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信息化在心血管病内科护理的应用研究

2014-06-05杜美芳洪翠琼温丽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4期
关键词:内科信息系统心血管

杜美芳 洪翠琼 温丽梅 曹 丽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1)

护理信息化在心血管病内科护理的应用研究

杜美芳 洪翠琼 温丽梅 曹 丽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1)

目的探讨护理信息化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从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288例,随机分为两组,1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143例患者采用护理信息化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5.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信息化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情绪,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护理信息化;心血管病;内科护理

护理信息系统(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NIS)作为集存储、共享、检索、应用护理资料的动态数字系统,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重要技术应用。NIS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科学化水平,加速护理信息共享和护理技术的优势互补,为护理信息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广泛空间。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信息化,是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心血管病的相关专业指导,实现区域医院的信息共享、服务协同和管理协同,进行全面、适时适地、科学的内科护理,进而提高对心血管患者的治疗效率和效果。本院对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288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对比研究[1-5]。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88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男性139例,女性149例,年龄31~69岁,平均52.6岁,其中冠心病104例,心律失常31例,高血压92例,风湿性心脏病27例,心力衰竭34例,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教育情况一般资料上经统计学分析后并无显著性差异,对五种病症患者的组别进行平均分配,因此两组具有可比性。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心血管患者进行分组。回顾性统计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数据,对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观察组采用NIS护理服务,应用护理信息系统的双层次管理:护理业务信息系统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医嘱录入、执行单、领药单发送、费用查询和检验结果查询、电子护理病历等工作的计算机管理,实现护理业务流程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护理综合信息系统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护理绩效考核与管理(包括工作质量与评估)、护理排班管理、护理决策支持等[6-8]。

1.2.2 评价标准: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价及护理服务规范程度作为评价标准。

1.2.3 统计学方法:统计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应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用均值±标准差表示,以P<0.05表明两组间的指标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 果

本院开展了护理信息化服务,结果表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后,见表2。

表2 护理信息化开展后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

3 讨 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快节奏的生活规律下,人们往往忽视自身身体和饮食,同时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加快,慢性疾病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中老年群体面临的一个普遍、严重的问题。其中,冠心病、脑出血、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此种疾病的诱因较多,病情复杂,变化迅猛,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对提高护理满意度产生严重制约。影响因素主要有硬件护理水平、部门协作、患者资料共享、护士职业道德等。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心血管患者的护理水平,改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是21世纪数字与网络技术在内科护理中的重要应用[9-10]。

计算机技术在我国护理专业的应用标志护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大很多中大型医院已经得到广泛应用[11]。护士已告别手工处理医嘱的年代,取而代之的是掌上电脑(PDA)技术应用将护士工作平台移至患者床前,既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又减少护士的工作强度,增加护士实时采集患者信息的手段,与此同时,护士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和开发意识也得到提高,可根据临床需要,对HIS工作站的功能进行拓展,充分利用护理信息系统(NIS)的信息资源整合,挖掘护理管理的数据,从不同角度实现护理行政、护理质量、人力资源、工作绩效评价、护理成本、护士工作站负荷等的综合信息管理[12]。

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护理软件开发水平不一,缺少统一的护理信息标准,在护理实践中多数还限于NIS中护士工作站的运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实际护理服务中尚未全面落实。信息没有标准化,是难以真正实现跨区域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效用的一大问题,这也是我国护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软件开发缺乏统一规划,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来规范信息系统的架构建设,标准的护理信息表达方式、护理工作流程和护理病历格式是当前护理电子病历和临床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13]。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采用传统护理的对照组满意度仅为80.4%,而采用护理信息系统的观察组满意度达到95.2%,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同时患者在接受住院治疗期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均表现出积极地情绪,护士与患者之间有了更多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这充分说明,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心血管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实验结果表明,依靠计算机和网络数据应用的护理信息系统,对本院心血管住院患者进行内科护理,可以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目标。护理信息系统应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和护理效率,缩短护理决策制定周期,改善护理服务水平,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情绪,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4-15]。

[1] 护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 10(2):141-142.

[2] 曾小东,范敏,陈忠燕,等.护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6):416-417.

[3] 陈昊.基于移动物联网的区域协同心血管病急救模式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2.

[4] 龚玉秀.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促进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J].中国数字医学,2009,4(5):11-12.

[5] 冯翠连.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2,12(12):77-78.

[6] 李艳杰,钱秀红,刘爽,等.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3,20(8):141-141.

[7] 金蓉.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716-717.

[8] 姚海燕.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思考[J].临床护理,2012,10(17):360-361.

[9] 王秀丽.对我国护理信息化标准建设的思考[J].护理学杂志,2013, 28(4):86-87.

[10] 姜俊.护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南昌:南昌大学,2009.

[11] 陈敏章,王道民,张立平,等.现代医院管理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12] 赵辉.信息化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23(11): 3363.

[13] 王英.我国护理信息化建设[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8):2-6.

[14] 杜杰,张玉梅.浅谈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6):190-191.

[15] 张向阳,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6):996-997.

R473.5

B

1671-8194(2014)34-0307-02

猜你喜欢

内科信息系统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内转科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