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臂”与“曲臂”划水练习对少儿仰泳初学者转肩技术的影响

2014-06-05上海市杨浦区少体校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4年4期
关键词:仰泳灵活性幅度

●上海市杨浦区少体校 胡 洁

“直臂”与“曲臂”划水练习对少儿仰泳初学者转肩技术的影响

●上海市杨浦区少体校 胡 洁

转肩技术是仰泳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游进时肩转动与否、转动的方式等,直接影响人体在水中的身体姿势、手臂划水效果和游进的速度。与俯卧状态下的自由泳等泳姿相比,仰泳时两臂动作无论从力学角度还是从人体解剖学角度来看,其用力条件、动作的自然性等,都处于不利状态。因此,转肩技术对仰泳动作效率等各方面的影响更为显著。实践中可以看到,高水平仰泳运动员都拥有良好的转肩技术。

肩关节转动技术始终是仰泳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和理论研究中的重点内容。在基层游泳运动员培养过程中,使初学者较好地掌握肩关节转动这一技术环节是关键。本文就直臂划水和屈臂划水2种不同教学方式对肩关节转动技术的影响进行分析,探寻提高仰泳运动员转肩技术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上海市杨浦区业余游泳学校幼儿游泳训练班6~7岁儿童20名(基本掌握自由泳和仰泳打腿技术)。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1.2.2 实验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20名仰泳初学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陆上仰泳手臂划水模仿练习和水中仰泳手臂划水技术练习中,实验组采用“直臂”动作练习方式,对照组采用“屈臂”动作练习方式。每次课实验组和对照组除进行2种不同的练习外,其他练习内容和数量均相等。

实验指标:(1)陆上徒手30 s肩转动次数,实验前后各进行一次测定。测试前设置一宽约18 cm、上下固定、前后有一定空间的固定物。测试时要求被测试者背部紧贴固定物,尽可能减少腰等身体部位对肩关节转动时的影响。(2)水中仰泳游进时的转肩幅度。实验结束(基本掌握仰泳手臂技术)时,测定并统计2组运动员仰泳自然游进状态下肩关节转动情况,以水平面为准,看两肩转动是否出水面。(3)25 m仰泳手臂划水动作次数,蹬壁出发后水底5 m线处至终点触壁间的划水动作次数。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直臂”与“屈臂”对肩关节灵活性的影响

由于仰泳时身体姿势的特殊性,致使肩关节的灵活性、运动幅度对两臂的划距、速率等都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动作的效率和游进的速度。影响肩关节灵活性的因素很多,既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训练因素。就后天训练而言,不同的方法作用有异。

表1 2组运动员实验前后陆上30 s转肩次数统计 次

从表1中可见,采用“直臂”练习方式的实验组运动员陆上30 s肩转动次数实验前均值为49.7次,实验后提高到55.7次,平均提高幅度达12.07%;对照组运动员也有所提高,但幅度(6.43%)明显小于实验组。t检验发现,两者呈显著性差异。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种划水动作方式对运动员肩关节灵活性的促进与提高效果不同,实验组运动员优于对照组。

肩关节运动的幅度和速率,是体现肩关节灵活性的2个重要指标;而肩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牵动肩关节运动的肌群力量,是影响其运动幅度和速率的2个重要因素。采用“直臂”方式练习的实验组运动员肩关节灵活性的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直臂划水时整个手臂围绕肩关节一个支点进行运动,屈臂划水时整个手臂围绕着肩关节和肘关节2个支点(前臂和手掌主要围绕肘关节支点运动)。显而易见,整个手臂集中在一个支点上的运动和分散在2个支点上的运动,对肩关节韧带的牵拉度、相关肌群的负荷等不同,前者大于后者。

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两方面因素。实验表明,仰泳初学阶段,采用“直臂划水”练习的教学方式对促进和提高运动员的肩关节灵活性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时 “高肘、屈臂、曲线、加速性”是各泳姿两臂划水技术的基本原则。“直臂划水”练习教学方式提高了运动员的肩关节灵活性,但是否对运动员日后屈臂划水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存在负面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2 “直臂”与“屈臂”对肩关节转动幅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运动员仰泳游进时两肩会出现转动现象,但转动幅度存在差异。实践中通常以转动时肩是否露出水面判断幅度大小,即两肩转动时肩出水面为转动幅度较大,反之较小。由表2中可见,采用直臂划水练习的实验组运动员游进时转动幅度较大的占80%,而对照组运动员只有30%,比例明显小于实验组。

在合理的范围内,仰泳时两肩的转动幅度稍大,肩露出水面,不仅有利于减少游进时的阻力,同时更符合仰泳时身体姿势的特点。当一肩露出水面时,另一肩和手臂处于较低的水位,有利于加强手臂划水效率。这也是强调仰泳运动员积极练习转肩技术的重要原因。

影响运动员仰泳时转肩幅度大小的因素很多,其中,运动员对转肩技术动作的意识及肩关节的灵活性影响较大。实验组运动员由于肩关节灵活性的提高,促进了仰泳时两肩转动幅度的增大。因此,仰泳初学者采用直臂方式的练习,不仅有利于其肩关节灵活性的提高,也有利于增大仰泳时两肩转动的幅度。

表2 2组运动员水中仰泳游进时两肩转动幅度统计

2.3 “直臂”与“屈臂”对仰泳手臂划水效果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同等游距中,划水次数越少,表明划水效果越好,反之效果越差。由表3可知,实验组运动员在同等距离内,划水动作次数均值少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运动员的划水效果好于对照组。

表3 2组运动员25 m仰泳划水次数统计 次

应该说,屈臂划水效果优于直臂划水效果,但表3显示的结果却与之相悖。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与该年龄段儿童的身体生长、发育特点有关。6~7岁儿童骨骼肌系统处于生长发育非敏感期,因此,肌肉力量是该年龄段儿童的薄弱环节。体现屈臂划水的优越性需要相应的肌肉力量(如屈臂时肱二头肌收缩的力量)做基础,因此,该年龄段儿童难以体现出屈臂划水的优越性。其二,不同深度水的流动性不同,离水面越近,流动性越大,划水效果越差。直臂划水时,手掌等部位离水面较深,处于相对静水区域,划水效果相对较好。因此,实验组运动员的划水次数较少。

综上所述,少儿仰泳初学者适当采用直臂划水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肩关节灵活性和仰泳转肩技术,但随后应尽快转入正规的屈臂技术教学中。

3 结论

对少儿仰泳初学者采用直臂划水的教学与练习,有利于提高该年龄段儿童肩关节的灵活性和游进时的肩部转动技术。少儿仰泳初学者的直臂划水效果不亚于屈臂划水。

[1]吕新颖.运动生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田振军.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张红军.仰泳技术中转肩动作的作用[J].少年体育训练, 2003(4)

[4]刘秋苹.浅谈仰泳转肩在少儿仰泳技术教学中的作用[J].游泳季刊,2003(3)

猜你喜欢

仰泳灵活性幅度
钢包精炼炉(LF)作为可削减负荷的灵活性评估
智商测试无法衡量,但“认知灵活性”是学习与创造力的关键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Is $2 million enough to feel wealthy 有多少钱才算富
鸡蛋会仰泳
2019年10月汽车产销总体继续回升 但回升的幅度仍较低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策略
荷叶
2014年中期预增(降)幅度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
最是逍遥温泉乡——在汤池仰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