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绒绣再现女王范

2014-06-11贾霜霜

中华手工 2014年3期
关键词:手工艺上海

贾霜霜

发现QUEENSBACK,是在上海新天地创意市集上。这些牛皮手包线条简洁,造型独特,最特别的是它外观的图案似油画般触感温暖,如同冬日里的阳光。后来才知道,花卉、动物、人物,这些古董范儿的图案,全部是手工绣制的。看似普通,每一只却要花费工艺师至少3周的时间来制作。这门工艺叫做“绒绣”。

每个包袋中都有一份说明书:“……绒绣起源于14世纪欧洲皇室,为绣品中的‘皇后,QUEENSBACK希望通过创新,使手工艺重返当代时尚生活,打造一个传承非遗绒绣文化及复兴传统手工艺的梦想。”

这些手包的设计师叫包粒,“上海绒绣”未来的传承者。新年伊始,记者来到QUEENSBACK的诞生地包粒的工作室。

源于传承的力量

关于QUEENSBACK的中文名,包粒还没最终确定。一旁的父亲笑着说,“要有一个中文名,好记嘛。”包粒的父亲叫包炎辉,是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黎辉绒绣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绒绣”上海市代表性传承人。

包粒的工作室,也是黎辉绒绣的公司所在,位于上海浦东洋泾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东北角。上海的黄浦江水系形成古八泾,其中一条叫做洋泾。悠悠的泾水纵贯南北,巍巍的银杏见证着它的历史。洋泾地区曾是一座有700多年历史的古镇,现在是生机盎然的社区。历史与传承——这个根深蒂固的概念孕育着这里的人们。

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着这份手工艺事业,而刚过而立之年的包粒则是近两年才正式投身“绒绣”。这颗行业新星,从小接受着绒绣辉煌的洗礼。父亲带领团队绣制的那些大型的绒绣艺术品,不仅曾作为国礼,还被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央军委八一大楼、外交部等国家重要场所……最受欢迎时,“出口几十个国家,年产值几千万元,企业员工近200人。”

然而,现在的绒绣跟大多数非遗一样,正面临着窘境:市场的环境、企业的生存、工艺的传承、后续人才的培养等,包炎辉苦思无良策,遂将目光聚到了儿子身上。包粒有美术天赋,广告公司出身的背景培养了他多角度看待事物的思维。

于是,QUEENSBACK创立了。在窘境中,包粒并没有寻找捷径,而是聆听自己的初衷,那就是——传承。“传承不是简单的手手相传,而是在传承的同时能融入创新,与现今的消费市场发生关系,让上海绒绣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中。”包粒希望,人们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慢下来,慢下来欣赏我们的民族手工艺,欣赏我们的民族文化。

让绒绣立体起来

父辈的努力是包粒坚强的后盾和前进的动力,然而与父辈想法不同的是,包粒不满足于平面的绒绣,他希望将绒绣立体起来。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关键在于旧元素新组合,让熟悉的事物变新鲜,前提是要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包粒想让绒绣立起来,并不是天马行空。绒绣源于欧洲,发展于上海,东西交融,这特殊的文化基因是绒绣区别于中国其他诸多绣种的地方,也决定了包粒的创新有根可循。

“最初的创作始于一只暴力熊。”在工作室一角,记者看到这只油画感十足的复古熊。在一次名为“BIG GUY”的创意展览中,朋友托包粒为其中的一只熊上彩。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很自然地想到用绒绣来为小熊穿上衣服。“Please do not disturb”,孩子、狗,源于波普艺术的灵感,包粒运用8张不同针法绣制的羊毛绒绣花片,立体剪裁、拼接,让那只名为“Vintage Chic”的小熊,每一个部位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其实,父亲早在2004年也曾对绒绣进行过创新,在大师工作室展示厅的墙上挂着一幅《苍鹭》,这幅结合了8种手工技艺于一体的作品塑造出浮雕的艺术效果,将苍鹭的悠闲生活勾画得栩栩如生,作品曾入选“首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展”。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包炎辉还曾带领团队设计过绒绣挂毯。“创新”属于任何一个时代,但包炎辉觉得,当时尝试过的各种表现形式都不能复制,并不适合绒绣批量制作进入商品市场。

包粒创作的小熊,让父亲有一种找了很多年总算找到了的感觉。包粒的第一次尝试,也令他自己有了一种找到自己的感觉。但他深知,绒绣是高档的装饰艺术品,需要挖掘更多“附加值”。于是,另一件刷新人们眼球的作品《爱·鹿》诞生了。

这是一头高1.73米的鹿,内里是树脂材料的小鹿模型,外表则“穿”了面积达3.5平方米的绒绣“衣服”。衣服由人世间不同的“爱”构成,母子间的爱、男女间的爱、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爱……每种爱都是一幅作品,由工匠一针针绣制、一片片拼接,才成就这伟大之作。

“鹿在古今中外都是吉祥的象征。”包粒说,鹿和乐的发音有些像,所以这是一只给人带来爱与快乐的鹿。它曾在2013年9月入选“上海第七届美术大展”,走入中华艺术宫展示;11月入选上海当代工艺美术精品展,奔向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同时,它也快乐地奔到了人们的心里。

让包粒高兴的是,父亲对于自己的创新非常支持。“我们是父子,也是拍档,父亲提供了我技术、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给了我精神的支持。”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包粒明白,需要突破的不只是工艺,还有自己。

回归手工艺的本质

QUEENSBACK的第一批手包,目前还在工厂的仓库。“这些,不仅仅是工艺品,而且都是艺术品。”包炎辉告诉记者,艺术品和工艺品有不同的标准,比如每一根绒线有4股线,艺术品中运用的4股线颜色会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劈线分股、拼色和接色。

“QUEENSBACK的手包,在特殊部位也运用了拼色。”包粒说,这就使得它的工艺时间更长,也更精细。这些承载着历史和艺术的高级定制品,已经诞生,下一步就是品牌推广。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这些创新产品还没有最合适的销售平台和最理想的通向市场的窗口。

由于从事绒绣的工艺师不多,高级定制就决定了物品的高昂价格。包粒想尝试的是,独特的设计,亲民的价格。通过市集的试水,让他对QUEENSBACK的未来更有信心。目前,手包定价在3000元左右,他说之后还会尝试做一些皮夹,或是绒绣面积更小一些的手包,约在千元左右就可以购买。

除了手包,包粒还尝试创作了一系列名为“MING”的椅子,他也和一些时尚品牌合作,比如与知名先锋设计师合作入驻I.T的绒绣男靴。但他最想做的,还是上海的自主品牌。“路得一步一步走。目前的传承基地使用面积不适合规模化生产,另外资金投入也是问题。”包粒要克服和改善的难题不少,但他乐观、淡定。正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的他,有一个宏大的新年计划:将QUEENSBACK推向全球市场!

回望身后,是洋泾古宅绒绣陈列馆,而今也是充满希望的上海绒绣洋泾保护传承基地。在创新的同时,包粒也不忘回归。回归手工艺的本质,是他的理想。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工艺上海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上海电力大学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