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改变与脂蛋白(a)、血尿酸、膀胱抑素变化的分析

2014-06-0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4期
关键词:血尿酸脂蛋白肾功能

桑 莉 庄 军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改变与脂蛋白(a)、血尿酸、膀胱抑素变化的分析

桑 莉 庄 军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改变与脂蛋白(a)、血尿酸、膀胱抑素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40例肾功能受损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组,抽取同期来我院健康检查的40例肾功能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血压、脂蛋白a(LP(a))、血尿酸(UA)、膀胱抑素C(CysC)及GFR水平。结果两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SBP、DBP明显高于对照组,LP(a)、UA、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GF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LP(a)、UA、CysC水平异常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改变密切相关,检测上述指标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肾功能;老年高血压;血尿酸;膀胱抑素C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高尿酸血症(UA)、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上升,据相关研究报道[1-2],血压升高与机体鼠类血尿酸(sUA)含量增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可导致肾脏受损。当前临床鲜有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受损与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相关性的研究,本文以本院接诊的40例肾功能受损的高血压及40例肾功能正常的高血压作为研究对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改变与脂蛋白a(LP(a))、血尿酸(UA)、膀胱抑素C(CysC)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抽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40例肾功能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设为对照组,排除标准[3]:①急性感染者;②肝功能、心功能不全者;③风湿、肿瘤及其他代谢系统疾病;④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排除肾功能障碍者,观察组中男26例,女14例,患者平均年龄(68.2±1.8)岁,平均病程(11.2±2.2)年;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患者平均年龄(67.8±1.9)岁,平均病程(10.6±2.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用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集清患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抽取3 mL,以3000 r/min离心15 min,检测脂蛋白a(LP(a))、血尿酸(UA)、膀胱抑素C(CysC)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脂、血压及水平的对比:两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SP、DP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LP(a)、UA、CysC及GFR水平的对比:观察组患者LP(a)、UA、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的,GFR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3 讨 论

高血压是老年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长期血压增高可导致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害。对肾脏而言,可加速小动脉的硬化,进而导致肾实质缺血、萎缩、纤维化和坏事,加之老年患者肾功能进行性下降以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很高。胱抑素C(Cys C)为一种低分子蛋白质,肾脏是胱抑素C的唯一排泄途径,因而可将其视为GFR内源性标志物,用来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近年来,多项研究报道[4-5],Cys C可快速、简便、可靠地评价肾脏功能,充分肯定了胱抑素C测定在临床应用的价值。血尿酸为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脱氢酶降解的代谢产物。同时,近来的研究显示,Cys C与所有原因及CVD死亡,如MI、脑卒中、周围动脉疾病有更强的相关性[1-2]。血清UA水平升高主要为与嘌呤过量合成所致,此外也与其清除减少有关。UA可促进肾近球小管重吸收钠,据相关研究报道[4],其与血液内皮素密切相关,高血压会引起肾脏微血管硬化,肾血流减少,所以局部组织缺氧,乳酸堆积后与血尿酸竞争排泄,导致排泄量降低,因而血尿酸水平升高。除此之外,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肌酐清除率明显提高(降低),也会加剧血尿酸代谢异常.而UA的增高在CHD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Puddu等[7]支持UA升高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LP(a)是血液中脂蛋白的成分之一,其结构复杂,与纤溶酶原(PLG)结构具有高度同源性,多项研究报道[8-9],其与血栓性疾病以及肾脏疾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前瞻性研究证实升高的血浆Lp(a)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同时,肾脏病变使肾功能下降时,许多身体内有害的物质不能及时排除[10-11],在体内积累造成代谢紊乱,所以肾功能不全患者Lp(a)水平明显增高,进一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SP、DP、LP(a)、UA、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GFR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LP(a)、UA、CysC水平异常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改变密切相关,检测上述指标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严格控制LP(a)、UA、CysC水平,对提高老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杨伟.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及血脂水平变化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3,9(4):267-268.

[2] 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共识专家委员会.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共识[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9):641-649.

表1 两组患者血脂、血压及水平的对比

表1 两组患者血脂、血压及水平的对比

表2 两组患者LP(a)、UA、CysC及GFR水平的对比

表2 两组患者LP(a)、UA、CysC及GFR水平的对比

组别例数LP(a)(g/L)UA(μmol/L)CysC(mg/L)GFR[mL/min•(1.73m2)]观察组400.43±0.52328.62±56.430.83±0.0866.2±18.3对照组400.18±0.16284.65±38.261.03±0.1282.6±19.8 t 2.05539.5373.34316.568 P <0.05<0.05<0.05<0.05

[3] 孙善卫,孙春霞,李索华,等.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及性别的相关性研究[J].疑难病杂志,2008,7(11):672.

[4] Luc G,Bard JM,Lesueur C,et al.Plasma cystatin-C and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PRIME Study[J]. Atherosclerosis,2006,185(2):375-380.

[5] criqui MH,Langer RD,Fronek A,et al.Mortality over a period of 10 years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J].N Engl J Med,1992,326(6):381-386.

[6] 余海峰,施慧飞,陈军斌,等.老年人超重、血尿酸升高与肾功能损害相关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28(2):163-165.

[7] Puddu PE,Lanti M,Menotti A,et al.Serum uric acid for shortterm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in the Gubbio population study[J].Acta Ardiol,2001,56(4):243-251.

[8] 郭学敏.高尿酸血症和糖、脂代谢紊乱及高血压之间的关系[J].齐鲁医学杂志,2008,23(6):524-525.

[9] Erqou S,Kaptoge S,Perry PL,et al.Lipo-protein(a) concentration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stroke,and nonvascular mortality[J].JAMA,2009,302:412-423.

[10] Lamon-fava S,Marcovina SM,Albers JJ,et al.Lipoprotein(a)levels,apo(a) isoform size,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in the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J].J Lipid Res,2011,52( 6):1181-1187.

[11] 邬碧波,钱家麟,倪兆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17(5):305-308.

R544.1

B

1671-8194(2014)34-0123-02

猜你喜欢

血尿酸脂蛋白肾功能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低密度脂蛋白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