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子宫复旧的对比分析

2014-06-05曾玉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4期
关键词:血性持续时间组间

曾玉娟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南通 226331)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子宫复旧的对比分析

曾玉娟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南通 226331)

目的对比分析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后产妇产子宫复旧的情况。方法自然分娩组150例,剖宫产组180例,从产后宫底下降速度、超声子宫三径测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与恶露干净时间、产后出血过多发生率与出血量四个方面比较分析。结果分娩后2~5 d,剖宫产组宫底下降速度小于自然分娩组(P<0.05);术后30、42 d,自然分娩组超声子宫三径测量值较剖宫产组明显缩小(P<0.05);自然分娩产妇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与恶露干净时间较剖宫产组缩短明显(P<0.05);剖宫产组出血过多发生率与出血量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结论剖官产子宫复旧较自然分娩慢,期间可产生较多并发症,对产后康复不利,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剖宫产;自然分娩;子宫复旧;产后出血

剖宫产是随着现代麻醉医学、剖宫术技巧与胎儿监护水平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生产辅助技术,合理选择剖宫产术可有效地降低高危孕妇和围生儿的致死率。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据统计目前近50%[1]。盲目的使用剖宫产术会影响产妇分娩后的恢复、增加围生儿病死率。本文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妇产科住院的330例产妇的产后子宫复旧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通市通州区第五人民医院产科行剖宫产的180例产妇为研究的对象,并以同期自然分娩的150例产妇为对照人员,两组产妇年龄20~38岁,平均27.5岁。两组产妇在年龄、孕期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除外子宫发育畸形及子宫肌瘤及其他内科并发症。手术方法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式,术后母乳喂养,母婴同室,常规使用抗生素,无产褥感染的发生。

1.2 研究方法:于产后第1~5天连续测量产妇子宫底高度,比较两组产妇子宫底高度下降的数值;术中记录患者出血量,观察并记录并产后24 h失血量,胎儿娩出后失血量超过500 mL者为产后失血过多,记录失血过多产妇例数,计算失血过多产妇的发生率;于产后第5、30天,42 d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子宫三径(长径、前后径、横径),产后42 d超声观察是否存在官腔积液;观察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观察并随访询问两组产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均用来表示,采用t检验,α=0.05,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子宫底下降高度:于产后第2~5天,剖宫产组患者宫底下降幅度明显小于自然分娩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产后子宫三径比较:产后5 d行超声子宫三径测量,两组产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产后30、42 d自然分娩组子宫三径测量值较剖宫产组明显缩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 d剖宫产组宫腔积液发生率高于自然分娩组。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后子宫三径比较(

表2 两组产妇产后子宫三径比较(

注:*P<0.05 vs 自然分娩组

2.3 两组产妇产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与恶露干净时间:剖宫产产妇产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为(3.78±1.12)d,自然分娩组为(2.81± 0.87)d,自然分娩组产妇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妇恶露干净时间为(41.32±3.37)d,自然分娩组恶露持续时间为(29.24±2.53)d,自然分娩组产妇恶露干净时间明显缩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剖宫产组产后过多出血患者7例,发生率3.88%,自然分娩组产后过多出血有3例,发生率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后平均出血量(125.22±29.25)mL,自然分娩组产后平均出血量(89.45±13.42)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胎盘娩出后的子宫逐渐恢复至非孕状态的过程称子宫复旧,一般情况下子宫复旧的过程为6周[2]。子宫复旧的主要形态学改变为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3]。产后子宫复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喂养方式及分娩方式为主要因素。在喂养方式相同的情况下,分娩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然经阴道分娩后,由于子宫体肌纤维收缩及缩复作用使肌层内的血管管壁狭窄甚至栓塞,局部血液供应明显减少,子宫肌细胞缺血,胞质蛋白被分解,肌细胞缩小,因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由此可以看出子宫肌纤维的收缩是子宫复旧的始动因素,凡可影响子宫收缩的因素均可造成子宫复旧不良。剖官产术切开子宫肌束的同时也切断了肌壁间的血管,影响产后子宫收缩,使之恢复时间延长。同时,剖宫产的感染率高于自然分娩,可能致病菌会影响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从而影响子宫的复旧。本研究结果表明,产后第2~5天,剖宫产组与自然分娩组相比,剖宫产组产妇产后子宫底下降速度明显低于自然分娩组产妇;同时产后30、42 d自然分娩组产妇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三径测量值较剖宫产组产妇明显缩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子宫底下降高度比较(,cm)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子宫底下降高度比较(,cm)

注:*P<0.05 vs 自然分娩组

从本组病例可见,自然分娩组产妇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恶露干净时间为均较剖宫产组缩短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术后恶露干净时间为(41.32±3.37)d,且产褥后期恶露量较多。剖宫产手术大多是择期手术,开始时宫缩尚未发动,宫口未开,是导致术后恶露排出不畅的主要原因[4-5]。此外,手术切口及术中操作对子宫的损伤都是引起剖宫产术后恶露异常的原因。与自然分娩相比,剖宫产术后产妇卧床时间长,也会对子宫复旧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恶露的异常。

剖宫产后可能因术中止血不良、切口位置、缝合技术不当或切口感染等原因,引起伤口裂开,大量出血,由于剖宫产比自然分娩对产妇子宫、盆腔的损伤大,引起产后失血多,因此造成子宫的复旧缓慢。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剖宫产手术组产妇产后过多出血发生率、产妇平均出血量均超过自然分娩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失血是反映子宫复旧不良的指标之一。

本研究对剖宫产和自然分娩产妇从产后宫底下降速度、超声子宫三径测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与恶露干净时间、产后出血过多发生率与出血量多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过程较自然分娩者缓慢,期间可产生较多并发症,对产妇产后康复不利。且剖宫产过程没有胎儿的主动参与,胎儿失去了最早最重要的感官锻炼经历。因此,在决定分娩方式时医患双方应慎重决定,与患者及家属加强沟通,严格掌握剖宫产的适应证,降低剖宫产率。

[1] 阎莉.剖宫产术对子宫复旧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0):54-55.

[2] 李晓勤,张瑛,孙江川.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子宫复旧情况的比较[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5):640-642.

[3] 焦华娟.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临床子宫复旧的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7):1598-1599.

[4] 薛国勇,张志晓.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对产妇影响的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6):3659-3660.

[5] 李蘋.影响产妇产后子宫复旧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29(12):941-942.

R719.8

B

1671-8194(2014)34-0247-02

猜你喜欢

血性持续时间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以血性和心声为诗
血性中国兵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血性中国兵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血性理性 铿锵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