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塞油田长91油层沉积体系分析

2014-06-13曹纯杨申谷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100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安塞小层物源

曹纯,杨申谷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430100)

安塞油田位于伊陕斜坡带中段,北起子长李家岔,南至延安永宁-槐树庄,东起李家岔-郝家坪-河庄坪,西至双河-永宁,地跨陕西省安塞县、子长县、志丹等县,勘探面积约3613km2。区域构造上处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东偏南,为一西倾单斜,构造单一[1]。

1 物源分析

物源分析是古沉积体系重建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提供母岩区的位置和性质,判断古陆或侵蚀区的存在,分析古地形起伏,恢复古河流体系,已成为盆地分析和古沉积体系分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方法。鄂尔多斯盆地为一个多方向物源的沉积盆地,晚三叠世长9油层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有北东、北、北西、西南、南5大物源体系,而盆地北部主要发育北东、北、北西3大物源体系[2]。安塞油田距北东物源体系最近,距北西物源体系最远。前人研究多认为,安塞油田长91油层属北东物源体系[2],但这一认识常与勘探实践相背离。重矿物在砂岩沉积及成岩过程中比较稳定,其种类和含量可以直接指示物源区母岩的性质。笔者拟通过研究区长91油层重矿物组合特征来解释沉积物源方向。

图1 安塞油田长911小层重矿物组合分布

研究区北西部贺兰山段发育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变质岩;北-北东部内蒙古地区 (乌兰格尔古陆)主要发育混合花岗岩等高级变质岩[7]。选取研究区内杨22井、丹42井的长911小层3个重矿物样品进行分析,绘制出重矿物组合分布平面图 (图1)。研究发现,区内重矿物表现为2种组合模式:①无色石榴石组合,无色石榴石质量分数大于80%,重矿物组合类型为无色石榴石-锆石-白钛矿,反映母岩类型主要为中高级变质岩,发育于北-北东部物源体系;②锆石组合,锆石质量分数大于50%,重矿物组合类型为锆石-无色石榴石-白钛矿,反映母岩类型主要为中基性岩浆岩或中高级变质岩,主要发育于北-北东部或北西部物源体系。综上所述,安塞油田长911小层沉积物物源主要来自于研究区的北-北东部的乌兰格尔古陆。

2 沉积相标志及类型

2.1 岩心标志

安塞油田长91油层泥岩多为灰黑色-黑色 (图2(a)),砂岩多为灰色-深灰色 (图2(b)),反映其形成于水下还原沉积环境。变形层理 (图2(c)),波状层理发育,反映其物源丰富快速堆积的外前缘环境。岩石中夹杂大量植物碎片 (图2(d))及碳屑,反映出水上或水陆过渡带的沉积特征。

2.2 测井相标志

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砂体或沉积层序在粒度、分选性、泥质含量上具有各自的特征,其测井曲线在形态、幅度和组合形式上的表现也各有不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以砂岩为主,自然电位曲线(Usp)为顶、底突变的箱形或钟形,具微齿状起伏,自然伽马曲线 (qAPI)呈低值;分流间湾主要由泥质粉砂岩夹薄层砂岩组成,Usp低平,中夹微幅负异常,qAPI呈高值,具齿形 (图3)。

图2 安塞油田长91油层岩心照片

图3 安塞油田测井曲线特征

2.3 沉积相类型

根据岩心标志和测井相标志分析,综合前人研究成果[8~10],研究区发育曲流三角洲相,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亚相,微相类型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河道间微相为主。

3 沉积体系分布

根据沉积背景分析,安塞油田长911小层在安塞-王窑-张渠-盘古梁一线以北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该线以南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北东部物源体系分布于高桥-招安-谭家营-坪桥-李家岔-石家湾-双城一线以东,可分为2个分流河道带,分别为NE1和NE2砂带,由北东向南西延伸;该线以西为北部物源体系,可分为2个分流河道带,分别为N1和N2砂带,由北西向南东延伸 (图4(a))。安塞油田长小层在石家湾-白狼城-乔沟湾-杨米涧一线以北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以南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长小层整体处于北东物源体系下,可分为2个分流河道带,分别为NE1和NE2砂带,均由北东向南西延伸 (图4 (b))。

图4 安塞油田长911小层 (a)、长921小层 (b)沉积体系分布图

4 沉积体系与油气分布关系

安塞油田长911小层受北部物源体系影响较大,而长921小层整体处于北东部物源体系。勘探成果表明,长911小层油气显示较丰富 (图5(a)),长921小层油气显示多为水层 (图5(b))。从沉积相类型分析,油气显示与沉积相类型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均有油气显示,但油气显示最为丰富的是三角洲平原与前缘分流河道;从物源体系分析,北部物源体系油气显示较好,且多数成藏,而北东物源体系,油气显示差,多为水层。

5 结论

1)安塞油田长91油层发育北部物源体系和北东部物源体系,其中长911小层主要受北部物源体系影响,长921小层主要受北东部物源体系影响。

2)安塞油田长91油层由北部物源体系控制成藏,北东部物源体系不成藏。受北部物源体系控制的长911小层由北向南东方向延伸的分支河道多为油层;而受北东物源体系控制的长921小层油气显示较差,多为水层。

图5 安塞油田长911小层 (a)、长921小层 (b)油气显示与沉积体系叠合图

[1]吴志宇,李克永 .安塞油田晚三叠世长7油层组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32(4):470~475.

[2]赵云翔,王建峰,丁熊,等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长9油层组物源分析 [J].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2,34(4):7~13.

[3]宋凯,吕剑文,杜金良,等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分析与三角洲沉积体系 [J].古地理学报,2002,4(3):59~66.

[4]付金华,郭正权,邓秀芹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及石油地质意义 [J].古地理学报,2005,7(1):34~44.

[5]陈飞,樊太亮,高志前,等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与沉积体系分析 [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9,24 (6):24~29.

[6]时志强,韩永林,赵俊兴,等 .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中侏罗世延安期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J].地球学报,2003,24(1):49~54.

[7]梁积伟,肖丽,高小林,等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早期物源分析 [J].西北地质,2008,41(2):81~86.

[8]武富礼,李文厚,李玉宏,等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 [J].古地理学报,2004,6(3):307~315.

[9]师桂霞,刘军锋 .安塞油田南部延安组延9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J].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0,32(1):184~187.

[10]付金华,李士祥,刘显阳,等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相及其演化 [J].古地理学报,2012,14(3):269~284.

[11]何自新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安塞小层物源
湖相页岩油建产区小层构造可视化精细建模
——以吉木萨尔芦草沟组为例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区隔夹层分布特征
强震区泥石流物源演化指标选取及规律分析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九寨沟县九寨沟景区克泽沟8.8地震后物源统计
安塞剪纸
南海北部陆架表层沉积物重矿物分布特征及物源意义
安塞油田长63储层综合评价
把《安塞腰鼓》上成“安塞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