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的比较分析

2014-06-06宋魁彦

山西建筑 2014年16期
关键词:相同点家具装饰

陈 烨 宋魁彦*

(1.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2.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0 引言

在灿烂的中国传统家具史的发展中,明清家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甚至在现今都有着不可估计的探究价值。对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做出一个细致的对比分析,初步探寻其中的价值。

一般来说,以清朝乾隆时期为界,在此之前的家具为明式家具,此后的家具为清式家具。明式家具主要分为晋作家具、苏式家具和京作家具。明式家具的结构与建筑交相呼应,在结构上科学的运用,使用不同种榫卯;在造型上简洁、质朴典雅,肃穆而大方,而在装饰中运用以少胜多,重点突出的手法,让人百看不厌;明式家具木料的考究,自然之美的完美表达,与其内在深厚的文人气质使人在精神层面中达到共鸣与联想。明式椅严格对称,但在变化中又统一,每每一种家具的出现都是经过多次的推敲与细化才得来的创造。清式家具主要分为广式家具、苏式家具和京作家具。清式家具的发展是沿承了明式家具发展的精髓,由于世界处于一个不断联系的整体,对外联系越来越密切,受到了不同的时代特点与外部文化的冲击,清代内部专制体制的不断强化,使得清式家具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比如一个显著特征:清代家具受到17,18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和洛可可时期风格的影响,其中风格中对君主专制体制与清政府的体制出现了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清式家具整体呈现为用材厚重、用料宽绰、体态凝重、体型宽大、装饰繁复的特点[1],从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对权重、时尚的渴求与仰慕。

1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的相同点

明清家具在历史长河中的繁盛与当时社会背景、人们认知水平、技术、大环境缩影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影响着人们的动向,尤其对于从古至今的中国这样一个政治性强大的国度来说,一个制度对设计的影响是所有创造的基石。明清家具跟上当时时代的步伐,产生了一系列的特色,下面将从环境、造型、设计理念对其中的相同点进行逐一分析。

1.1 所处时代环境的相同点

明朝和清朝都是中国历史中影响甚大的王朝,在封建王朝中它们各自都是君主专制体制的代表,帝王制中的三纲五常,上下有序对日常生活的秩序和拘谨产生了内在实质的影响。其中儒家文化的兴起也造就了明清家具中正、肃穆、均衡等的基本特征。

说到明清时期的环境,就必定会谈到一个帝王治国之道的影响。明朝前期综合国力强盛,开创了“洪武之治”“永乐之治”“仁宣之治”和“弘治中兴”等盛世。其中在明成祖朱隶永乐盛世时期,一改闭关自守的外交政策,从而出现了影响至今的郑和下西洋,当时人们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放,各种思绪缓缓而来,文人雅士在社会中充分行使着自我的职能,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生了明代家具。而继往开来的清朝也是同样如此,前期的国力强盛,“康乾盛世”的不断发展,当时文化的大繁荣与尊重,进而大融合的外交手段,造就了清朝设计思路的不断延伸与发展,致使清式家具也呈现出自我独特的风貌。

1.2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形式的相同点

明清家具的产生都有模仿某一建筑式样的倾向。例如架子床的床楣和围护,与建筑入口的围栏、檐板、挂落等形神意似[2]。再例如腿部使用的圆形构件,如房屋的“立柱”等等。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在结构上和装饰上都多方面模拟了建筑的式样进行组合。

1)从结构上。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都以科学的结构,多种榫卯进行组合,通体呈现出流畅而简洁的内在美。值得一提的有明榫、暗榫、闷榫、燕尾榫、半榫、格角榫、综角榫、夹头榫等[3](见图1),精致与实用连接方式造就了不一样的设计文化,充分达到了造型与结构的紧密交融,使人视觉上产生一种和谐之美。其中用料之考究也是明清家具的同性,多用如黄梨木、鸡翅木、铁梨木、紫檀木、红木等,也采用樟木、榆木、核桃木[4]等硬杂木。结构的精良与选料的考究造就了明清家具的光辉史记。

图1 榫卯结构

2)从装饰上。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都以其变化多样的纹样和造型来塑造整体的比例与均衡感。常见的纹饰主要有如意纹、龙纹、牡丹纹、寿字纹[5]的采用,造型上多采用束腰、牙条、托泥、卡子花等不同表现手法。

1.3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设计理念的相同点

明清家具都是以文化气息浓厚的文人雅士进行设计,然后交由出色的木工进行制作,其中包含了设计者的奇思妙想,谈到设计理念就必须和当时的封建王朝政治形态紧密联系,变化中统一[6],统一中变化,中正、均衡、对称是明清设计中典型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来说,正是文化的统一性在时代的更替中不断的灵活、多样的变化着,进化着[6]。

2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的不同点

2.1 所处时代环境的不同点

清朝的发展较于明朝来说,更为进一步的接触世界。从一个整体来说,清朝发展时期,尤其是康乾盛世之期,国外多个国家已完成了自身解放独立的革命,着重发展自身文化与经济的时代,清朝的繁盛也使许多国家与之结交,或者进贡,从中也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影响,其中典型性的影响就是17世纪~18世纪流行于法国的洛可可风格,从侧面影响,或说直接影响了清式家具对明式家具改良的方向。以至于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风格对于清式家具的影响,装饰元素与造型的增多正是文化影响最好的表现[7]。

2.2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形式的不同点

清式家具从造型上分为清初、乾隆、嘉道和晚清四个时期,而主要有别于明式家具的在乾隆时期,整体为流畅、雍贵、宽厚、气派的风格倾向。从模仿建筑式样的方面来说,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也有不同的体现,例如明式家具腿部榫头的“向里勾”或“向外翻”,而清代晚期则变成僵直的装饰[8],见图2。

图2 明清家具足端比较

1)从造型上。清式家具在形制、材料、工艺、技术等方面有别于明式家具的趋向和风格(见图3),在品种上,都丰于明式家具。主要表现在清式家具由肃穆转为流畅,由简洁转为雍贵,由精简转为宽厚,由朴实转为气派。而在品种上表现为桃式凳、海棠式凳、三屏风式靠背太师椅等(见图4)。

图3 明式椅

图4 三屏风式靠背太师椅

清代庭院的盛行,也为清式家具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各种材质的运用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例如藤柳家具、竹器类家具等得到了良好的运用。清朝时期,随着沿海城市的开放,南方木料的丰富,广式家具更是结合了西方的风格特征,宽大的用料,并且采用一木挖成的手法。

2)从装饰上。清式家具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高峰,绝大部分的装饰在于展示盛世的国势与民风。相较于明式家具更为富丽繁缛、求多、求满。主要表现为纹饰图案的拓宽,上至飞禽,下至鸟兽,无所不用,尤其是吉祥图案的流行。对各种材料也进行混搭模式,比如贴金、包铜、镶玉等等的手法,处理方式更加的复杂化,多元化。但在晚清末期出现了做工粗糙,木料低劣的仿洛可可的家具。

2.3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设计理念的不同点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中设计理念最为不同之处基于明式家具的品种和造型上的创新,融入了更多西方文明,采用了众多西方的装饰纹样和手法,如图5所示,但也出现了装饰功能大于实际功能运用的弊端,见图6。

图5 巴洛克家具

图6 清式太师椅

3 结语

1)通过对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的相同点的比较分析,充分的认识到中国传统家具的精髓所在,一个好的设计产生不仅是形式与功能的合理运用,更多的是要把本国精神意境的人文气息进行交融,才能产生不朽的可延续的风格倾向,重点突出明清家具的先进性的一面。

2)通过对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的不同点的比较分析,主要从清式家具的辉煌到没落的分析,充分体会到无论处在何种复杂的环境下,都需要确定自我的整体风格,多而不杂,重点突出清代家具的历史性。

[1]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04-509.

[2]刘森林.中华陈设·传统居民室内设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367-370.

[3]李 洋,周 健.中国室内设计历史图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73-283.

[4]胡德生.明清家具鉴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1-13.

[5]李德君.基于符号学的明式椅类家具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9:2-3.

[6]鲁署明,招子明,陈 刚.人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8.

[7]左 琰.西方百年室内设计(1850—195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1-20.

[8]杨 耀.明式家具研究[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5-27.

猜你喜欢

相同点家具装饰
鲤鱼旗装饰坠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飞机与公共汽车
装饰圣诞树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有意思吧
DIY节日装饰家
初中英语常见常考易混短语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