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动脉CTA扫描中对比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2014-06-05石伟辉贾洪顺张伟恒刘旭忠梁东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4期
关键词:肾动脉分支流速

石伟辉贾洪顺张伟恒刘旭忠梁东辉

(1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中山 528421;2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放射科,广东 广州 510282)

肾动脉CTA扫描中对比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石伟辉1贾洪顺2张伟恒1刘旭忠1梁东辉1

(1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中山 528421;2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放射科,广东 广州 510282)

目的探讨肾动脉CTA扫描中对比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报告来我院接受肾动脉CTA扫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样本总量为120例,把所有患者按照对比及浓度及注药流率平均分为4组,Ⅰ组患者所采用的对比剂注射浓度为300 mgI/mL,注射流速为3 mL/s;Ⅱ组患者对比剂注射浓度为300 mgI/mL,注射流速为4 mL/s;Ⅱ组患者中图像1~4级患者人数分别为0、8、17、5。Ⅲ组患者对比剂注射为浓度370 mgI/mL,注射流速为3 mL/s;Ⅳ组患者对比剂注射浓度为370 mgI/mL,注射流速为4 mL/s。分别观察各患者的CT图像质量。结果各组行肾动脉CAT扫描的患者在接受不同浓度和流速对比剂注射之后结果显示,Ⅰ组患者中图像1~4级患者人数分别为0、11、16、3。Ⅱ组患者中图像1~4级患者人数分别为0、8、17、5。Ⅲ组患者中图像1至4级患者人数分别为2、3、21、4。Ⅳ组患者中图像1至4级患者人数分别为1、2、18、9。数据显示Ⅳ组患接受的对比剂浓度及流速造就的螺旋CT影像最清晰, 值最大,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行肾动脉CTA扫描患者使用对比剂时,推荐给予患者高浓度注药流率的方式,因其呈现出的CT影像质量更佳,但同时,还要考虑患者机体能力,这种方式可能导致患者肾功能的损害。

肾动脉;CTA扫描;对比剂;图像质量

随着螺旋CT影像的出现,肾动脉CTA影像技术在临床上普及率更广,同时,该技术水平也日趋完善。本院为了强化CT图像质量,减少肾微创术中对肾动脉的损伤和减少术中出血,现对对比剂的浓度、注射流速及固定触发阈值[1]实施智能追踪控制,并以此来分析对比剂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报告以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前来我院接受肾动脉CTA扫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样本总量为12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68例,女性患者有52例。所有患者的年龄阶段在17~77岁,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2.7±1.5)岁。患者体质量在50~75kg。把所有患者按照对比及浓度及注药流率平均分为4组。4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和病情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上皆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式:所有患者接受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层螺旋CT影像扫描机扫描。要求所有患者采取平躺的姿势接受全视野轴位扫描。扫描画面停滞时间为0.6 s,螺距为0.985,扫描层厚为0.5 mm,对扫描电流和电压分别为40 mA和120 Kv。同时,利用智能追踪技术对患者的监控延迟时间和诊断延迟时间实施监控,严控延迟时间通常为15 s,而诊断延迟时间为5 s。对患者感兴趣区扫描时,应将CT值设置为170~180 HU。

Ⅰ组患者对比剂注射浓度为300 mgI/mL,注射流速为3 mL/s;Ⅱ组患者对比剂注射浓度为300 mgI/mL,注射流速为4 mL/s;Ⅱ组患者中图像1至4级患者人数分别为0、8、17、5。Ⅲ组患者对比剂注射为浓度370 mgI/mL,注射流速为3 mL/s;Ⅳ组患者对比剂注射浓度为370 mgI/mL,注射流速为4 mL/s。所有患者注射完对比剂后再用30 mL的生理盐水以相同注射流速实施冲管。

1.3 影响质量判断标准:将肾动脉CTA图像质量判断标准分为4个等级。图像质量1级为最低等级,CT影像只显示患者的肾动脉主干道及一级分支,且动脉血管边界不清晰,呼吸运动伪影若有若无。图像质量2级的CT影像能清晰显示患者的肾动脉主干道及一级分支,患者动脉血管边界平滑,未见呼吸伪影,偶见血管二级分支,但可见二级分支血管不超过4根。图像质量3级的CT影像能明显看到患者肾动脉主干道及一、二级分支,患者动脉血管边界平滑,未见呼吸伪影,偶见血管三级分支,但可见三级分支血管不超过5根。图像质量4级的CT影像能明显看到患者肾动脉主干道及一至三级分支血管,三级分支血管可见数超过5根,同时,能见四级分支血管,患者动脉血管边界平滑,未见呼吸伪影。

1.4 统计学方法:对4组采用不同对比剂注射浓度和注射流速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对比采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P>0.05。

2 结 果

各组行肾动脉CAT扫描的患者在接受不同浓度和流速对比剂注射之后结果显示,Ⅰ组患者中图像1~4级患者人数分别为0、11、16、3。Ⅱ组患者中图像1~4级患者人数分别为0、8、17、5。Ⅲ组患者中图像1~4级患者人数分别为2、3、21、4。Ⅳ组患者中图像1~4级患者人数分别为1、2、18、9。4组患者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图像质量等级对比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图像质量对比表

再把各小组图像质量等级情况汇总分析,数据显示Ⅳ组患接受的对比剂浓度及流速造就的螺旋CT影像最清晰, 值最大。对各组间扫描图像质量对比见表2。

3 讨 论

随着64层螺旋CT影像的出现及普及,这给肾动脉CTA技术也带来了发展契机。肾动脉CTA技术现已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特别是微创手术的应用。肾动脉CTA技术使用前,往往需要对患者注射对比剂。通常情况下,高注药流率的注射方式呈现出来的图像质量效果要更清晰,有助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情况做出会诊,但是,对比剂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对比剂肾病的出现。如若病患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是肾功能不全的基础病症[2],对比剂的过度使用显然会对患者的病情雪上加霜。因此,在对患者注射对比剂时,不仅要考虑CT成像效果,还应该考虑患者本身的机体功能。

表2 各组图像质量对比表

肾动脉CT扫描图像质量往往受扫描的触发阈值、对比剂的浓度及注射部位和注射速度的影响。同时,还受患者本身血液流动动力学及患者本身机体的影响。另外,患者与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那么,对比剂使用剂量与扫描时间上的协调曾一度成为医疗界内争议的话题。而智能追踪技术[3]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它通过控制层面靶血管[4]的CT扫描阈值根据患者情况预先设定,这样一来,既方便了操作又能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量,同时,肾动脉患者的CTA图像质量也更清晰。

本研究报告通过对四组患者对比剂浓度及注射速度进行控制,并观察各对比剂用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上对行肾动脉CTA扫描患者使用对比剂时,推荐给予患者高浓度注药流率的方式,因其呈现出的CT影像质量更佳,但同时,还要考虑患者机体能力,这种方式可能导致患者肾功能的损害。

[1] 阚晓婧,郭濴,葛英辉,等.肾动脉CTA扫描中对比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22):24-26.

[2] 吴青霞,朱绍成,谢瑞刚,等.应用低管电压能谱CT成像降低肾动脉CTA对比剂用量[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2):280-284.

[3] 刘杰,高剑波,郭华,等.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的低剂量对比剂应用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12):1207-1210.

[4] 伍翠云,程涛,周燕,等.能谱CT单能量成像对活体供肾动脉的术前应用研究[J].安徽医学,2013,34(10):1518-1520.

R543.5

B

1671-8194(2014)34-0195-02

猜你喜欢

肾动脉分支流速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巩固
一类离散时间反馈控制系统Hopf分支研究
软件多分支开发代码漏合问题及解决途径①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
经皮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在移植肾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及比较
巧分支与枝
肾动脉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
爱虚张声势的水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