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团队建设提升专业技能

2014-06-06徐冬梅XUDongmei刘太闯LIUTaichuang曾长春ZENGChangchun

价值工程 2014年13期
关键词:高分子塑料材料

徐冬梅XU Dong-mei;刘太闯LIU Tai-chuang;曾长春ZENG Chang-chun

(①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 221140;②徐州同创塑业有限公司,徐州 221140)

(①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Xuzhou 221140,China;②Xuzhou Tongchuang Plastic Industry Co.,Ltd,Xuzhou 221140,China)

注重团队建设提升专业技能

徐冬梅①XU Dong-mei;刘太闯①LIU Tai-chuang;曾长春②ZENG Chang-chun

(①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 221140;②徐州同创塑业有限公司,徐州 221140)

(①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Xuzhou 221140,China;②Xuzhou Tongchuang Plastic Industry Co.,Ltd,Xuzhou 221140,China)

本文分别以塑料成型技术教学团队、塑料新材料应用技术科技创新团队和丰富的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分析了团队建设在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团队建设;专业技能;提升

0 引言

本院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代表队在全国首届“星宇杯”高分子加工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和个人全能与单项11个一等奖;在全国首届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高职生、本科生、研究生同场竞技)获得优胜奖。短时间内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与我们大力推行的团队建设是分不开的。

1 团队与团队建设

团队是一种介于群体与个人之间的组织形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通过团队成员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行为上取长补短、紧密合作、共同分担责任,更重要的是,他们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奋进,并致力于实现最为优异的结果。[1]

团队建设是为了实现团队绩效及产出最大化而进行的一系列结构设计及人员激励等团队优化行为。高职院校的团队建设较好地贯彻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苏教高[2008]4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苏教高[2008]16号)文件精神。

以提高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尊重团队个人的兴趣和成就,协同合作,将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后促成团队高效运转。逐步建成了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的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社会实践团队。

2 团队建设的内容和实效

2.1 塑料成型技术教学团队

塑料成型技术教学团队是以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教研室为建设单位,以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及课程为建设平台,在深化教学改革与实践进程中形成的团队。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提高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

塑料成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共有8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占25%、中级职称6人,占75%;团队中40岁以上的有4人,占总人数的50%、31~40岁的有3人,占总人数的37.5%、30岁以下1人,占总人数的12.5%;团队中专任教师4人,占总人数的50%,兼任教师2人,占总人数的25%,企业兼职教师2人,占总人数的25%。本科学历6人,占总数75%,研究生学历2人,占总数25%。既有丰富教育教学经历的老教师,又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还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精英。具备良好的梯队结构,50%教师具有企业经验,33%教师来自企业一线,团队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是一支专业基础理论坚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和“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塑料成型技术教学团队分别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有计划、分阶段地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团队中的教师群体合力开展工作:制定了全部专业课程的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标准;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讨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实验室的建设;开发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团队申报教科研项目,发挥个人特长、凝成团队力量,实现资源共享。

在团队的努力下,较好地实现了目标。将本专业建成了院级品牌专业;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获江苏省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两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获得江苏省多媒体评比一、二等奖,多次获得院多媒体课件二等奖以上;设计制作的塑料注射成型操作技术仿真系统在全国仿真软件评比中获二等奖、院教学成果二等奖;完成院级精品课程两门;完成资源库建设7门;校企合作教材3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得总分第一;多方面多方向提高了专业教学水平。

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将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建成了院品牌专业,成功加盟江苏省重点专业群“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群”的建设。提高了专业教学水平。其中在自主研发课程设计、网页及软件和在教学中融入企业元素实现共享资源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2 塑料新材料应用技术科技创新团队

科技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生产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的服务的过程。而科研为科技创新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使科技创新层出不穷。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迅猛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升教师专业精神、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形成自我专业特色的内动力;是吸收国外先进职教办学经验,充分展示我国高职院校形象的需要;是高校三大职能(即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之一。

为更好地促进教学、提升对行业企业服务能力,我们组建“塑料新材料应用技术”科技创新团队。科研团队可以汇聚优秀人才、整合科技资源、搭建创新平台,提高科研人才组织机制,而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提升专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催生有重要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的最佳策略;营造有利于中青年科研人才成长的环境与机制的基础、源泉和科学普及传播的阵地[2]。

塑料新材料应用技术科技创新团队由从事塑料工程专业教学全体教师、长期合作关系亲密的校企合作单位的工程师和部分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本院的学生组成。一直以来,团队成员间的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奠定了团队协作的基础。

我们借助科研机构“徐州市木塑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根据团队成员自身的特色,开展了专业领域里不同方向的研究:如聚烯烃的发泡技术、聚合物的改性、通用塑料的工程化以及环保助剂的开发和推广等。科研团队的建设增加了研究的实力,拓宽了研究的领域,提升了对行业企业的技术服务能力。仅去年一年,在研项目十余项、结题两项、公开发表论文九篇、实用新型专利2项,更有两个项目获得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在聚烯烃的发泡工艺和木塑材料的界面性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塑料新材料创新团队除了有专业老师外,还有热爱专业,向往创新的学生。学生除了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外,还依托团队的力量,自己主持实践创新项目的研究。团队已经成功完成了数项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的研究。包括三项省级、四项院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的研究。其中2013年学生从事的“木塑复合板凳面的应用研究”在全国首届高分子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优胜奖。

2.3 学生社团活动团队

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与团队是分不开的,团队建设是就业的需要,是高职学生事业成功的基础[3]。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是品行正、学风好、人际关系和谐、上进心强的集体。在这样的团队里会使每个成员都能获得进步,一般成优秀,优秀成卓越。

本院本专业的学生除了身处自己的专业班级外,还有丰富的社团。班级首先是一个具有共同的目标,协力争先的团队。通过班风的建设,训练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另外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学业和职业的规划选择性的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这些社团中有文体类的可以健身养性,有创新创业类的可以进行职场训练,还有科研开发兴趣小组,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3 结论

①教学团队有利于帮助教师明确教学改革方向,探讨教学过程,改革更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师修养,提升教学能力,更好地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②创新型科研团队能显著提高专业老师的科技服务能力,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之情,更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搭建了平台。是学校深人发展的动力之源,代表着持续发展的能力。

③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展了学生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1]李海燕.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与管理策略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2):26-27.

[2]周琪.对科技创新中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J].科学与社会,2013,3(3):30-34.

[3]王丽娟.加强高职学生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2013,23:59-61.

Focusing on Team Building and Enhancing Professional Skills

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in plastic molding technology,new plastics materials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construction and student scientific organizations building,the effects of team build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ym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 are analyzed.

team building;professional skills;enhance

徐冬梅(1966-),女,江苏如东人,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加工与改性的研究与教学。

G641

A

1006-4311(2014)13-0265-02

2011江苏省教改一般项目:塑料成型仿真与实操技术训练的研究与实践。

猜你喜欢

高分子塑料材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最美材料人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塑料也高级
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济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塑料和聚合物的超声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