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三甲医院放疗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4-06-05丁小倩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4期
关键词:等候收治差异

周 峰 丁小倩 孙 颖 何 韵*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 广州 510060)

某三甲医院放疗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评价

周 峰 丁小倩 孙 颖 何 韵*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 广州 510060)

目的分析探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放疗管理信息系统在改进放疗工作效率、改善预约执行效果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平均等候时间、日均放疗人次、准时开概率以及爽约率等量化指标来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该系统上线后,放疗患者平均等候时间、日均治疗人数以及准时开概率等都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系统有助于提高放疗工作效率、优化医院计划管理和资源配置,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医院信息系统;效果评价;资源配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文利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的放疗管理信息系统等导出了2011年和2012年全年均运行的6台放射治疗设备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①设备运行资料:设备型号、每日开关机时间、预约治疗人数、实际治疗人数及未按期治疗人数等;②治疗患者信息:患者预约时间、放疗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放疗技术、放疗设备以及放疗次数等。

1.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对放疗工作效率和预约执行效果进行评价,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患者放疗等候时间、放疗人数/人次、设备开机天数、设备运行时长、设备治疗时长、准时开概率、开机延误时长、爽约率等。具体计算公式如下:①放疗等候时间=∑(放疗开始日期-到服务台日期)/总人数 ;②放疗工作量=放疗设备日均治疗人数/人次;③日均设备运行时长=∑(关机时间-开机时间)/开机天数;④准时开概率=设备准时(7:30)开机天数/全部开机天数× 100%;⑤开机延误时长=∑(开机时间-7:30);⑥爽约率=未按预约时间进行放疗的人次/总放疗人次×100%。

1.3 统计方法:Excel2013录入数据,SPSS 13.0处理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及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来进行数据分析。所有统计学检验水平α值均设为双侧0.05。

2 结 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表1显示了2011年及2012年6台机器收治的放疗患者的基本情况,从表中看出,2011年,本研究所分析的6台机器共收治放疗患者3085例,其中男性2075例,占比67.3%,女性989例,占比32.1%;2012年,6台机器收治放疗患者总计2957例,其中男性1874例,占比63.4%,女性1025例,占比34.7%,卡方检验结果显示2011年与2012年的放疗患者男女性构成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认为2012年6台机器收治的男性放疗患者少于2011年,女性放疗患者则高于2011年。

在患者年龄构成方面,2011年与2012年的放疗患者中,35岁到55岁组均占到了50%以上,其次为55岁到65岁组,占比均在23%左右,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两年的患者年龄构成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从患者来源来看,2011年与2012年的放疗患者中,均以广东省内居多,占比在75%以上,且两年患者来源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两年中来6台机器就诊的放疗患者其来源地有不同,外地患者略为增多;在患者诊断方面,本研究首先根据肿瘤所在部位主要分为了头颈部、胸部、腹部以及其他部位肿瘤,其中头颈部又分为鼻咽癌和其他部位的肿瘤。2011年,6台机器收治的放疗患者中,鼻咽癌患者1817例,占比58.9%,头颈部其他肿瘤患者420例,占比13.6%,其他部位肿瘤构成情况见表1;2012年,6台机器收治的放疗患者中,鼻咽癌患者1842例,占比62.3%,头颈部其他部位肿瘤407例,占比13.8%,卡方检验结果显示2011年、2012年两年的放疗患者病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2012年收治的放疗患者所患病种与2011年相比有所不同,其中鼻咽癌和腹部肿瘤的患者增加显著。有关2011年、2012年两年收治的放疗患者的其他情况具体见表1。

表 1 2011年及2012年放疗患者基本情况对比

2.2 工作效率改善情况

2.2.1 平均等候时间:本文分别从设备、病种以及科室三个方面来比较了患者等候时间的变化情况,据表2结果,在设备方面,仅有V1161和VAR1234两台设备的平均等候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病种方面,与2011年相比,2012年鼻咽癌患者的平均等候时间延长,而其他病种患者的等候时间则都有不同程度的缩短;最后在科室方面,可以认为,2012年的鼻咽科和放疗科患者,其等候放疗的平均时间均要长于2011年;而放疗治疗部的患者则正好相反,2012年的平均等候时间有明显缩短。

表 2 2011年~2012年按设备分患者的平均等候时间(d)

2.2.2 工作量:从各放疗设备工作量变化情况来看,2011年到2012年,除ELE1935和V1161外,其他四台设备的日均治疗人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认为,这四台设备2012年的日均治疗人次多于2011年(表3)。

表 3 2011年和2012年各设备日均治疗人次的比较

2.2.3 设备运行情况: 表4显示了两年6台设备的每日运行时长变化情况,t检验结果显示两年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认为2012年6台设备的日均运行时间长于2011年。

表 4 2011和2012年每日运行时长的总体比较(小时)

从各台设备的比较结果上看(表5),除了ELE1935和VAR1204外,其他四台设备两年的日均运行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认为,与2011年相比,2012年ELE1936、ELE1937和VAR1234这三台设备的日均运行时间增加,而V1161这台设备的日均运行时间则有所缩短。

表 5 2011和2012年各设备日均运行时长的比较(小时)

2.3 预约执行效果评价

2.3.1 准时开概率与开机延误时间: 表6显示了6台设备2011与2012年两年准时开概率的差异,根据卡方检验结果,可以认为与2011年相比,2012年6台设备的准时开概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表 6 2011和2012年各设备准时开概率的比较 (%)

从开机延误时间来看(表7),2011年,6台设备共有341次开机延误,平均延误时间为10.51 min;2012年,6台设备的开机延误次数合计为139次,平均延误时间为10.21 min,t检验结果显示两年的平均开机延误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表 7 2011年和2012年6台设备开机延误时间的总体比较(min)

2.3.2 爽约率:表8显示了2011年和2012年两年,6台设备的平均爽约率的变化情况。从t检验结果来看,可以认为与2011年相比,这三台设备的爽约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表 8 2011和2012年各设备日均爽约率的比较(%)

3 讨 论

本文通过对医疗机构传统管理模式和放疗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两套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发现,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放疗管理信息系统在缩短放疗等候时间、提高设备工作时长和治疗患者数、提高准时开概率和改善预约执行效果等方面均有较明显优势,分析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

3.1 放疗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信息化水平,方便数据在各环节间传递: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放疗科的医疗管理工作一直采用落后的人工管理方法,与其高精确、高风险的工作特点极为不称[1]。通过放疗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放疗定位设备、治疗计划系统和放疗设备的网络互连,有助于减少各环节间信息传递时间,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实现放疗影像数据及计划数据的数字化采集、比较、管理、传输,有研究就指出,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充分共享和流通,可以更好地为医院医疗、管理决策等活动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2]。

3.2 放疗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实现全流程预约管理,使放疗流程各环节无缝对接:李美燕等[3]指出,以流程为导向的全面流程管理,更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具有更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放疗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将患者放疗过程中的定位、模拟扫描、靶区勾画、计划设计与验证、治疗等多个环节进行电脑信息化全流程预约管理。虽然预约诊疗服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稀缺、供求矛盾等问题,但能有效减少患者就医中的无效等候时间[4],缓解就诊高峰集中、排队等候时间长等问题[5]。

3.3 最后,放疗信息管理系统还有助于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放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放疗环节全流程预约后,所有治疗机位资源都被整合到预约服务台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服务台工作人员则按照患者办理预约手续的先后顺序安排治疗机位,这样所有需要放疗的患者都能预约到治疗机位,并有明确的治疗时间安排;同时,放疗机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机器闲置的情况发生;对于医师而言,则能保障医师收治患者的积极性,鼓励医师收治患者,避免了因治疗机位不够而推卸患者导致患者流失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放疗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改进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上述各项指标对该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一方面了解了该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验证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在优化医院的计划管理和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6],一方面也为下一步医院信息化进程的改进方向提供了依据。

[1] 金肃年,邓晓琴.放射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医疗装备,2006,19(12):7-8.

[2] 赵莉丽,金新政,李道苹.医院信息孤岛现象及其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6):12-13.

[3] 李美燕,季建华,高勇.全面流程管理:一种超越TQM和BPR的管理方法[J].经济管理,2003(18):31-35.

[4] 范仲珍,何辅成.上海市医院预约诊疗服务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8):35-37.

[5] 梁娜,张勇.医院预约系统的研发及建设[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6):50-53.

[6] 马中立,张凌.医院信息化对医院现代化建设的作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5):350-351.

R197.3

B

1671-8194(2014)34-0390-03

*通讯作者:E-mail: heyun@sysucc.org.cn

猜你喜欢

等候收治差异
等候时的学习
医院跨科收治患者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等候体检
关于公安机关对特殊涉毒人员收治管理问题的研究
等候
找句子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