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心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60例临床分析

2014-06-05杨晓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4期
关键词:脑心通尼莫地平血管性

杨晓艳

(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河南 商丘 476000)

脑心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60例临床分析

杨晓艳

(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河南 商丘 476000)

目的探讨脑心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观察组采取尼莫地平联合脑心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ALD评分分别为(25.68±3.55)分和(19.27±2.03)分,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脑心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智能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脑心通;尼莫地平;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脑血管疾病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智能损害综合征,随着近年来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2]。VD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症状容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目前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但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案[3]。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心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共120例,均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中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4],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56~78岁,病程为1~7年。且排除老年痴呆或其他痴呆患者;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者;精神异常或其他原因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者;具有药物过敏史者等;按患者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37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65.65±3.42)岁,平均病程为(2.08±0.31)年;观察组中男37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65.82±3.19)岁,平均病程为(1.86±0.33)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30毫克/次,3次/天,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天,口服。两组均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采用简易精神智能状态量表(MMSE)进行智能状态评定;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LD)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1.4 疗效判定。疗效判定标准[5]为:显效: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提高≥40%;有效: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提高20%~40%;无效: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提高<20%;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0进行结果从分析,计量指标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值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可知,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和ALD评分变化: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ALD评分分别为(25.68±3.55)分和(19.27±2.03)分,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和ALD评分变化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和ALD评分变化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bP<0.05

3 讨 论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因脑血管疾病导致的以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智能损害综合征,发病率随老龄化的发展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而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发病与多种机制有关,主要表现在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多起病急、且病情呈阶梯性进展,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均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6-7],目前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应以快速、有效的改善患者脑部缺血、缺氧状态,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为关键。尼莫地平为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选择性扩张脑血管,防止钙超载,且脂溶性高,易透过血脑屏障而作用于脑血管和神经细胞,具有改善患者脑组织供血及保护脑神经元的作用[8]。同时还具有抗氧化自由基的作用,可减轻自由基对神经元的损伤,且在改善脑部供血的同时不增加脑代谢[9]。脑心通胶囊由黄芪、赤芍、当归、丹参、桃仁、川芎等中药组成,具有化瘀通络、益气活血之功效,可扩张脑血管,改善侧支循环,增加脑部血流量,改善脑部微循环,修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及脑血管阻力[10]。本研究采用脑心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取得了显著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尼莫地平,且患者MMSE评分和ALD评分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改善,说明二者联合应用可改善VD患者脑部缺血、缺氧状态,减轻脑组织损伤,改善其智能状态,有效抑制血管性痴呆的进展,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脑心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智能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较单用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1] 刘青建.尼莫地平联合步长脑心通治疗血管性痴呆41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9):131-132.

[2] 姚新生.脑心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0(4):490-492.

[3] 卫军秀.多奈派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2):1465.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35(4):246.

[5] 刘艳,赵晓玲,王蕾,等.多奈哌齐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6):488-490.

[6] 梁雁,吴泳,梁汉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5):45-46.

[7] 郭维玲,刘盛军,林维进.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5):696-711.

[8] 龙昱凤,鄢敏,晏雪花.脑心通胶囊和脑复新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216.

[9] 李强,沈琳娜.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6):606-608.

[10] 刘丽微,孟庆丰.脑心通改善老年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的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6):49-50.

R543

B

1671-8194(2014)34-0293-02

猜你喜欢

脑心通尼莫地平血管性
UPLC-PDA测定尼莫地平片中尼莫地平的含量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开心解郁丸对血管性抑郁大鼠单胺递质及BDNF的影响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脑心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内Ca2+的影响
华法林联合脑心通胶囊对心房颤动的抗凝疗效观察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