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媒介之下的《沙皇的新娘》

2014-06-06普罗

歌剧 2014年4期
关键词:沙皇尼亚科夫

普罗

奥普里希尼基是沙皇伊凡雷帝特别挑选的近卫部队,通常也被称作沙皇的鹰犬,是沙皇可怕凶残的追随者,用来折磨和杀害沙皇的敌人。关于俄罗斯导演德米特里-特奇尼亚科夫的世界观,在歌剧《沙皇的新娘》中也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在斯卡拉歌剧院的舞台上,导演选择了用当代的多媒体影像手段展现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歌剧《沙皇的新娘》中的唱段。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其中充斥着嫉妒、疯狂和一个为王妃选秀的过程,在导演特尼亚科夫的奇妙之手下,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对原作的解构,使得虚幻和真实被鲜明地对立起来。

这不是导演特尼亚科夫第一次为一部老生常谈的旧作切入新的视角和诠释。特尼亚科夫也经常被批评过于先锋,舞台布景过于恐怖和幽闭。比如他在过去几年中,对莫扎特的《唐璜》和威尔第的《游吟诗人》等所作的全新演绎都让人倍感意外。就在不久前,在大都会歌剧院,特尼亚科夫竟然在鲍罗丁的《伊戈尔王》的新版演出中增加了一些章节,并对原作做了删减,重新编排后,营造了一个统治者和社会的梦幻般的画像,而舍弃了原作的战争主题。

不过,歌剧《伊戈尔王》的故事确实至多只是一个躯干。作曲家鲍罗丁没有完成它,而只是留下一个总的结构,甚至可以说刚开始写作该曲便过世了,因而,即使像大都会歌剧院如此强大的制作也无法掩饰该剧“未完成”的致命缺陷。而《沙皇的新娘》这部歌剧,能让我们看看,特尼亚科夫是否能够驾驭一部完整的歌剧。

像许多俄罗斯的杰作一样,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沙皇的新娘》自1899年首演以来,在西方国家相对演出较少,该剧并没有得到它应得的尊重。乍看之下,它似乎是一部稍显肤浅的、华丽的情节剧。但该剧其实深有内涵,不仅具有前瞻性的远见,也是一部具有晚期威尔第风格的歌剧:这是一部充满活力的作品集,充斥着咏叹调、合奏、合唱。

剧本情节的灵感来源于百科全书中的一段鲜为人知的脚注:伊凡雷帝短暂的第三次婚姻,新娘是伊凡雷帝亲自从12个平民姑娘中挑选出的,但在他们的婚礼后没几天,新娘就神秘地死亡了。而在歌剧中,年轻的女人玛尔法,这颗爱情故事中的棋子,最后是因发疯而被毒死的。

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叙述方式中有一点比较奇怪,虽然有新娘,却没有出现沙皇伊凡雷帝。在原来的剧本中,令人恐惧的伊凡雷帝似乎有那么一次进入了画面之中,但我们甚至不知道这就是他:玛尔法和她的朋友认为她们所看到的马背上的匿名者可能就是伊凡雷帝,因为她们认出了他的可怕的眼睛。

该剧于去年10月首先在柏林国家歌剧院演出,现在来到了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两次都是由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指挥,特尼亚科夫担任导演。当舞台上巨大的帷幕拉开时,就好像是翻开了一本巨大的关于俄罗斯的故事书。

当序曲演奏结束后,多媒体视频投影为我们带来了一群正在在线聊天的奥普里希尼基(沙皇的近卫部队),正是他们提出需要创造一位假沙皇。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领导人迅速创建了一个假沙皇。为了帮助沙皇选择合适的新娘,选秀相亲竞赛也由此应运而生。

这样的设想,其核心是一环扣一环的剧中剧。但是非常有天赋的导演也会在剧中剧里栽跟头。(比如斯特凡·赫海姆去年秋天在伦敦执导的威尔第的歌剧《西西里晚祷》,就没有处理好这样的剧中剧。)但特尼亚科夫挖掘了演员的潜力,融合了其独创的观念。他成功了!

《沙皇的新娘》中屏幕所展现给我们的主题,是世世代代都在争论的永恒的人性主题。因而,当柳芭莎站在空旷的舞台上,对着镜头和观众,在第一幕中唱出那段独白,表现她由于嫉妒而绝望的内心时,台下的观众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同身受。而最后,无辜的玛尔法发疯的场景和之前其开心的场景,在多媒体影像中同时对比出现。这是一个最恰当的方式,可以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前几幕中,奥普里希尼基也是用多媒体影像的方式,再现了玛尔法的家和皇室婚礼的场景。有一半新闻、一半娱乐的意味。

导演特尼亚科夫对剧情的调整也非常有效。在最初的剧本中,柳芭莎一心想监视、报复她浪漫可爱的情敌玛尔法。但在这里我们看到特尼亚科夫的处理是两人面对面的遭遇,使柳芭莎愤怒的毒誓更加可怕而又可怜。

特尼亚科夫也亲自设计了自己的舞台布景,一如他一贯的做法。比如为了优雅地过渡到第一幕中的三重奏,舞台布景被设计为一个封闭式的密闭空间。同时,舞台也被设计得更贴近自然,无论是树叶在阳光下斑驳的倒影,还是玛尔法客厅中的画壁纸,都通过投影的形式显得更为真切。

该剧的张力,不仅体现在现货的舞台布景上,更表现在充满活力的演唱之中。嗓音忧郁的女中音歌唱家玛丽安娜·普鲁登斯卡娅所饰演的柳芭莎像一面小魔镜般,映射出人物的绝望:男高音歌唱家帕维尔一切尔诺赫拥有着一个明亮的嗓音,他所饰演的懦弱的莱科夫是玛尔法青梅竹马的昔日恋人:男低音歌唱家阿纳托利·科特切尔加则饰演玛尔法粗暴的父亲索巴金:嗓音沙哑却不失轻盈的男中音歌唱家约翰纳斯·马丁·库伦泽尔饰演的是奥普里希尼基最残酷的头儿格瑞亚佐尼;女中音歌唱家安娜·拉普库维斯卡亚饰演的是玛尔法的闺蜜杜尼雅莎,她嗓音温暖,表演热情;资深女高音歌唱家安娜·托慕娃·辛托饰演玛尔法的母亲萨布鲁娃。

指挥巴伦博伊姆则为观众带来了大气磅礴却又在细节中精雕细琢的完美音乐,比如第三幕第四场,格瑞亚佐尼号称带来了新娘,巴伦博伊姆先让铜管乐各声部在这时齐鸣,制造一种混乱和不安的气氛,充满紧张度和张力,不由让人想起瓦格纳的《众神的黄昏》中的开场音乐。

猜你喜欢

沙皇尼亚科夫
谢甫琴科见沙皇
科夫·皇后镇:漂洋过海的离开
海波尼亚的翡翠绿岛
狗狗世界
苏尔科夫与俄罗斯主流意识形态
雾在做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