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裔新锐:从国际舞台开始

2014-06-12JJ

艺术与设计 2014年5期
关键词:米兰华裔家居

JJ

熟悉米兰设计周的人都知道,要发掘新人,不得不去的地方是Lambrate。这块近年来才兴起的区域,由于租金比起主场馆和Tortona低廉,总是吸引大量刚毕业的设计学生和处于起步阶段的品牌参展。随着越来越多非主流设计入驻,Lambrate便也逐渐形成了它独特的地域特色。在此之前,鲜少会在此地遇见华人面孔,今年却有不少华人设计师/组合亮相,他们的背景竟无一例外都来自台湾。由台湾设计师Ya-wei Wang和Lorraine Shih组成的Liberté组合,展出了他们富有视错效果的家居产品,一系列使用金属线制成的产品包括卡片架、落地灯、墙挂、雨伞架。若是光看设计,从概念到呈现方式,都不具备民族符号,很难令人判断设计师来自哪国。而刚从RCA(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的台湾设计师Ya-Wen Chou,则在作品中流露出浓郁的故乡气息。她将台湾原住民时期的物件形态,通过树脂等材料,用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珍贵物件”系列。她还特地去巴黎寻找爷爷当年用于制作蝴蝶标本的盒子,盛放这些作品,成为一只只可供收藏的礼盒。目前正在RCA学习首饰的台湾设计师Dorry Hsu,则在这里展出了自己的首饰作品。此前在加拿大学习摄影的Dorry,对于造型自然相当在意。不论是3D打印出来的手环还是面具,都被她当作个人身体上的装饰物,自然也是表达佩带者个性的载体。

在另一个主打年轻设计师的展览Meet My Project上,最近在国内时尚媒体频频亮相的中国设计师Ejing Zhang,将她在RCA的毕业设计再次进行展出。出生在无锡的Ejing从小就看到妈妈用放大镜研究不同的织物,凭着这份对材料与公益的热爱,在做毕设时,她以东方竹材为灵感,用多种材料和现代工艺设计了一系列包袋与配饰。虽然Ejing目前在米兰城外的Como湖区为奔驰汽车从事内饰设计,她还是相当重视米兰设计周,特地趁着周末赶来观展和撤展。

而在Rossana Orlandi的花园里,今年也很出人意外地出现了华人面孔。这支幸运的设计团队是来自台湾的Poetic Lab,在Rossana的地下室展出了他们去年获得《ELLE Decoration China家居廊》EDIDA中国赛区“年轻设计师”的灯具作品,能够在墙壁上投放出美妙的图案,令人叹为观止。当我问起Rossana今年她想推荐的作品时,她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这一件。可惜的是,Rossana本人并不认识这位现居伦敦的台湾设计师。

无论如何,在非卫星展或中国设计师群展的地方遇见华裔新锐,多多少少都说明了一些问题:新一代华人设计师比起前辈更具有国际视野,他们显然颇为了解米兰设计周,大多都有多年海外学习或生活经历,能够同各国设计新人在同一语境下一决高下。更有趣的,当然是他们对于设计手法的拿捏,而未来中国设计的风格,兴许就会在其间慢慢形成。

(编辑:樊宏烨)

猜你喜欢

米兰华裔家居
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华裔新生代工作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打造日常家居“氛围感”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数码家居》2009年下半年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