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球搜索

2014-06-06

航海 2014年3期
关键词:运输船航行钢轨

政策

IMO海安委已批准有关北极水域航行新法规

据悉,IMO已批准了旨在加强极地区域航行安全具有全球约束力的法规,这尤其意味着有关客船的新要求。经过几年激烈谈判,IMO海安委(MSC)日前已批准了一套有关北极水域航行的新法规,因而IMO就制定具有国际约束力的所谓极地规则迈出了决定性一步。该极地规则覆盖有关极地区域整套航行事项,从船舶设计和建造贯穿船员培训和航行,直到改进搜救运作协调事宜。该极地规则将适用于500总吨以上的客船和货船。

(刘昭青 编译)

保监会发文允许自贸区试点航运险

保监会网站5月19日发布《中国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通知》,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三项保险业监管新举措,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涉及机构、高管、业务等重要领域。

《通知》一是允许上海航运保险协会试点开发航运保险协会条款,备案后会员公司可以自主使用;二是允许航运保险营运中心设立分支机构,取消在沪航运保险营运中心、再保险公司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分支机构的事前审批,由上海保监局实施备案管理;三是取消自贸试验区内保险支公司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事前审批,由上海保监局实施备案管理。

上海保监局局长裴光表示,“这是中国保险监管领域首次允许行业协会作为条款报备主体,有利于激发航运保险产品创新活力。”

交通运输部在沪试点无船承运审批权下放

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出公告,决定在上海市试点下放无船承运业务管理权限。5月15日起,公司(含分支机构)或境外公司指定联络机构注册在上海市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审批,以及延期、变更等业务,由上海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交通运输部已颁发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登记证继续有效。

根据公告,已向交通运输部“无船承运业务保证金专户”缴纳保证金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人,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登记证到期前,拟终止经营或换成保险(保函)方式继续从事无船承运业务的,按原渠道向交通运输部申请办理保证金退款手续;登记证到期后,保证金依经营人申请全部退回。

据悉,上海航运辅助业发达,无船承运审批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技术

英研制量子导航定位系统QPS

英国国防科学与技术实验室(DSTL)正在研究一种以超冷原子为基础的加速计——量子定位系统(QPS),能前所未有地精确跟踪你的位置。

英国海军2016年将用这种量子系统把系泊舰和航行舰分开,记录舰船位置,精确度比以往提高1 000倍。如果QPS海上测试成功,将进一步缩小用在飞机、火车、汽车甚至手机上,为城市交通、自动驾驶车辆提供一种后备导航工具。

GPS会在水下失灵,所以潜艇下沉后会失去GPS信号,此时要用加速计来导航,记录每次扭身、转向,但目前的加速计并不精确。DSTL的内尔·斯坦菲尔德说:“目前如果没有GPS定位,潜艇在水面航行一天可能偏离航线1公里左右,而QPS会将偏离减小到1米。”

该QPS样机就像个1米长的鞋盒,一开始只能沿一条轴线工作,加入另外两套激光器和捕获的原子之后,就能协调三维方向的运动了。每套激光器能给100万个铷原子制冷。

Aker Solutions推出新型北极钻井船

Aker Solutions开发出能够在海冰上进行操作的新概念北极钻井船,Aker Solutions缩小版北极钻井船模型如期进行试验。

新概念北极钻井船试图引入弓装炮塔系泊的可能性,azi-pod推进器有助于确保钻井船根据冰漂移动方向变化情况进行系泊定位,新设计的破冰级船体能够保证冰块在船下,从而避免冰块撞击。

钻井船和钻井配套设施为全封闭式,以保护船员和设备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理论上,海冰情况的预测是不确定的,为了减少钻井船缩小版设计模型在冰盆试验中的不确定性,因此采用完整的和被管理的冰块。

造船

首艘24 000TEU集装箱船有望2018年投入运营

安联保险近日作出预期,全球首艘24 000TEU集装箱船有望2018年左右投入服务。该预测是在目前每4~5年集装箱船规模上升30%的速率上作出的,并且预期这种提升速度还将持续。安联全球企业和特殊事务专员指出,这种集装箱船大型化上升速度是航运业目前面临的几大新兴风险之一,主要针对这些超大型船面临海事危机时所面临的危险将非常大,比如阻塞码头和港口,以及当事故发生时恢复船舶和货物的打捞行动等。而另一个船东和码头需要面对的风险是预期中的由液态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将从现在起至2020年大量出现的船舶。

全球首艘侧向破冰船通过测试

世界上第一艘具备侧向破冰能力的多用途破冰船“波罗的海”号已成功通过测试,不久将交付使用。

身长76.4米的“波罗的海”号船体不对称,装有3个可360度旋转的推进器,增加了其在浮冰海域的灵活性。与传统破冰船能向前或向后破冰不同的是,“波罗的海”号可前、后、侧方多向破冰,可开拓宽达50米的航道。

根据测试,“波罗的海”号以3节(1节等于每小时1.852千米)速度向前、向后航行时,可切开1米厚的冰层;以6节速度航行时,可切开60厘米厚的冰层;以2节速度侧向行驶时,可切开60厘米厚的冰层。“波罗的海”号还具备清污、灭火、救援等多项功能。

芬兰在破冰船设计和建造领域拥有近百年的经验,全球60%的破冰船在赫尔辛基造船厂组装下水。

住友重工建造全球首艘钢轨运输船

日本住友集团表示,将进行全球首次钢轨运输船的建造及舾装工作,该船舶主要业务为运输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NSSMC)制造的总长150米的钢轨(long steel rails)。endprint

该钢轨总长达150米,因为较长而无法直接运输。所以不得不通过切割及焊接的方法,将钢轨分开为6个部分而卸载。但此次新造的船舶不须这种过程,而可以将150米的钢轨直接装卸之后运输。

相关船舶规模达23 000DWT级,总长约190米,单一货舱长度为155米,配备3台50吨起重机,安排在8月份完工。

环保

DNV GL集团专家助力建造世界“最环保”的客船

来自可再生能源、造船、工程以及废弃物处理及循环利用等领域的专家,共同为建造世界上最环保的客船献计献策。建造完成后,该船每年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航行4次。

该船是为100天的环球航行(包括北极和南极)而建,有800个船舱,最大载客量为2 300人,包括1 500名乘客及800名船上工作人员。

该船具备以下特点:1.采用环保材料;2.运用航空和流体动力学设计,最大限度的缩小航行阻力,提高效率;3.主船体采用环保型“鲨鱼皮”漆料,同时具有减阻作用;4.零排放/减排技术(液化天然气、沼气、生物柴油、氧化镁、氮氧化物的处理设备、热量回收);5.水循环/回收利用系统,提高效率,降低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和水消耗;6.将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作为甲板和酒店部门的补充能源;7.先进的垃圾回收和最小化系统;8.船上的农业体系在供给食物的同时,将废弃食物重复利用/堆肥;9.独立运行6小时,无需发动引擎(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燃料电池、风力发电机)。该船的设计目标是所需能源仅是当前设计和建造邮轮的一半,计划交付时间是2018年春。

全球首制双燃料推进系统汽车运输船

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近期从United European Car Carriers (UECC)获得了2艘3 800车位双燃料推进系统汽车运输船(PCTC)的设计建造合同,合同交船期为2016年下半年。

该船舶为冰区加强型船,全长181米,型宽30米,装载能力为3 800标准车位,采用船用燃油和天然气(LNG)双燃料主机推进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双燃料推进系统汽车运输船。在不使用燃油的情况下,该船单次加注天然气(LNG)可以满足一个航次(14天)主辅机的全部需要,建成交付后将在欧洲波罗的海地区运营。

作为绿色环保的新型双燃料推进系统汽车运输船(PCTC),该船舶不仅在传统燃料消耗量上较上一代PCTC有明显下降;而且在使用天然气(LNG)作为燃料时,能够基本实现SOx及颗粒物零排放,同时有效降低CO2和NOx的排放,完全满足国际海事组织和欧洲地区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输船航行钢轨
到慧骃国的航行
中石化首次接卸世界最大LNG运输船
钢轨焊后双中频感应加热工艺研究
小舟在河上航行
航行
6000m~3江海直达LNG运输船推进系统分析
高速铁路钢轨疲劳过程的超声非线性系数表征
国内外高速铁路钢轨性能对比研究
减缓高速铁路钢轨波磨的仿真分析
一次胆大包天的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