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广宇:设计莫辨雌雄

2014-06-12王菲宇

艺术与设计 2014年5期
关键词:映山红草木面料

王菲宇

很多人通过2013年秋冬的“映山红”系列,第一次关注到独立服装设计师苏广宇的设计。在那一系列中,西方主流美学意义上的女性线条被他抛弃,取而代之是宽大、落肩甚至有些男性化的设计和线条。拍摄宣传照时,同一系列甚至同一款衣服被男女模特分别诠释,带出雌雄莫辨的中性感。

见到苏广宇是在Su.GuangYu工作室。工作室位于北京三环边一座公寓楼的17层。空间并不大,右手的架子上各种颜色的线轴整齐的排列着,一排样衣挂在进门左手边的衣架上。工作室里,除了标明设计师身份的缝纫机、线轴、纸样,最引人注目的是整整齐齐摆着的整套茶具和茶壶、茶碗。拥有三年茶龄的苏广宇,在做自己个人第五个系列时,灵感就从茶中而来。他将“茶”字拆解开来,化为“草木”系列,主题即定为“人在草木间”。

“草木”系列以深蓝、墨绿、白色、卡其等纯净的单色作为主色调。四月初天气回暖,苏广宇自己早早穿上了春夏系列的一件墨绿色与深蓝色拼接上衣。

“有人问我,苏广宇,你会偷穿你设计的女装吗?”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苏广宇感到满头黑线。但他后来仔细一想,自己的设计师之路却与自己的“偷穿”密不可分。无论是“映山红”还是“草木”系列,这些廓型宽大、面料舒适、颜色单纯的衣物,有很多都无法提炼出性别色彩,也是自己日常生活会选择的着装。

苏广宇没法想象,如果没有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自己会从事什么工作。从有记忆开始,他对“美”的追求就印在了自己的脑子里。一岁时,他的父母抱着他抓周。为了凑数,角落里放了一个粉盒,谁知道苏广宇径直奔向粉盒。看到这个结果,他的爸爸有些不高兴,将粉盒挪至一个更偏僻的角落。谁知道小苏广宇仍然直接爬到新的位置,拿住粉盒就不撒手。

长大一点,苏广宇喜欢临摹月饼盒上的嫦娥仕女图。他自己为嫦娥画上各种各样的衣服。这大概是他服装设计的起点。直到很长时间之后,苏广宇才慢慢明白自己生命中一个莫大的“幸福”:他一直爱着设计,也一直明白自己要从事设计工作。

因为这种幸福,苏广宇遇到了不少困难。19岁时,他放弃了大学学业,在广州寻找一份设计助理的工作。怕别人不要他,他谎称自己已经23岁。现在的他评价那时的自己“就是穿得好看,但是设计方面的事什么都不会”。他不会画图,甚至有一段时间一看到衣服就感到恐惧害怕。回想起来,那是苏广宇觉得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折磨不仅是心理上的,还是生理上的。当时恰好有一个采购离开,苏广宇等于一人挑起了两人的工作量。每天他奔波在个各个面料市场,手上满满都是布料和辅件。多年以后,苏广宇再次遇到自己当时的老板,他对苏广宇回忆道:“我从来没见过哪个助理,要干你这么多的活。”

好在苏广宇年轻记性好。跑了一段时间采购,广州的每个面料市场他都门清。摸摸布料,他就能判断出成分,进而想象出在哪个市场的哪一行、哪一列,可以找到这种布料。那是他自认最困难的一段时间,也是他成长最重要的时间。

到21岁时,苏广宇已经在一家香港公司做设计,人工费相当高。但当他听到一个同事说,即使上班再痛苦,只要能过安定的生活,有稳定的薪水拿就足够了。那一瞬间,他突然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绝不仅仅是这一份安稳的工作。

苏广宇从香港的公司辞职,在2009年的圣诞节来到北京。2011年,他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从服装工业成体系、成规模的珠三角地区,来到人文气息浓厚的北京,苏广宇并非没有经历另一段痛苦的时间。有一段时间他混迹于鼓楼,天天泡在排练房听摇滚乐队排练。至今为止,光头女歌手Sinead OConnor还仍然是苏广宇的挚爱,然而他开始研究茶、琢磨手串,人也变得越来越沉静。

很多见到苏广宇的人都会惊异于他的年轻。他的设计作品,让人看不出仅仅26岁的年纪。2012年春夏的“叶脉”,是他的第一个系列,他用多层面料的叠加来展现叶脉繁复而有序的特性。接下来的“马蹄莲”系列仍然用拼贴和线条展现枝叶、花朵的记忆。到了第三个系列“荷叶”,他舍弃了原先合身的线条,转而追求大廓型和不对称拼接,系列中也不见为印花的身影,完全以素净的颜色作为主打。

苏广宇说,创立个人品牌时,他不知道该起什么名字,于是就用了自己名字的拼音。现在看来,这却是一个无比正确的选择。随着个人的沉淀,他的衣服与他越来越像。因为喝茶,他观看了一个茶叶的纪录片,看到茶叶从生长到烘焙的整个过程,他感动莫名。茶叶的产生一直与环境发生着关系,在苏广宇看来,服装也一样。自此在设计中,他琢磨着服装与生活、与传统、与环境乃至与人体的联系。在他看来,因为服装是日常生活用品,因而必须要满足舒展手臂、随意活动的要求,在新的“草木”系列中,他甚至使用CoolMax等透气排湿的面料,达到最大的舒适感。

在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时,苏广宇并不侃侃而谈,但聊到茶、聊到窦唯的音乐,他的脸上呈现兴奋的颜色。他承认自己并不是一个学术派,无法用一串串术语包裹自己的设计。在他看来,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生活派,他爱音乐、爱茶,很多设计也是从这些生活的文艺细节中生发。

2013年秋冬的“映山红”系列灵感源自安东尼奥尼拍摄的纪录片《中国》。看到影像中三十多年前的大街、人群,苏广宇又一次感动异常。在他看来,影像传递的是一种融入血液的来自父辈的记忆。于是,经过三个多月的思考,他将几十年前流行的中山装、工作服的元素吸纳入系列,用落肩和大廓型辅以大地色、深色系颜色,营造出一种中性而实穿的风格。从“荷叶”系列开始,苏广宇就开始寻找服装与中国传统审美的链接。经过三个系列,苏广宇慢慢悟出,所谓服装与传统的关系,绝不仅仅流于形式。比起古老的造型和图案,苏广宇更愿意在自己的设计中传承老祖宗造物的智慧和角度。

在设计中,苏广宇始终坚持适合工作、生活穿着的衣服。新系列“草木”仍然以大廓型为主打,但衣服下缘加上拼接的格子,营造出一种自然的轻盈感。从“茶”生发而来的这一系列,比起“映山红”,显得更接地气。苏广宇笑称自己是一个“俗人”,但他同时也认真地解释:“人终归都是俗的,能面对自己,做到大俗,也是一种真实和奢侈。”

(编辑:樊宏烨)

猜你喜欢

映山红草木面料
草木深
映山红又红
这里年年映山红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文登开遍“映山红”
映山红的故乡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
草木的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