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常法在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4-06-01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6期
关键词:耳鼻喉病区物品

张 荣

(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湖北 汉川 431600)

五常法在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张 荣

(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湖北 汉川 431600)

目的 探讨五常法在耳鼻喉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五常法”在我院耳鼻喉病区临床护理工作中制定明确要求及相关措施,实施规范化管理,比较实施“五常法”护理管理2年后耳鼻喉病区的护理管理质量。结果 实施“五常法”2年后,耳鼻喉病区仪器设备完好率及药品、过期无菌物品、护理缺陷数量,医护人员及患者对病区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耳鼻喉病区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五常法”,对于美化病区环境、规范物品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自律性及工作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五常法;耳鼻喉病区;护理管理

“五常法”这一理念源于日本江户时代,近年来逐渐向世界推广,其中日文及英文相应的首字母均为S,因此也成为5S法,它是用来维持品质环境的有效技术,所宣传的是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法,是相关机构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模式之一,也是企业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及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1]。本世纪90年代香港政府工业署、卫生署先后引进“五常法”,并在医疗机构广泛推行,香港屯门医院、香港玛嘉莉医院率先将“五常法”运用到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既改善了工作环境,又提高了工作效率[2]。为探讨“五常法”在耳鼻喉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我院自2011年1月起开始在耳鼻喉病区按照“五常法”原理制定相关管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耳鼻喉病区共设置床位50张,使用率100%,年收治患者约为1000例,病区护理人员共20人,患者住院周期普遍较短,床位周转快,护理工作量较大,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较多,一些刚参与工作的新护士对专科护理工作不熟悉,护理人员在学历层次、资历、业务知识、技能等方面差异较大,且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不强,易发生差错,如医疗仪器、用品等无固定放置、必需及非必需品分类不清、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等。

1.2 方法

在耳鼻喉病区护理人员中开展“五常法”内涵与实施方法的学习,并根据病区工作的特点,按照“五常法”原理和要求制定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将具体护理工作落实到个人和各班的工作日程。由护士长及参与“五常法”活动的人员定期检查,发现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当事人,积极改正各种缺点和不足。同时由护士长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提出具体整改措施,通过建立完善、系统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五常法”具体实施方法按照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内涵制定相关护理管理措施。首先通过常组织将病区物品分类,同类文件或同类物品统一存放或统一处理;明确区别常用与非常用物品,常用物品放置在容易拿去的区域,非常用物品则放置在距离工作现场较远的位置,完全不需要的物品则放置在仓库或做丢弃处理,尽量减少私人物品的集中放置。其次通过常整顿将工作范围划分区域,做到常用医疗物品的定位、定量、明确标示,同时指导患者保持病区清洁,在每日下班前按照“五常法”具体管理规定,确保病区内医疗仪器和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做好检查登记和当班记录。再次通过常清洁,清除病区工作场所内所有区域的脏乱现象,保持环境、仪器、设备、物品处于清洁状态,防治院内污染的发生。对于病区内各工作场所都要进行定期清扫,仪器设备在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清洁和保护处理。最后通过常规范和常自律不断重复上述三方面的工作,坚持实施按“五常法”制定的护理管理措施,并积极接受监督,目的是运用制度化来维持护理管理成果,要求每个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依规定行事,养成认真工作、遵守规范的好习惯。

1.3 观察指标

观察耳鼻喉病区实施“五常法”护理管理前后医护人员及患者对病区环境的满意度、过期无菌物品数量、发生护理缺陷数量及病区设备仪器的完好率[3]。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运用()进行表示,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五常法”实施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实施“五常法”前后病区护理质量评分

3 讨 论

“五常法”又称五常卓越管理法,是指在机构管理中,从自律、整顿、规范、清洁、组织等5个方面进行加强,以确保机构管理工作的安全性,改善工作缓解那个、提高工作效率[4]。“五常法”的内涵在于通过分层管理、物品定位和定量、定期清除工作场所内垃圾及其他赃物、反复强调与不断坚持、养成良好工作习惯有效改善病区工作环境,提高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保障临床护理安全,不断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和医院整体形象[5]。本组研究中,“五常法”在耳鼻喉病区的实施与开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医疗仪器设备正常使用、促进医疗护理安全、增进活力人员自律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助益作用,建议在今后的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五常法”制定相关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使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真正做出成效,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

[1] 丁荣英.实施“五常法”提升护理管理质量[J].天津护理杂志,2008,16(3):165-166.

[2] 王建宁,王霞,万伟英,等.“五常法”在临床抢救用品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3):1225-1226.

[3] 陈立华,马菊,赵婷江,等.“五常法”在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0,10(14):38-39.

[4] 丁荣英.实施“五常法”提升护理管理质量[J].天津护理,2008,16(3):165-166.

[5] 王晓梅.运用“五常法”加强手术室规范化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32(11C):85-86.

[6] 刘梅娟,夏燕飞,徐沛纯,等.应用五常法提升创优护理资料管理质量[J].护理学报,2013,3(11):122-123.

R473.76

:B

:1671-8194(2014)06-0229-02

猜你喜欢

耳鼻喉病区物品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称物品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病区护士戴手套操作预防职业危害性感染的依从性调查