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

2014-06-05涂立刚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4期
关键词:全麻插管置换术

梅 雷 涂立刚

(信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河南 信阳 464000)

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

梅 雷 涂立刚

(信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河南 信阳 464000)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骨科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腰硬联合麻醉(腰硬联合组,n=40)与气管插管全麻(全麻组,n=40)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血压及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腰硬联合组T7段异常信号率为20%(8/40),T8为25%(10/40),全麻组分别为45%(18/50),50%(20/40),腰硬组高于全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腰硬联合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全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具较好的镇痛效果,可降低血栓形成发生风险,效果更为理想。

腰硬联合麻醉;气管插管全麻;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观察

近年来,医疗科技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人工假体关节置换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完善,并广泛在临床推广应用,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即为常用术式之一[1]。但除关注临床成效外,因手术所需时间较长、创伤大,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机体各脏器功能呈渐趋衰退状态,手术耐受情况不佳,故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也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是保障手术成功实施,患者术后尽快康复的关键[2]。本次选取相关病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应用情况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共选择研究对象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40~73岁,平均(65.6±2.9)岁。ASAⅠ~Ⅱ级,手术时间为1.5~3 h。排除术前凝血检查异常,患充血性心力衰竭、肿瘤、静脉曲张等疾病,肝肾功能不良,失代偿期甲亢,生命体征不稳,有未能控制的糖尿病,近期有血管手术史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按腰硬联全组与全麻组各40例划分,组间一般情况具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入手术室后,均对患者行静脉通道快速建立,取戊乙奎醚0.1 mg/kg静注,常规行无创血压、SpO2监测,行桡动脉穿刺。腰硬联合组:协助患者患侧在下,取侧卧位,穿刺点于L3~4间隙选择,于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10 mg+脑脊液2 mL组成的等比重高度渗腰麻注射液,后腰麻针退出,取硬膜外导管置入,于头端位置置管,患者平躺15 min,后取2%利多卡因3 mL硬膜外用5 min后,观察蛛网膜下腔未出现阻滞征象。后取罗哌卡因10 mL,每60 min经硬膜外应用,取丙泊酚20~30 mL/h在平面固定(约10~20 min)、麻醉起效后维持应用至缝皮时。丙泊酚的剂量在术中可进行调整,以使患者处理浅睡眠状态至手术结束,术中面罩吸氧,设置为3 L/min氧气流量。平面于T10以下控制。全麻组:取咪达唑仑0.07 mg/kg,舒芬太尼15 μ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1.5 mg/kg,依托咪酯0.3 mg/kg静脉注射,肌松完全后实施气管插管,对呼吸进行控制,呼吸频率为9~12次/分,潮气量设定为8~10 mL/kg,使PETco2于30~40 mm Hg保持。术中取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静脉泵入。两组在术中均取琥珀酰明胶、生理盐水、乳酸钠林格氏液持续输入,对有效血液容量进行维持,血红蛋白<100 g/L时,取浓缩红细胞输入。两组术后均采用自控镇痛(PCA)[3-4]。

1.3 指标观察:观察两组麻醉前、手术结束时(4)、术后24 h(6)心率(HP)、血压(MAP),下肢深静脉管腔内异常信号,疼痛(总分0~10分,10分为剧痛,0分为无痛)。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流动力学:两组在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血压及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MAP、HR变化比较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MAP、HR变化比较

2.2 下肢血流异常信号:腰硬联合组T7段异常信号率为20%(8/40),T8为25%(10/40),全麻组分别为45%(18/50),50%(20/40),腰硬组高于全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 疼痛比较:术后各时间点腰硬联合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全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期镇痛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期镇痛情况比较

注:*与全麻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因骨水泥、止血带、可能出现的剧烈疼痛、术后出血等多因素影响,易出现血流动力学波动,故加强监测较为重要,结合本次研究结合果显示,两组在开始手术前、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血压下降,心率增快,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手术创伤所致的应激反应易引起氧化性损伤和炎性反应,是对患者全身性损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5-6]。麻醉可使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减轻,并缓解牵拉对机体造成的刺激,腰硬组术后镇痛效果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低于全麻组,表明椎管内麻醉镇痛效果较好。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在各脑室、脊液中央管、蛛网膜下腔充满,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在性质上与淋巴液和血浆相似,略带粘连,正常脑脊液具一定压力和化学成分,有重要的维持颅压作用。此外,血栓形成是病理的常见状态,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且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故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更为多见,本次腰硬联合组血流信号异常率低于全麻组。综合研究表明,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完善,起效迅速,镇痛效果确切,麻醉可控性好,效果较好理想。

综上,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具较好的镇痛效果,可降低血栓形成发生风险,效果更为理想。

[1] 张进,孙大志,张峰.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8):2668-2669.

[2] 李彦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615-3616.

[3] 刘剑波.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53例[J],中国药业,2013,22(11):59-60.

[4] 温习兵.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20):3081-3082.

[5] 张岳农,曾志文.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7):98-99.

[6] 李彦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615-3616.

R614

B

1671-8194(2014)34-0223-02

猜你喜欢

全麻插管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