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护理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4-06-05黄玉婵周敏卿黄惠亭叶翠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4期
关键词:肠造口造口结肠

黄玉婵 周敏卿 黄惠亭 叶翠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 广州 510095)

延续护理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黄玉婵 周敏卿 黄惠亭 叶翠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 广州 51009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永久性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出院后接受延续护理,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出院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及造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生存质量及肠造口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在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造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生存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肠造口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累积无造口不良事件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9% vs 63.8%,P=0.001)。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可促进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掌握造口护理知识、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减少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延续护理;肠造口;生存质量;并发症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是当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最主要手术方法[1]。Miles手术需在患者左下腹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终生使用人工肛门,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对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造成极大痛苦,而且护理不当容易发生肠造口狭窄、皮炎、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延续护理作为出院后的护理延伸,通过电话回访和家庭访视、行为指导、自我监测、遵医行为监督,能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延伸至患者家庭[2]。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延续护理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的选择: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广医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住院的直肠癌行肠造口患者128例。纳入标准:①初次被诊断直肠癌,疾病分期为l~Ⅲ期;②定居广州;③能够并愿意接受电话随访或当面访视;④具有一定理解沟通能力;⑤均行Miles手术及永久性结肠造口。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者;②预期1年生存率低,预后较差者;③直肠癌为其他恶性肿瘤的转移者;④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共有128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入组64例。其中干预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两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BMI、白蛋白、术后接受放化疗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两组均接受规范的直肠癌治疗与术后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肠造口术后的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除常规出院指导外,还实施系统的出院后延续护理计划。延续护理具体实施方法:病区成立随访小组,由造口专科护理小组对患者建立专册登记,采用电话随访、造口门诊作为延续护理主要干预形式。电话回访在开始3个月干预频度为每半月1次,后3个月每月1次,每次30 min,每月为患者提供一次造口门诊时间。根据统一的造口护理标准,结合专科知识对出院后的肠造口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指导。延续护理内容包括:①演示指导:评估患者的换袋技能及扩肛技巧,及时纠正错误动作,重复演示,耐心指导;指导清洗和储藏造口用品;评估患者观察造口并发症的能力并给予指导。②健康教育:了解造口者的饮食、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规律性排便的养成情况,仔细观察造口情况,针对性地指导。③心理社会支持:造口患者由于排泄发生生理变化和造口护理所需时间及经济负担的增多,常表现抑郁、焦虑、烦躁、厌世等症状。随访小组工作人员需耐心倾听造口患者和家属进行造口护理的方法和疑惑,指导家属给予心理关怀、体贴和安慰,鼓励患者和家属积极参加造口患者联谊会,从而在与其他造口人的沟通中获得好的经验和方法,增强患者自信心。

1.3 观察指标:患者生存质量评价:采用胃肠生存质量指标(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GIQLI)进行评定[3],此表包括:生理功能状态、自觉症状、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等5个方面。调查前进行专职人员的培训,同时负责发放、调查、填写和收回。调查选在患者出院前和出院后6个月各填写1次,共有36个项目,每项计0~4分,总分144分。

患者的造口护理知识评价:参考造口护理手册的内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具体包括消化系统功能与正常排便过程、肠造口的原理与形状、肠造口的护理要领、肠造口患者的饮食调理、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处理、肠造口后的心理反应、肠造口后的活动与社交,共66题,每题回答正确为1分,错误为0分,满分为66分。得分越高,表示肠造口患者知识掌握程度越好。

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价:使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4]评价患者的自护能力,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即自我护理技能(12个条目),自我护理责任感(8个条目),自我护理概念(9个条目)和自我护理知识(14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得分是0~4分,满分为172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好。患者造口并发症情况:记录随访期间患者造口出血、造口坏死、造口狭窄、周围皮炎、造口周围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无事件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的比较:因患者电话更改或地址迁徙共失访8例,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情况

表2 两组患者造口护理水平及生存质量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造口知识得分、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比较: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出院前造口知识得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GIQLI评分无显著差异,但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在造口知识得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GIQL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造口并发症的比较:见表3。对照组出院6个月后发生造口并发症21例:其中造口出血1例,造口狭窄4例,造口周围感染9例,造口周围皮炎11例,有3例同时发生了造口周围感染和造口周围皮炎,有1例同时发生造口周围感染和狭窄;干预组出院6个月后发生造口并发症5例:其中造口狭窄1例,造口周围感染2例,造口周围皮炎3例,有1例同时发生造口周围感染和狭窄。两组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无造口不良事件生存率的比较,干预组随访期间无造口不良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9% vs 63.8%,P=0.001),见图1。

3 讨 论

直肠癌是患病率仅次于胃癌的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其中50%~60%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需要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即做永久性肠造口。目前我国肠造口患者总数已经超过100

图1 两组造口患者随访期间无造口不良事件生存情况比较

万,且有增加趋势。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的开放使患者面临生理、心理、社会状况的调整,此外结肠造口患者出院后因缺乏专业护理人员对其进行肠造口护理知识与自我护理能力的培训及指导,导致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增高,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5]。延续护理,又称为过渡护理(Transitional nursing),是一种有成本效益的健康护理,主要是提供给那些治疗复杂但病情已经稳定的患者,或者是有康复要求的患者,其内容是具有高级专业实践经验的护士对患者在疾病康复过程或稳定过程中提供家庭随访服务和详尽的出院后实施计划[6]。目前的国内现状是对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延伸服务仍然非常匮乏,仅少数大型医疗中心设立造口专科门诊,并且从事造口护理的专科护理人员严重不足。

本研究中设立造口专科护理小组,在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定期的电话随访及造口专科门诊的形式,询问患者近一段的心理状况、肠造口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指导患者解决相应的健康问题,对患者进行造口护理知识、技能的继续培训,并根据结肠造口患者自身的特殊性给予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心理社会支持,结果(表2、表3)显示通过延续护理可以显著提升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文献报道[7],直肠癌肠造口患者院外发生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6.3%~53.8%,而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出院6个月发生造口并发症发生率8.1%,低于文献报道的发生率,表明通过延续护理可以显著降低肠造口患者出院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黄漫容等[8]报道造口治疗师开展专科造口护理可显著促进造口患者对造口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并减少造口并发症发生。贾春雨等[9]研究显示延续护理可显著改善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焦虑状态,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可见,大力发展造口专科护理,把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护理从院内延伸到院外,不仅是满足出院造口患者需求的重要途径,而且能显著提高患者造口护理质量,改善造口患者预后,从图1可看出应用延续护理可使肠造口患者随访期间无造口护理并发症事件的生存率显著提高。

当然,本研究因研究投入及人员不足等原因存在着样本量较小,延续护理形式较单一(仅电话随访、专科门诊)等缺陷,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延续护理中的优势,今后的工作中将培训更多的造口专业护理人才作为后备军,扩大院外护理团队及丰富延续护理形式,进一步提高肠造口患者院外的护理质量。

[1] 刘丽萍,陈蕴铂.结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3):133-135.

[2] 俞桃英.护士对出院病人实施电话随访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46-247.

[3] 陈静,赵熳,谢强,等.直肠癌手术后患者48例生存质量评定[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8):819-822.

[4] 路潜,周玉洁.结肠造口病人造口知识掌握情况和需求状况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51-254.

[5] 李长艳.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8,23(2):79.

[6] 陈苏红,杜伟丽,黄玉桃,等.直肠癌结肠肠造口术后延续护理服务的研究[J].护理与康复,2008,7(1):9-11.

[7] 顾永芳.结肠造口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要点[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3):190-192.

[8] 黄漫容,成守珍,陈玉英,等.造口治疗师开展专科护理的实践及护理成效[J].现代临床护理,2009,8(9):32-34.

[9] 贾雨春,陈燕.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造口术后病人焦虑状态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6(11):940-941.

Effects of Transitional Nursing Care on Quality of Life and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after Ostomy

HUANG Yu-chan, ZHOU Min-qing, HUANG Hui-ting1, YE Cui-hua
(The Affiliated Cancer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 Guangzhou 510095,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ransitional nursing care on quality of lif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after ostomy.Methods128 rectal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miles operations in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divide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in which patients accept transitional nursing care after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Self-nursing ability, proficiency in nursing knowledge about ostomy, quality of life (QOL) scores and ostomy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six months after the stoma self-care, ostomy related knowledge level of quality of life were higher (P<0.05),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intestinal stoma complica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and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cumulative adverse no stoma patients were event-free survival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91.9% vs 63.8%, P=0.001).ConclusionsTransitional nursing care can promote patients nursing knowledge about ostomy, increase their self-care ability and QOL, and reduce incidence rate of ostomy complications.

Transitional nursing care; Ostomy; Quality of life; Complications

R473.73

B

1671-8194(2014)34-0012-03

猜你喜欢

肠造口造口结肠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