛哪家企业,谁有兴趣谁去做;也不排除将来谁能超越阿里巴巴、腾讯,做成互联网金融的“大象”。我们自己首先要有这样的信心,创造这样的环境。我们不要后悔当初,别人成功之前我们为什么不投,这个事情永远是这样的,还有很多机会!

从互联网金融的产业分工和结构来看,互联网代表了整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在互联网金融方面,中国很可能会赶超欧美。这个事情很有意思。互联网金融,欧美没有中国这么发达,因为欧美传统金融很发达,这恰恰给中国提供了机遇。结合财富管理实验区建设,不光从财务角度,其实可以从战略角度好好谋划谋划。

这样说起来好像财富管理金融实验区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其实不是这个概念。过去发展金融的思路,很大一方面还是传统观念的银行、保险、证券……其实财富管理和传统金融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财富管理是中国非常核心前沿的业务领域,业态比较先进,试验区里有很多的政策空间,给我们发挥的潜力很大。

许辉:机制创新是破解科技和金融结合难的突破口

关于科技和金融结合这个话题,我有很多体会想说。以前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我们非常关注“科技”,习惯于从技术的角度去发现和培育项目。但未来,我们恐怕要更多从投资人、从市场、从金融角度去挖掘项目,更多地去发现项目未来的市场价值,也就是按照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的流程去筛选和培育项目,这是个非常不一样的评价体系。

特别好的项目,大家一下子就能达成共识。但现实情况中很多项目不是简单地就能作出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很难形成共识,这时候就需要制度性地建立一种机制,以提高信息沟通效率、增强判断的科学性。像今天的“18号财富沙龙”,实际上就是建立起一条科技和金融对接、政府与企业沟通、科学家和投资者交流的固定渠道,这也是一种包括人才、技术和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配置整合的机制安排。

科学技术要真正实现价值,一定是个漫长的过程。当一项实验室成果取得突破后,“市场”有时候来得快一点,有时慢一点,很多人急于求成,不大关注中试研究、工程化以及商业化开发,以为很快就能实现产业化。但中间的过程是省不过去的,这不像经济学家提到的新兴经济体追赶发达国家的现象,高技术成果产业化一般不可能做到弯道超车。

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创企业,有些项目还处在成果中试阶段,这时候成果持有方往往已先期投入了较大的资金,能融的钱都融了,没钱做中试、小试了,而目前包括国家“863”、科技支撑在内的各种科技专项计划,实际上还做不到涵盖这个阶段的企业研发工作,创业企业急需融资,银行因贷款风险很大而不敢染指。这时候,即便有企业投资,一般也是第一笔资金投进去了,一看后续还需要更大的投入才能见到点希望,常常也会望而却步。投资企业也有不少苦衷,处于产业链低端、竞争压力大、利润率偏低……总之,哪里都找不到钱!endprint

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在制度设计与政策上做一些引导,把项目的发现,发现项目之后的利益分配平衡好,通过政府政策基金引导,吸引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来共同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融资体系,这不仅仅是解决创业企业资金短缺一方面问题,由于政府各类创新措施与政策组合,组合支持下的创业项目再往vc、投资者手里交的时候,可以极大地降低投资方选项目的成本。

在外国,因为他们那种机制、那种文化,选项目成本比较低。中国这方面确实比较难。但政府如果不给vC提供题材,Vc也投不出去。所以在项目筛选的机制上,还要有一个硬件环节比如孵化器。

事实上,现在大多数的孵化器只提供了孵化空间,更加重要和难以解决的,是里面的专业服务内容。如何让一批好的项目在这里专业孵化,需要吸纳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完成。我觉得,这里面还有很多人文的因素。怎么样让资源各方有共同语言?让各方对这个事、这个方向充满激情?这个“机制”还需要研究研究。

假如天使投资和vc都做到了,大量的初创企业创出来了,他们很快就会需要一些金融支持。如果银行不做一些相应的调整,光靠政府引导那点担保金,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担保、银行……任何一家单独做这个事风险都很大,而且成本很高,我们能不能去尝试这样的制度安排,比如把一只定向投资的基金和专业孵化器、管理机构结合起来,对企业的孵化门槛降低一点,把资金的使用成本和政府支持小微企业、初创企业的政策灵活组合起来,在投资阶段、投资条件、投资平台、环境建设、金融服务等方面,搞一个集体捆绑?把基金跟投资机构资金池捆绑一起,化解风险?让中介机构和专业投资机构捆绑提供综合服务?这个资金池像银行存款一样,针对创业企业有借有还,还有一帮人帮你打理,风险共担……项目到哪儿都能抓,随时都能抓。但如果能把“机制”的问题解决好,这就是打井!

这几口“井”打出来,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好项目,也必然能吸引高端人才和优质项目等创新要素集聚到青岛。

能不能围绕着一些专业的投资机构,围绕着他们的主导产业、优势资源,实施各方面的战略合作?合作中间就会派生出相当多的合作机会。围绕题材、围绕领域,再来搞金融创新、制度创新可能效果会更好。总而言之,深入研究要素配置与科技项目发展“机制”,是解决科技和金融有效融合的突破口。

姜培生:让社会资源更多地关注“中小微”

科投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我个人觉得非常必要。把金融家、企业家、创业家、政府相关部门聚在一起沟通,青岛像这样的机会太少了。

当今的中国,再依靠传统的加工业制造业、世界工厂这样一个模式去发展,真的就没有希望了。除了海尔、海信这样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很有影响力的大企业,青岛的新生企业、新型企业在哪里?我想,经济界的人有必要沉下心来琢磨一些细节的事。

我同意政府“科技创新以企业为主体”的理念,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我也有不同的看法。创业型的中小微企业毕竟不同于大企业。

大企业占据资源、资本和社会机会成本,有非常规矩的研究和技术创新部门,很容易得到国家机构的科研经费支持。但问题是,大企业的技术创新都围绕企业主业和企业自身的工艺,研究人员思想放不开、跳不出企业来,技术创新往往越走越艰,越走越死。大企业的研究人员很难搞出一些颠覆性的东西来。以大企业为主体做技术创新,我认为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美国也好,中国也好,真正的颠覆性创新都是分裂出来的有思想的人搞的。他们有能力、有想法,要搞创新、想创业。他们有优秀的想法,但他们没有资金实现梦想,而大企业的实验室是永远不可能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

所以,我觉得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要更加关注细小的点,怎么能让投资人和金融部门慧眼识珠,去发现这些怀有颠覆性想法的人?怎么将那些现在看来毫不起眼,但未来可能对行业和整个社会产生颠覆性的划时代意义的小微企业?这个必须研究研究,机构要具备这样的识别能力。

提供一些专业化的服务,孵化器是非常重要的。孵化器不要只管着给企业免房租、减水电费,更要能够指导创业公司怎么科学发展,帮助他们打通人脉资源,加深对行业的认识和产业化前景的判断。

华通集团金融产品比较全。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典当公司都有,资产规模超过10个亿。华通这样的大企业,在这方面也是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站在战略的角度去谋划和整合。这也是我们未来的方向。

张世斌:国家给了青岛一个特别了不起的财富政策

怎样才能有机地把科技要素、金融要素、市场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围绕这些题材,其实有很多话可说。

我刚到青岛国际一个月,算是新人,但是对金融投资和财富管理关注已久。

今年,国家有关部委对资本市场释放了很多政策信号,各个省市和各个部门,对金融改革和财富管理都非常关注。

把青岛市建设成财富管理金融实验区,国家给了青岛一个特别了不起的特殊政策、“金”招牌。我一直在琢磨,我们的金融改革、财富管理该如何运作?究竟要在什么地方突破?金融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银行、券商、投资、市直企业,还有律师、会计,包括股权交易中心、中间机构、资本研究会各司什么职能?要如何结合青岛本土的实际?青岛应该为此探索些什么?

从项目孵化成小微企业,从小微企业成长起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项目发展的路程与青岛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以及财富中心的建设是密切相关的。我始终觉得,关注战略、顶层设计要从塔基开始。国有资本要在这个金融生态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国有资本平台应该起到纽带、桥梁的作用和带动、放大的效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财富青岛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青岛明月申牌?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
“火红财富”的拥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